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初中的德育教育

2019-09-10杨海龙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1期
关键词:学校教育农村初中家庭教育

杨海龙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提出工作要求、作出战略部署,他明确指出进入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归根到底,就是立德树人,这是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始终牢牢抓住的灵魂。

关键词:农村初中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面貌也是日新月异,初中生在思想行为等方面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他们的理念,生活环境及德育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德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已不适合当今学生的实际情况。家长认为孩子难管,老师感到学生难教,这已是普遍的共识。出现这种状况,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广泛接触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而对于一些不良影响,初中生意志力薄弱,自制力不强,缺乏抗诱惑的能力,极易滋生好逸恶劳、好吃懒做、爱慕虚荣、拜金主义的思想意识,同时学生普遍迷恋上网,主要是聊天、玩游戏等,很少查阅学习资料,这不仅荒废了学业,也诱发了学生的一些暴力倾向,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家庭教育不当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的影响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家长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子女的道德品质。家庭教育中的不良因素是造成学生的不良品质的重要原因之一。诸如 家长本身品行不端、 只养不教,重养轻教、两种极端,宽严过度等都是家庭教育暴露出的突出问题。

三、学校教育因素

学生的道德品质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培养,但由于考试制度的存在,社会、家长甚至上级都只注重考试成绩及升学率。而教师在上述压力的影响下,不敢放手搞德育建设,致使德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搁浅。另外,教师教育观点不正确,教育方法的片面性,教育方式的简单化,教育措施的力度不够,及德育教材内容的落后都妨碍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对此,我们应该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为社会为国家培养新一代德才兼备的人才呢?

一、注重细节培育观念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德育管理的关键在教师,教师作为德育教育这个主渠道中的核心人物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善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能给学生指点迷津、引领人生航向,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让学生明确人生方向,产生学习动力,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培养锐意进取、坚忍不拔、无私奉献的良好风尚,保障良好的学习秩序,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一个理性的气氛,循环有序地促进学生名事理、懂是非等良好美德的形成,时时处处发挥自己的影响和作用,为学生在学校健康、快乐、幸福成长而努力,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从学生的言谈举止、行为养成、学习习惯、就餐晚睡等方面为学生培养学生良好地品德意識。做好正面引导,开展诸如“最美好少年”系列评选活动,在孩子心中埋下“美”的种子,让老师和学生发现身边同学的美,并积极传递美,在全校营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二、团队合作达成共识

目前,班主任处在德育工作的第一线,是德育工作队伍的基本力量和中流砥柱,学校的德育工作主要落在班主任一个人身上,而各科的任课教师一般只是完成他们的教学任务,对于课堂管理上的问题往往都是让班主任处理,使德育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与科任老师及其教学内容脱节,使德育工作显得势单力薄。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核心人员,在德育工作中起着特殊的作用。班主任个人的作风及对学生的情感态度都会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所以在班主任的课堂上,学生会认真学习,遵守纪律。但在其他科任老师的科堂上,学生就不一定会安分守己。这正是科任教师不参与德育工作的反映。因此只有充分发挥科任老师与班主任通力合作,共同教育学生,才能形成一股强而有力的力量影响学生,感化学生。各科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结合学科的特点,将德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中,使学生在无意中受到熏陶,从而养成良好的情商。

三、家校携手形成合力

抓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调,形成完善的教育网络。 学校联合家庭教育力量,发挥家庭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作用。定期召开家校联谊活动,就孩子的培养教育与家长零距离接触交流,使学校和家庭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正能量,家长和老师要狠抓苗头,对症下药,防微杜渐,使不良品德消失在萌芽之中。同时开展家访活动,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和学生的家庭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针对性采取措施,做到有的放矢,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四、关注弱势以爱育人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一名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关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教师爱学生,必须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去了解学生,要弄清他们需要什么,尤其是心理的需求。实际上,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承受着相当大的压力:同学间的竞争甚至嫉妒,家长过高的期望,教师严格的要求,自身成绩、相貌、身高等的困扰等,特别是我们的农村孩子,与城里孩子相比他们“生活上缺照顾,行为上缺管教,学习上缺辅导,思想上缺约束”,他们更需要得到我们的关爱。

“亲其师,而信其道”而“学其理”。一个学生对一个老师的感情直接影响着对这名学生的教育效果。因此,作为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关注学生,读懂他们的喜怒哀乐;放下教师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多抽出点时间,走进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多看学生的长处,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学会宽容学生,宽容对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不仅是态度,更是一种品质和能力。所以说教育,是心与心的沟通,是爱与爱的交换。

五、多措并举实践育人

结合实际,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学校在德育内容上,不能再继续空洞化,脱离实际;在作风上,不能停留于压服和专制。而应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例如,针对学生爱撒慌,推卸责任的现象,开展诚信教育,强化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道德观念的主题班会,形成诚信者人人夸,不诚信者遭鄙视的道德氛围。针对学生的浪费和好逸恶劳的现象,开展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户外实践活动。针对学生随地丢垃圾的现象,开展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板报宣传活动。针对学生自私自利的表现,开展集体主义教育,举行善待他人,宽容谦逊的专题讲座。针对学生法制观念薄弱的现象,开展法制知识竞赛活动。针对学生目前生理、心理的不成熟性,开展青春期教育活动等。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作为农村教育人我们更感责任重大,让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余光敏, 莫树芹. 浅谈农村初中班级德育实施策略[J]. 科学咨询, 2016(2):49-50.

【2】滕建中. 试论初中班级德育管理的实施策略[J]. 新课程(下), 2017(4).

猜你喜欢

学校教育农村初中家庭教育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