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中秋话兔儿爷
2019-09-10周志杰梁炳超
周志杰 梁炳超
八月十五,月儿圆,兔儿爷家住月里面。
兔儿爷,别婵娟,走向大地显灵仙。
采百草,做良药,去病除灾保平安。
月饼圆,苹果鲜,西瓜切成花口莲。
毛豆枝,九节藕,我把兔儿爷供中间。
迎中秋,记感恩,家家团团又圆圆……
八月中秋月正圆,每当听到这熟悉的童谣,仰望空中一轮明月,似乎有一位兔儿爷正从月宫飘然而降,为人间带来平安吉祥。
玉兔禳灾除瘟疫
什么是兔儿爷呢?兔儿爷是北京传统手工艺品,中秋应节应令的儿童玩具。关于兔儿爷的来历有个民间传说:一年,北京城里忽然起了瘟疫,几乎家家有人被感染,久治不愈。月宫中的嫦娥得知此事,心生怜悯,遂派身边捣药的玉兔下凡为百姓治病。玉兔拿了嫦娥的令旗,摇身变作一位白衣郎中,怀抱玉杵和药臼来到民间。
玉兔下界途中,因担心百姓家里有病人,忌讳白色装扮,便借了庙中神像的战袍和铠甲穿上。玉兔来到凡间,不辞辛劳,逐户送药,为大家驱除瘟疫。人们纷纷送东西给她表示感谢,但她一概不收,只向人们借取一些平常衣物。她每到一处就换一身装扮,忽而男装,忽而女装,有时像个卖油郎,有时又像个算命先生……老虎、大象、梅花鹿、麒麟等各种动物也来帮忙,载着她日夜东奔西走。
瘟疫终于消除了,玉兔却累倒在庙门外的旗杆下,现出原形。北京城的老百姓这才知道救人的是玉兔。人们感激玉兔的恩德,就请工匠以泥塑彩绘塑造出不同形象的玉兔供奉在堂前,尊称为“兔儿爷”或“兔儿奶奶”。在老百姓心里,兔儿爷会保佑全家平安吉祥,是幸福平安的守护之神,每到农历八月十五便摆上新鲜的果蔬五谷供奉祭拜。后来,兔儿爷已经超出了中秋节的范畴,在过年、乔迁、嫁娶、升学、开张、生子这些喜庆日子里,亲友间也会送上一尊兔儿爷表达祝福,这成为了北京人的传统习俗。
这个兔儿爷不一般
明代纪坤《花王阁剩稿》中說:“京师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这大概是关于兔儿爷的最早记载。至清乾隆时期,兔儿爷的相关记录明显增多且愈加详细,兔儿爷形象也愈加鲜明。乾隆生于辛卯年八月十三,属兔,过去北京人供奉兔儿爷,就选在中秋节前乾隆生日这天。因而,兔儿爷的形象与乾隆建立了联系,人们开始被将其塑造成身穿黄蟒袍、背一大纛旗的形象。
还有一种着绿袍金甲的兔儿爷,与关羽形象有关。传说兔儿爷恰逢在乾隆生辰这天降临关帝庙,进而在民间演化出了绿袍兔儿爷形象。民国时期,这一形象常见,并出现在戏曲舞台上。兔儿爷除了“顶盔束甲如将军者”,也“有短衫担物如小贩者,有坐立起舞如饮酒宴乐者”,“名目形相,指不胜数”(《京都风俗志》)。这些应该就是玉兔跟百姓借的衣物装束形象了。
兔儿爷造型注重色彩和面部神情刻画,经典形象多为坐姿:白面红唇,兔首人身,头顶金盔,一对长耳斜插头上;身披红袍,内衬黄衫,足蹬高靴,肩腿皆披金甲,背后往往插有靠旗,或张开伞盖;左手或持臼,或扶膝,或端玉带,右手握杵。与其他供奉造像的威严不同,兔儿爷形象带有一些憨态甚至喜感,俊秀中含威武,端庄中有稚气,活泼生动,惹人喜爱。
兔儿爷的坐骑有鹿、虎、狮、象等动物,或牡丹、荷花等传统花座。不同的坐骑,不同的寓意,具有丰富的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寓意。坐牡丹花中的兔儿爷寓意天香富贵,坐莲花台则象征高尚、圣洁、清廉;虎为百兽之王,寓意统帅,骑虎兔儿爷代表事业兴盛、人脉广博,如果骑黑虎则有镇宅平安之意,源自明许仲琳《封神演义》中赵公明的黑虎坐骑;“鹿”与“禄”谐音,骑鹿的兔儿爷象征高官厚禄、健康长寿;“象”与“祥”同音,骑象的兔儿爷寓意吉祥如意;驾麒麟兔儿爷有“麒麟吐书”之典(传说孔子出生前有“麒麟吐书”),象征祥瑞降临、早生贵子;坐葫芦兔儿爷,因“葫芦”与“福禄”同音,则象征福禄双全。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几件清晚期泥制兔儿爷,其形象近于神化,增加了云纹装饰元素,仿佛兔儿爷身驾祥云,正在为人间禳灾降福。这种形象从清代一直延续至今。
兔儿爷常在我身边
北京的兔儿爷传承数百年,给北京人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北京话中有很多俗语和歇后语与兔儿爷有关。
比如,北京人通常会说“兔儿爷的旗子—单挑”,借此表达对他人的挑战与不屑。这是由于兔儿爷背后只有一边有靠旗, 以“单挑”来形容非常形象。再如,北京人以“隔年的兔儿爷—老陈人儿”来形容对方的资历之深。早期兔儿爷多是泥质,且为应时而制,很少有能保存到第二年。因而,如果见到去年做的兔儿爷,那可就属于老兔儿爷,老人儿了。其他还有“兔儿爷掏耳朵—崴泥”“兔儿爷折跟头—窝了犄角”“兔儿爷拍心口—没心没肺”“兔儿爷洗澡—瘫啦”“兔儿爷打架—散摊子”“兔儿爷带胡子—假充老人儿”……这些俗语令兔儿爷具有更明显的地域特征,也证明兔儿爷已经深入北京人的生活。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日益回归,北京涌现出一批致力于兔儿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艺人。他们在保持传统泥塑兔儿爷风格的同时,还采用软陶、布料、陶瓷等材料,制作一些新式兔儿爷,开发出兔儿爷书签、冰箱贴、手机饰品、车载玩偶等,使兔儿爷以各种形式进入人们的生活,形象也更加鲜活。北京还多次在北京民俗博物馆等地举办全民参与的非遗宣传活动,一些孩子也参与到兔儿爷的设计制作当中,让兔儿爷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也使兔儿爷文化得以进一步发扬。
兔儿爷集玩赏性与艺术性于一体,是一种艺术化、人格化的民间象征,也是北京的特色文化标签之一。2009年,兔儿爷被选定为北京中秋“形象大使”。新的兔儿爷形象由奥运福娃设计者之一吴冠英设计完成,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更具新时代的活力与内涵。2014年,北京兔儿爷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的兔儿爷已经不只是北京人自己的兔儿爷,它已经走出地域限制,在更多的地方得以传承发展,甚至走出国门,成为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一颗星,融入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天际。
兔儿爷,代表了劳动人民最朴实的愿望与智慧,承载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也是一种生活理念。中秋之夜,一个蒙娃,手拿兔儿爷玩偶,依偎在奶奶怀中倾听兔儿爷的传说……在一轮明月的清辉中,兔儿爷化身千万,继续带给我们幸福和快乐。只要心中有爱,兔儿爷常在身边!
周志杰,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教师。
梁炳超,北京外国语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副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