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教学如何进行初小衔接

2019-09-10韩从军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衔接数学教学

韩从军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数学;衔接;教学

从小学六年级到初中,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时期。学生要经历身体发展的变化,心理发展逐渐走向成熟。数学学习也由注重生活经验的學习转向理性思维的思考。所以,做好数学的初小衔接,对于学生将来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的进行初小衔接呢?

一、挖掘教材,从教材中找到衔接点

小学北师大版教材照顾到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而模仿能力强的特点,教师必须了解小学教材中有哪些知识点是初中将要学习和加深的,用字母代替数、数的扩展、代数式的运算、方程与不等式的运算、平面几何、概率统计初步等在小学都有基础性的训练,到了初中阶段会进一步加深学习内容,这就要求老师在小学教学时适度拓展内容,让学生能对现在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掌握,还要对这些知识进行理性的思考。

如,在教代数式的计算时,到了小学六年级,教师就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加强分数、小数等混合运算的练习,为初中阶段有理数和无理数的计算奠定基础。长期的训练不断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能为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学法指导,在过程中找到衔接点

数学学习是讲究方法的,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就要注重数学学习严谨性的训练,如,掌握验算的方法,就要从严格的运算步骤,到练习的格式,都要养成习惯。而习惯的养成又不是一天能完成的,这就要求师生都要能够持之以恒,才能养成数学学习的好习惯。

根据学生在小学阶段的特点,如果闭门造车、上课满堂灌,下课题海战,死记硬背,是很难学好数学的,所以,教师在上课时就要注意多用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把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让他们觉得数学学习并不难。在生活中积累知识和经验,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例如,应用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往往最害怕解应用题。教师在进行应用题的指导时,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并以多种形式进行呈现。不仅仅只是文字表述,还可以让学生补充条件、根据题意填空等,让学生学习的知识用多种形式呈现给学生。

三、兴趣培养,在培养兴趣时找到衔接点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他们的一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做好初小衔接的关键在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如何培养学习的兴趣呢?首先,老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找到他们的兴趣点。在多彩的数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时,让学生模拟超市购物,扮演超市收银员,在购买不同商品时的总价计算、找零等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比枯燥的讲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也能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观察物体“镜面对称”时,让学生站在镜子面前,通过不同角度的转动及观察到不同。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远比枯燥的讲解学生的兴趣更高。最后,要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在信息化教学已成为常态教学的今天,数学课必须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既能增强数学学习的直观性,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在学生提高数学学习的同时自然而然就衔接到了初中的数学学习了。

四、心理辅导,在辅导的过程中加强衔接

小学阶段到初中,学生的心理干扰也是他能否在中学阶段发力的关键因素,因而,做好初小衔接,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让他们度过对初中学习紧张的恐慌和畏惧,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也是非常关键的。

所以,这一时期的数学老师要迅速转变角色,成为一名心理辅导师。针对六年级孩子的特点,主要是帮助学生克服恐慌和畏惧心理。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孩子,根据他们的不同制定个性化的辅导策略。最有效的方式是和他们谈心、交流。给他们讲名人克服障碍最终成功的励志故事,有助于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当他们遇到不会解的习题或者是想放弃的时候,要加强和他们的沟通和交流。这就要求数学老师必须做个有心人,要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行为举止,让不良的情绪在萌芽时就被遏制。还有些孩子因为年纪小,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老师就要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做他们的贴心人,让他们能亲近老师,继而爱上数学学习。亲其师,爱其业。教师加强心理辅导,在辅导的过程中注重衔接,就不显得生硬了。

数学学习,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基础性学科。小学到初中阶段,又是学生人生最重要的阶段,所以,数学老师要注重初小衔接,让学生能顺利进入初中阶段的学习,而不会感到数学难学。从提高兴趣,到提升成绩就成为水到渠成了。

参考文献:

[1]王琪琼. 浅谈小初数学教学的衔接[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22):119-119.

[2]钱钦亚. 浅谈如何做好“小升初”数学教学衔接问题[J].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2013(11).

猜你喜欢

衔接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教育教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