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与敬意:重要的核心素养
2019-09-10胡军哲伍涛王虎
胡军哲 伍涛 王虎
2019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第42题是历史试题的点睛之笔。该题通过对历史文化传统的考查,“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体现四翼考查要求,培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读罢此题感慨良多,研究此题意义重大。
原题(括号内容为试题省略的《国史大纲》原文,本文作者所加。)如下:
材料: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自身国家不发生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
——钱穆《国史大纲》(1940)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一、温情与敬意:理解历史的态度
研究此题首先要了解钱穆先生写作《国史大纲》的背景与目的。1931年,钱穆受聘于北大历史系任教,讲授中国上古史和秦汉史。1933 年开始,钱先生独任中国通史课程。四年后,“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集体迁往西南。在西南联大,钱穆先生仍然教授中国通史。《国史大纲》开始写作于1937年,1939年写作完成,1940年出版发行。此书不仅是钱穆讲授中国通史课程的教材,而且还是一部适应时代需要、让全国青年都受益的教科书。[1]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关头。钱先生在《国史大纲》的“引论”中写道:“值此创剧痛深之际,国人试一番我先民五千年来惨淡创建之史迹,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必有渊然而思,憬然而悟,愀然而悲,愤然而起者。要之我国家民族之复兴,必将有待吾国人对我先民国史略有所知。”[2]由此可见,钱先生写作此书的目的是,通过挖掘历史中深藏的民族文化力量,让国人从辉煌灿烂的历史中找寻强大的精神力量,以挽救民族危亡。钱先生在书中还特别强调“若一民族对其已往历史无所了知,此必为无文化之民族。”[3]历史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而是内化为国民心中赖以生存的一种文化感受。如果國民对本国已往历史不了解,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钱先生的见解很独到深刻。
怎样对历史“略有所知”?钱穆给出的答案是“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温情”即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爱护,对本国历史心怀温情,就是要发自内心的热爱本国历史。“敬意”就是尊敬之意,对本国历史心怀敬意,就是要高度认同本国的历史文化。这是发人深省的。五四运动后,文化认同问题成了中国存在的关键问题之一。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部分激进民主主义者开出的现代化药方,往往是要剥去民族文化的身份,接受西方普世价值的洗礼。本国历史既是一部祖先艰苦奋斗、英勇抗争的历史,也是一部先民伟大创造、开疆拓土的历史,唯有热爱和尊敬自己的历史,才能坚决捍卫民族权益,立下“一寸山河一寸血”的誓言。“温情”与“敬意”是我们理解历史最重要的态度。
在第三条中,钱穆批判了当时人们认知历史的三种倾向:偏激的虚无主义、浅薄狂妄的进化观和似是而非的文化自谴。历史进化观是西方启蒙运动的产物,在启蒙哲人看来,传统的社会因为个体缺乏理性,所以历史文化表现为蒙昧状态。历史进步观认为人类已经通过启蒙,结束了蒙昧的历史。所以,才会有认为站在历史最高顶点的狂妄。也正是持有这种启蒙观念,所以才会对于传统文化进行大肆攻击和污蔑,认为以往历史毫无价值可言,又将今日诸多罪恶推诿给古人,在知识界形成文化自谴的行为。这就是钱先生所说的偏激的虚无主义表现。[4]全面抗战初期的中国存在着两种论调,一是亲英美派宣扬的盲目乐观的“速胜论”,二是亲日派散布的悲观失望的“亡国论”。这两种错误论调便是偏激的虚无主义的反映。这两种错误论调,显然都很不利于中国的抗战。
上述三条既是钱穆先生的历史观念,也是他对新国民的期待,“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由于虚无主义所导致的西化运动,最终不仅不会真正接受普世价值,反而会造成被动的“文化殖民”。即西方通过所谓的“文化殖民”,将被侵略国家的民族文化渐次消灭从而达到实现殖民国家所谓的普世价值的目的。
二、温情与敬意:新时代必备的品格
其实,钱穆先生是在强调国民的文化自信。所谓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及其每一个成员,对自身文化发展精髓的深刻领悟、禀赋的充分尊重、精神价值的高度肯定,对既有文化形态、文化成就及其作用的尊崇礼敬态度,和积极自豪情感,包括对其内在精神要求的躬身践行和对其未来发展前途的满怀期望。”[5]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文化自信”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6]
