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土乐土 爰得我所

2019-09-10赵敏俐

中华瑰宝 2019年9期
关键词:乐土武陵桃花源记

桃花源理想有现实的原型,又带有艺术的想象,它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表达,也是一种象征愿景,因而具有长久的生命活力和巨大的审美感召力。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社会,提起文学中的社会理想,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了。在这篇脍炙人口的作品里,诗人生动地描述了这样一个富足安乐的情景:这里没有战乱,也没有剥削,“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总之,桃花源被陶渊明描绘成人人向往的理想社会。

文化源头

桃花源体现了典型的中国古代社会理想,有源远流长的文化源头。《诗经·硕鼠》中,诗人反对现实中“硕鼠”的剥削,就幻想寻找一片没有剥削压迫的“乐土”:“硕鼠硕鼠,无食我黍……适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这可能是最早的桃花源理想的影子。

《老子》第八十章所描述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生活,有人认为就是陶渊明创造桃花源理想的思想源头。

而儒家也有与之相类的理想描述。《礼记·礼运》记孔子所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孟子也不止一次地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的仁政理想。从表面的政治观念上讲,儒道两家大相径庭,一主张有为政治,一主张无为之治。但是从社会理想的终极点来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老子理想,和“天下为公”的孔子思想,“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孟子理想,具有同样的农业文化源头。

现实依据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桃花源,也有现实的影子。陶渊明所生活的时代在两晋之交,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就有士族纠合宗族乡党,屯聚坞堡,据险自守,以避时乱。近人陈寅恪在《桃花源记旁证》中,对此做过比较详细的考证。他最后得出结论说:“真实之桃花源在北方之弘农,或上洛,而不在南方之武陵。真实之桃花源居人先世所避之秦乃苻秦,而非嬴秦。”然陶渊明所写桃花源之先人避秦时之乱,也许真有历史的影子。如清人王先谦就引《史记·秦本纪》所记司马错定蜀,攻楚黔中,立黔中郡之事,并引刘禹锡《登司马错古城》诗自注“秦时错征五溪蛮,城在武陵沅江南”为证。

由此而言,桃花源不但就是指今日的湖南武陵之桃源,而且连避世的秦人之说也并非全是空穴来风了。然而如果把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真的看成史有其事,王先谦、陈寅恪的说法还是稍嫌证据不足,所以陈寅恪的文章也还是谦虚地说他所提供的是“《桃花源记》旁证”。而清人邱嘉穂则认为这是陶渊明的想象,未必实有其事。

桃花源可以看成是陶渊明立足于现实而进行的一种理想创造。陶渊明身上有老庄思想的影子,自幼又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他从小生在农村,比一般的文人士大夫对农业更为关心;晚年的躬耕生活,也使他对农事的艰苦有更深的感受。同时,晋宋之交政治上的混乱,连年不断的战争和农民的流離失所,也加深了他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于是他才能够在现实基础上综合儒道各家思想,构造出一个农业社会的理想乌托邦。当然,这也是它的文学价值之所在。试问,在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一个文学家靠一篇作品就创造出一幅理想社会的图画来了呢?这并不是因为陶渊明比别人聪明,而是因为他根据自己的历史文化知识和自身实践,捕捉到了中国农业社会理想的原型,它拨动了中国人心中最有情感强度的一根琴弦,弹奏出一支曲调最为动人的优美乐章,因而具有吸引人的力量。

多元理解

桃花源理想之所以在中国古代社会具有普遍意义,不独在它有悠久的思想文化渊源和现实依据,还因为它具有广泛的包容度和接受度,在后代人眼中,桃花源究竟写的是什么,是有多种理解的。归纳起来,有这样几种说法:

避乱说。这是最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一种说法,所谓“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这是原作中的交待,自然也最被后人所认可。王安石的《桃源行》一诗就是由此而发的感慨。企望和平宁静、没有剥削压迫的生活,是古代百姓最基本的理想。

仙境说。桃花源毕竟在现实中难以找到,所以有人就把它看成是人间仙境。这种说法在唐代很流行。王维的《桃源行》一诗就据原文而衍发,展开了更丰富的想象,最后发出感叹:“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古人常以桃花源为题作画,多将其画为仙境。据韩愈为南宫先生《桃源图》所题诗,南宫先生画的就是一幅桃源仙境图。从宋人记载中可知,当时有关这方面的传说很多。

愤宋说。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三笔》卷十中说:“按《宋书·陶渊明传》说:‘陶潜自认为曾祖是晋代的宰辅,耻于再屈身后代。自从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再愿意做官……’所以五臣注《文选》采用了《宋书》的说法,并引申发挥说道:‘大概是耻于事二姓,所以作出这种区别。’这种说法虽然受到前辈责难,然而我私下觉得桃源故事,借避秦来作由头,以至于说到‘无论魏晋’,便是针对刘裕而寓寄其意,而假托于秦朝,把它作为比喻罢了。”将桃花源的创作披上了一层政治色彩。

