APP下载

口风琴班级合奏之音色训练实践浅谈

2019-09-10李肖玲

教育界·A 2019年9期
关键词:实践探究音乐教学小学教育

李肖玲

【摘要】器乐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口风琴作为一种演奏乐器,具有极高的艺术特性和音色美,通过口风琴教学实践活动,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笔者在多年的口风琴教学实践中发现,要提高口风琴的演奏水平,让学生吹奏出最美音色,教师应多练习、注重示范,要从气息、吐舌、指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同时也要甄选合适的乐曲。

【关键词】小学教育;音乐教学;实践探究

口风琴具有很强的音色美,是一种键盘式吹奏乐器,属于簧鸣乐器,其音色圆润、优美、悠扬,不像竹笛一般尖厉,也不似提琴一般厚重。

口风琴具有体积小、音准好、价格便宜的特点,很受中小学生的喜爱,常常被运用在器乐教学中。口风琴易学,但是要吹得好还得下些功夫。为了追求口风琴的音色美,笔者从实践中找方法、找窍门,总结出体现口风琴音色美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是口风琴训练的核心,精准定位最美音色

1.教师要提升自身演奏技能

教师要勤练习,摸索口风琴吹奏时音色的变化,定位最美音色,并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记住最美的音色以及气息、位置、状态和感觉。笔者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反复练习,发现口风琴的最美音色力度不宜太强,在p-mf之间发出的声音最好听,并利用软件录制了《小松树》《山楂树》《贝加尔湖畔》《在银色的月光下》等乐曲,为学生提供参考。

2.教师要多给学生示范

示范是教师的一项专业技能,也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教师的示范表演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唤醒学生的艺术意识,而且教师示范的及时性与针对性体现了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尊重,同时对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模仿教师的吹奏来掌握吹奏技巧,因此教师要多给学生做示范,切忌光说不练。

二、学生是口风琴训练的主体,多元训练提升音色美

1.气息是输送最美音色的基础

良好的呼吸是吹奏口风琴的重要基础,气息的控制能力尤为重要,不是吹得声音大就好听。廖昌永老师在湖南卫视《声入人心》节目中点评歌手时提出:“打动人的不一定是强有力的声音,温婉、圆润、柔美的声音才最入心。”保持弱音吹奏需要很好的控制力,笔者提出了“气若游丝”的训练方法,如“深吸气+保持+发弱音”,发出来的音一定是最弱的音,是有声而不是无声,就像一根细细的蚕丝,需要保持均衡,时间越长越要控制好。长时间的弱音训练对学生掌握口风琴的音色美很有帮助,学生在练好弱音的基础上再进行强音练习,就会有更好的控制力。这种“先收再放”的训练在吹奏《相思河畔》《贝加尔湖畔》等乐曲中,获得了很好的演奏效果。

2.口舌的技法是发挥最美音色的重要环节

口风琴的演奏技法主要分为吹与弹两个部分,也就是口风琴的呼吸吹吐技巧与键盘的弹奏技巧,两者缺一不可,两者结合起来才具备口风琴特有的表现基础。

(1)对嘴型的要求

口风琴演奏对嘴型有着特殊的要求,演奏者的双唇需要不紧不松地轻松含住口风琴的吹嘴,并且不要碰到牙齿,一般情况下不可以用牙齿咬住吹嘴,但笔者认为吹奏速度比较快、需要口鼻同时急吸时是可以用牙咬住吹嘴的。另外,演奏者在吹奏时不可以鼓腮,在吹奏强音时也应如此。

(2)对吐舌的要求

我们吹奏乐曲时采用的方法不外乎两种,即连音和断音,吐音就是解决断音的主要方法。

①单吐的练习极为简单,音头需用吐音吹奏。用同一种吐音方式连续演奏的形式称为单吐,在乐谱上会用 [Tu] 字母来进行标记。

例如,全音符在音头5处发T;                    用单吐完成。其特点是发音短促而有力,舌头动作轻快。

②双吐是指单吐的舌尖再向后缩回的力量,用舌根的爆破音发出ku的音,利用舌尖和舌根的连续动作使音快速断开,在乐谱上会用[Tu][ku]来进行标识。就要用双吐,按住5音头双吐TKTK四个音就出来了。在演奏乐曲《小松树》(如图1)第三乐段时,运用双吐的方法演奏,旋律清晰且更具颗粒感。

双吐是用来完成连续快速分奏的技巧,双吐的训练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段时间的练习才能掌握。

图1

③三吐是单吐和双吐的一种有机结合形式,是在双吐的后面或前面再加上一个单吐,就形成三吐的演奏技巧,它的标识为[TKT]或者[TTK]。

(3)对指法的要求

口风琴演奏指法与钢琴指法一样,从C大调的音阶开始,练习常用的五种指法是顺指法、扩指法、缩指法、转指法、同音换指法。口风琴演奏指法不像弹钢琴那样敲键,动作不易过大,与手风琴的右手触键感觉相似。

三、甄选乐曲是口风琴训练的关键,取长补短释放最美音色

了解口风琴的特点,发挥其优势,让合适的音乐成为口风琴最美音色的载体。口风琴具有巴扬和口琴的音色特点,笔者认为适合俄罗斯风格、美国乡村音乐等优美的乐曲,口风琴不具备钢琴的清脆、干净与宏伟的音域,所以选曲对于展现口风琴的优美音色很重要。

作为一线的艺术教师,我们要勤思考、多动脑,认真探究器乐的音色与演奏技巧,并且集思广益、互通有无,因为好的教学方法是从实际教学和相互学习中总结出来的。通过十二年的摸索,笔者在每两年一次的班级演奏比赛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各种技法和技巧的训练都是为提高音色美而服务的,也就是说,要提升口风琴的音色美,还必须通过这些综合训练来完成。

音乐教师是传播美的使者,在教会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更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美,以及怎样利用乐器的音色美来表达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这也是班級器乐演奏的最高境界。愿班级器乐演奏的胜利之花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竞相开放,愿小学艺术教育的明天会更好。

【参考文献】

孙裕德.洞箫吹奏法[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

黄文胜.口琴的基本吹奏技巧[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0,24(04):62-64.

猜你喜欢

实践探究音乐教学小学教育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