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资源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9-09-10彭焕伟
彭焕伟
摘 要:语文教育的核心旨归在于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即培育“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而人文科学是包括文学、社会、政治、历史等在内的综合性学科体系,因此,除却语文教材之外的对外在世界的广泛接触和涉及亦应为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重点,对于环境和信息相对闭塞的农村地区而言尤为如此,而以信息发达为标识的网络亦便自然成为亟需引进的资源。而引进后的具体落实方式则应根据人文素养的需求分列:时事了解、文评文论、表达交流此三大方面。
关键词:网络资源;农村;初中语文
农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局限,环境与信息相比于城市而言更为闭塞,而需在开放的环境条件下孕育出来的人文素养该如何在此实际条件状况下进行培育,便成为语文教育亟待探讨的中心问题。而网络资源凭借其对世界信息的实时报道、现代各类网络编辑经济的崛起、对网民活动空间与平台的提供等而成为解决此问题、弥补农村地域缺陷的核心工具和手段。依据人文素养本所应具备的信息汲取、反思评论与表达输出能力,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对网络资源的运用课题下,我们则可对应从时事了解、文评文论、表达交流三方面来着手。
一、时事了解——客观性事件的搜集呈现
作为语文教育核心旨归的人文素养是一种由眼界、思想与精神此三个依次递进的层面构成的梯级格局和境界。因此,网络资源以辅助培育人文素养的角色参与进农村语文课堂的首要任务便是以拓宽学生眼界为目的的对客观性事件的搜集与呈现,以使学生能够在学科有限的课本教材提供的有限信息之外接触到更新、更广的社会见闻,进而具备社会意识、国家意识、世界意识,奠定初步的所谓“知之”的基础,为之后对“知为何之”“知如何之”的深度铺就认知前提。
例如: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教学过后,为让同学们结合当下环境下的具体事例理解此标题的道理,我则引导其利用网络搜集了一系列的相关资料:如2018年在杭州开业的阿里无人酒店,其内的智能系统全面代替了前台、服务员与保洁人员;智能化无人超市、无人加油站、无人快递、无人餐厅与无人驾驶的相继出世;再例如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甲骨文对900人实行的大幅裁员,而所裁人员皆为37岁左右年纪但习惯于安逸工作与生活而缺乏创新的动力、失掉了竞争属性的人;6月25日,英国牛津事务所发布的研究报告称:2030年,全球将有8亿人因为人工智能失业;机器人将取代2000万的工作岗位;厦门大学的保安大叔周德新在5年内通过了40多门考试,获得厦门大学法学学士学位;83岁的李路奶奶喜欢在退休之后开始学习电脑、用智能手机,并管理十几个微信群,有6年的网购经验,而成为阿里巴巴在3000份简历中挑选出来的10名老人之一。此类事件皆属于当下发生的客观时事,并隐含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教育因子,在拓宽同学们眼界的同时,为之后对此的评价反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文评文论——评论性文章的查看反思
在客观时事的报道之外,在网络多元化经济并兴的背景下,软件内公众号、软件本身等皆开通了文评文论发表功能,编者利用此进行个性化的发声,同时累积粉丝量赚取收益,读者则能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深度思想的启迪。依托此,在客观时事的呈现之后,教师亦应引导学生查看此类针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评论性高质量文章,并对其内所含的思想观点进行理解与反思。此即是上述提到的所谓“知为何之”“知如何之”目标的落实。
例如:我们还以上述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发出的网络利用与诸多事件搜集呈现为例,在此之后,我引导同学们观看了名为“HOGO”公众号下的一篇题为《不用10年,杨幂可能都会失业》的文章。其中针对上述事件有诸如此类的评论:“这个时代,没有稳定不变的行业,更没有稳定的工作”“被裁的甲骨文员工根本不值得同情”“最安稳的时候,往往是最危险的时候”“年龄不会成为世界拒绝你的借口,实力不够才是”“每一个不如意的未来,都有一个放纵懒散的现在”等,亦引用了大量的名人语句,如爱因斯坦的“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当成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他猪栏的理想”等。对于此,在阅读完之后,我则让同学们进行组内讨论,以谈谈自己的看法。其中一位同学说:“互联网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每一个想要在如此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有一席之地的人,必得拥抱互联网,并在适应网络环境的同时,时刻具有创新的意识,即努力做到‘引领’,而不是‘尾随’,就像被裁掉的甲骨文员工一样,因为安逸,所以淘汰。”另一位同学说:“我觉得每一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不论互联网发展到何种程度、社会竞争形成何种局面,社会中总会有一部分选择安逸与平和,每个人群都会有自己的宗旨与活法。”另一位同学则补充道:“关键看自己想要什么,同时抓住机会。”如此,以网络文评文论为契机的反思则是同学们社会认知加深、思想深度加大与人文素养提升的关键。
三、表达交流——主观性看法的表达交互
在输入性的时事报道阅读与评论性内容阅读之外,由互联网衍生的另一功能性平台则是输出性的表达与交流渠道。即学生可以在各大论坛、评论区、软件等上发表自己的个性化看法,并与其他同在线上的网友进行对话交流。如此,将在极大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同时,锻炼其自我表达勇气和能力,并让其逐步发现网络世界的广博与奇妙。
例如:在上述以《不用10年,杨幂可能都会失业》为题的公众号文章阅读完成之后,我便让同学们在课下尝试去在各自的智能手机中进行公众号搜索,并在文章下方的评论区写上自己的评论,以初步体验自身实地参与网络世界的感觉。除此之外,我还组织了以“每天关注一个热点新闻”为主题的活动,即我在每节语文课的开始都会让同学们轮流讲出一个自己搜集的熱点新闻事件与相关评论,而后让同学们在“简书”此无门槛的个性化创作的软件平台上写下自己关于此的认知,而后与发出评论的网友进行交流。这不仅会帮助同学们逐步扩大其交流圈、发展表达能力,同时亦会使其慢慢生成网络思维,适应网络生活方式,从而逐步跟上网络时代的步伐,更为重要的是,眼界的不断拓展、思想不断的深化与表达不断的持续带来的是主体人文素养的不断升值。
总之,对网络的从时事了解、文评文论到表达交流资源与功能的利用,对于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是单纯依托语文课本教材的学科教学所无法代替的,而基于课本内文本的模范性,我们则可将二者进行恰当的结合,以使农村语文教育做出现代化背景下的相应革新与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伟.初中语文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14):79-80.
[2]苑海丽. 网络资源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