此外还有隐士说,依据陶渊明的归隐生活而立论,也不能说没有一定的道理。

为什么后人会从一篇文章中生发如此多的说法?这只能从它的文化蕴含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去解释。具有浓厚的禅道思想的王维把桃花源看成是美的,因为在他看来,那似乎是比他所置的辋川别业更适合于修身养性的仙境,“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在具有浓厚儒家思想意识的王安石看来,桃花源仍然是美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看到,自从古代传说中的圣君尧舜去世后,现实中根本就不存在平安的时代。只有在桃花源的世界里,才会看到儒家君臣毕生努力也不曾实现过的大同世界,才能免除“天下纷纷经几秦”的战乱生活。在明人罗其鼎看来,桃花源之所以是美的,是因为它所描绘的就是农家田园风光。在清人邱嘉穗等人看来,桃花源也是美的,因为它足可以陶冶那些不与世俗同流者的高士之怀。

由此可见,桃花源理想在整个封建社会并不仅仅属于哪一家、哪一派,它具有中国封建社会人们心中普遍的理想意义,它是属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的。究其原因,在中国古代,无论是持哪种思想的人,他们心中的理想都不可能超越社会的物质生活背景,都必须以农业生活为依托。先秦儒墨道法各家的理想社会,在后人对桃花源的诸种理解中再一次得到了证实。

神州处处有桃源

桃花源寄托了中国古代各阶层各学派的社会理想,也吸引了历朝历代的追寻。后世不知有多少人附会桃花源的传说,构思相类似的故事。如苏东坡《和桃源诗序》中就说:“尝意天壤之间若此者甚众,不独桃源。”并引王钦臣的话,说颍州仇池“有九十九泉,万山环之,可以避世如桃源也”。北宋王禹偁的《录海人书》记渔民海上奇遇,南宋康与之《昨梦录》中记杨氏奇遇,还有唐人牛僧孺《玄怪录》中记李元之梦中有神仙领他游和神国的故事等,皆有桃花源的影子。

那么,真正的桃花源在哪里呢?按《桃花源记》所说,是武陵人发现的,自然应该在武陵,亦即今日之桃源县,当地有很多传说,《桃源县志》也有相关记载。但陶渊明的家乡在江西,他本为浔阳柴桑人,晚年隐居,亦在庐山附近,所以有人就说桃花源的原型可能在这里。陶渊明家乡附近的江西庐山西南部康王谷,谷中遍开野生樱桃花,有溪流、田畴和屋舍,其地理环境与《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几乎一模一样。康王谷的得名,据宋代《南康军图经·纪游集》说:“康王,是楚怀王之子。秦滅楚时,康王避难谷中,秦将王翦追赶甚急,忽然天降大风雨,王翦的人马不能前行,康王得以逃脱,于是隐居谷中不出。”这与《桃花源记》中“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数语正好吻合。

今人方满棠又认为今黄山市(安徽省古徽州)黟县是真正的桃源。这里有座武陵岭,村民自称“武陵人”,其中有块小盆地,历代文人都唤作“旧秦村”“桃花源”。此外,周振清在他的文章中还介绍了四川酉阳县大酉洞,说那里也被人称为桃花源。附近的泉孔河两岸,每到春天桃花盛开。旧《酉阳县志》载有一诗,说秦始皇焚书坑儒,咸阳一些儒生背着书籍逃到这个“绝境”,藏匿洞中,遂与外人隔绝。另外,据说在东海之滨的江苏连云港,市郊有个宿城乡,三面环山,一面临海,中间是一个不太大的山凹平原。平原上阡陌纵横,稻穗低垂,稻香四溢。这正和《桃花源记》相符合。

由此可见,神州处处皆桃源,此言不虚。

总之,桃花源理想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从原始农业祭歌中对农业理想的描绘到儒墨道法诸子百家趋于同一的理想社会生活观念,从《诗经·硕鼠》中对“乐土”“乐国”的追恋到奇闻野史中记述的各种理想国的传说,从桃源县的一处历史遗迹到神州至今的处处桃源,这一切汇合在一起,不正是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表现吗?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度里,有着共同的社会理想,这就是桃花源。

赵敏俐,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乐土武陵桃花源记
逆转
我的亲娘
适彼乐土
茶山道上
《桃花源记》与一文多选现象、多种文体特征及多重主旨解读(上)——基于清末民国教科书的考察(1908-1921)
《桃花源记》与一文多选现象、多种文体特征及多重主旨解读(中)——基于清末民国教科书的考察(1922-1937)
《桃花源记》
武陵酒
温情珠海
武陵民族地区产业扶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