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大为 成果被科学家使用近千次

2019-09-10

科学大观园 2019年9期
关键词:乌尔中科院分子

在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的獲奖人名单里,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马大为榜上有名,以表彰他在发明新催化剂和新反应方面的创造性贡献,为合成有机分子,特别是药物分子提供了新途径。

马大为多年来主要从事复杂天然产物全合成及构效关系、有机合成方法学和其在合成生物活性分子中的应用等研究。1998年他偶然发现了一类氨基酸分子,可以提高乌尔曼反应的效率。随后发展了一系列基于这个催化体系的反应;为了寻找更为高效的体系,突破反应的局限,他深入研究10余年,终于发现了催化效率更高的草酰二胺分子。

马大为发展的促进乌尔曼反应的改良配体,已广泛应用于新药研发和新材料创制,应用超过1000次。荷兰皇家帝斯曼集团的抗高血压药物培朵普利中间体的吨级生产就用了他的反应;英国一家医药公司生产的用于干眼病治疗药物也已上市,其关键的制备过程也用了他的反应。至今已有600多项美国专利利用他改进的乌尔曼反应设计了合成路线。

马大为1994年入选中科院首批“百人计划”,主持并完成“973”和“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等项目。曾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还获得美国化学会2018年Arthur C. Cope学者奖。已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30余篇。这些论文已被国际同行引用11000余次,所发展的合成方法已被其他科学家成功使用近千次。现兼任美国化学会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副主编以及一些国际杂志的顾问编委。

◎ 来源|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猜你喜欢

乌尔中科院分子
14位女科学家获首届中科院三八红旗手称号
走出引力与斥力的误区
红孩儿扮演者已成中科院博士
请你动动脑筋
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技术
“精日”分子到底是什么?
对比学习“分子”和“原子”
联想“又”上市了
臭氧分子如是说
言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