习近平总书记还说:“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7]其中,中华民族深厚悠久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和“魂”。如果丢掉了这些,就割断了精神命脉。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自豪地说:“中国为世界历史最完备之国家,举其特点有三。一者‘悠久’。从黄帝传说以来约得四千六百余年。从古竹书纪年以来,约得三千七百余年。二者‘无间断’。自周共和行政以下,明白有年可稽。三者‘详密’。此指史书体裁言。要别有三:一曰编年,二曰纪传,三曰纪事本末。”先生这种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溢于言表。其实,这也是我们今天最基本的文化自信。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掀起的“文化热”中,我国出现了全盘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鼓吹全盘西化的文化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思潮。这种历史虚无主义倾向忽视客观历史事实,否定历史发展进程,随意歪曲历史真相。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展开了系统、深入的批判。但历史虚无主义仍然“借道”多种路径在如下三方面“顽强”地表现自己:一是借助大众娱乐恶搞、消费历史,扰乱社会公众的历史认知;二是以“精日”言行(美化侵略之意,本文作者注。)颠覆历史记忆、消解民族尊严;三是以“纪念”改革开放之名歪曲改革开放的性质、否定社会主义建设成就。[8]
因此,无论是钱穆所生活的历史时期,还是今天我们所处的新时代,都需要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危害。对历史存有温情与敬意,是新时代必备的基本品格。此题现实意义重大。
三、温情与敬意:解答试题的主旨
题目要求“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因此,答好此题的关键是要认真领会钱穆先生的观点。“温情与敬意”是本题答题的主旨。从答题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升华自己的历史认识,不仅是对考生的再教育过程,更重要的是体现了高考试题对新时代国民的呼唤。此题的重要意义何止在于考场!
我们可以将材料中的观点简要整理如下:
(1)一个国家的国民必须了解本国历史。
(2)国民对本国历史必须心怀温情与敬意。
(3)国民要抛弃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不能藐视历史,不能苛求于古人等)。
(4)国民正确对待历史,国家才会向前发展。
为此,特提供一份答案作为示例分析之。
观点:国民对本国历史必须心怀温情与敬意。
论证:中华民族有着辉煌灿烂的悠久历史,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推行的一系列经济、政治、文化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两汉、隋唐、宋元和明清时期,我国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政治制度不断走向完善,思想文化高度繁荣,多民族国家进一步走向融合。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并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树立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高度的文化自信。
近代以来,中国逐渐落于后西方并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奴役,尤其是抗战时期,民族矛盾空前尖锐,中国文化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国人更应该了解历史,摒弃历史虚无主义态度,尊重和敬畏历史,以挽救民族危亡。相反,如果歪曲历史,逆民族利益和历史潮流而动,其结果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如汪精华投敌、希特勒独裁等即是证明。
结论:对历史文化充满温情与敬意,并从中寻找精神力量,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国家独立与民族振兴,这是钱穆先生提出这一观点的用意所在。对历史文化充满温情与敬意,对我们今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温情与敬意”,不仅是一种历史态度,而且还是新时代国民必备的基本品格。这种态度与品格是中国学生发展的重要核心素养。感谢钱穆先生!感谢《国史大纲》!
【注释】
[1][4]廖峰:《錢穆与〈国史大纲〉》,《人物春秋》2014年第1期。
[2][3]钱穆:《国史大纲(修订本)》(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31、2页。
[5]荣开明:《“文化自信”四题》,《观察与思考》2017年第8期。
[6]荣开明:《“文化自信”的独特作用和重大意义》,载《光明日报》2018年09月14日第6版。
[7]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第1版。
[8]杨军:《历史虚无主义的三个表现》,《人民论坛》2019年1月中旬刊,第12—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