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笃正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开拓者

2019-09-10

科学大观园 2019年9期
关键词:气象学环流东亚

1945年,叶笃正被选派赴美留学,师从芝加哥大学气象系主任罗斯贝,求学期间叶笃正发表重要论文10多篇,博士论文《关于大气能量频散传播》中提出大气运动的“长波能量频散理论”,被誉为动力气象学的三大经典理论之一,叶笃正则成为以罗斯贝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的主要成员之一。

因为在学术界的头角崭露,1948年刚刚博士毕业的叶笃正就获得了年薪4300美元的工作。但他乡再好,亦非吾家,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后,叶笃正立即决定与冯慧回国,当时辗转同乘一艘船回国的。叶笃正回国后,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工作站主任,在北京西直门内北魏胡同一座破旧的房子里开始了艰苦的工作。

在那个一穷二白的时代,叶笃正在老师竺可桢、赵久章等人的带领下,和十几个同事一起,将一个连高空图都不具备的气象室,发展成为囊括所有大气科学分支的大气科学研究所。

1953年,叶笃正与同事提出了东亚大气环流突变概念,并展开了气候突变问题的系统研究。这些发现和理论成为研究东亚气象学问题的重要文献,奠定了中国天气预报的重要基础,领先国外学者20多年。1957年,他又率先發现了冬季高原南北两侧的两支西风急流,并揭示了其对东亚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的重要作用,随后又率先提出高原之于大气,夏季是热源,冬季是冷源。因为叶笃正的发现与研究,国际上才接受了地形热力作用的概念,为青藏高原气象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基础。

一直到90岁叶笃正仍在坚持工作,真正把一生献给了气象学和他的祖国。

◎ 来源|中国气象数据网,有删减

◎ 图片|中国科学院官网

猜你喜欢

气象学环流东亚
海洋气象学
内环流控温技术应用实践与发展前景
学霸“三小只”
试论中国生态气象灾害
谜底大揭秘
东亚港口联盟在青岛成立
变压器并联运行在旁路带电作业中的应用
高校气象学课程开放式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