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氛围的营造

2019-09-10徐志标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氛围互动兴趣

徐志标

摘  要:语文学科同数学学科本质的区别在于,语文是文本性的内容,需要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理解,而数学学科属于理论性学科,重在实践与创新思维。作文文本型的内容,无论是朗读、讨论、交流的过程,都离不开活跃的气氛。在教学过程中,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既是教学的需要,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之一。

关键词:氛围;高校;情境;兴趣;互动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提前做好“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是基本工作,这“三备”都包含着一个共同的内容——气氛。备学生是了解学生的特点,掌握学生的知识储备水平与结构,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其中就蕴含着针对学生的特点如何营造合理的气氛。备教法是对气氛营造的直接体现,教师在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时要着重考虑如何恰当地营造合理的学习氛围,把握好这个“度”。既不能过于沉闷,也不能为了活跃课堂氛围乱了课堂秩序。近年来,我们不断对课堂进行改革,推广新观念、新方法,不断把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观念向“学生为主体”倾斜,教学手段多样化,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有少数教师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停留在旧模式教学上。学生对我们敬而远之,造成学生被动地听课、学习,不愿意表现自己,课堂效率与效果不理想。因此必须充分调动语文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一、情境的创设

情境创设是激发课堂氛围的载体,情境创设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现在流行的多媒体情境创设、实物情境创设、生活情境创设等。我们要根据学习的需要灵活的选用合适的情境,这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如在教学《武松打虎》时,我们可以通过课件展示打虎的动画,通过形象的动画把武松打虎的动作形象展现出来,让学生仔细观察,对应的动作到教材找出对应的词或句,那么这节课的重难点就解决了。许多课文的教学,用有关课文的实物和配乐朗诵课外等内容,为学生创造一种逼真的视听结合的背景,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马上使学生充满激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并且他们积极配合教学活动,对于提问他们都积极回答,而且他们都很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大家讨论解决。整个课堂马上活跃起来,课堂气氛显得那么活跃,那么轻松,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二、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体现课堂的平等地位,把学生当做主体、主角;另一方面,互动是教学的需要,在师生间的互动过程中,我们能够发现学生面临知识点的瓶颈,从而找出合适的方法及时地解决。但师生间的互动不能太“造”,应根据教学内容实际进行互动。我们在听课中发现,有些教师为了体现师生互动,也会提出一些问题,但在很多时候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的还是配合老师完成教案的角色,提问回答很不自然。有些提问不能体现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作用,“为问而问”痕迹很浓,自然不可能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所以说,互动的时间点很重要,恰到好处地运用互动将大大地提高教學效率。比如在教学《刷子李》时,哪个环节应该互动?其实互动的地方有很多,一是徒弟为什么怀疑“刷子李”?二是“刷子李”为什么穿白衣服?三是学习《刷子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这三个疑问点都是很好的互动点,既能解决课文的知识点,又能通过互动很好地活跃课堂的氛围,使课堂气氛达到了一个小高潮,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也会更加深入。

三、激发兴趣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人们通常走这样一条成材之路:兴趣—爱好—钻研—成功。兴趣是获取知识,扩大视野,丰富精神生活的一种心理现象,它积极推动学生去探求知识。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有着好奇心理、疑问心理、爱美心理和活泼好动的特点。作为老师因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交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情景。在课堂上创造情景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要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提供具体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新奇动人的事物,以恰当的手法表现出来,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四、学会正确客观评价

在课堂上学生提出一些不完全正确的猜想,或者是一种应急性回答,或者设想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构思以前出现的一些新奇观象等。教师不应该一棍子打死,素质教育作为一种高质量的教育,教师应树立和谐教育意识,即教学过程中做到:师生加强合作、同思考、共探索、鼓励提问、鼓励辩论、鼓励创见、关系和谐。评价是制约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评价也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关键所在。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不能随心所欲,不能以个人喜好为标准,不能带有主观偏见,多一点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通过评价,师生之间产生心灵世界的强烈共鸣,产生思想的火花,产生对学生进步发展的强大动力。

有些教师上课过于古板,围绕课文内容,中规中矩。我们要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学生敢于说话,敢于争辩,无需顾忌,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在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让学生将自主学习实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不断激发他们探究的爱好,肯定和鼓励他们的点滴发现,像爱护幼苗一样呵护他们的创新意识,使师生关系、同学之间的关系始终处于和谐状态,使每位学生都能参加到自主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去。

总之,课堂活跃的气氛是高效课堂的前提,我们教师应该积极创设合适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取得的成就要做出正面的评价。只有调动好课堂气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

参考文献:

[1]熊光谱.浅谈如何活跃语文课堂气氛[J].《新课程(小学)》 2012年01期

[2]张欣.如何活跃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气氛[J].《考试周刊》 2012年20期

[3]班雪雯.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氛围的营造 [J].《速读(中旬)》  2018年11期

猜你喜欢

氛围互动兴趣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