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玩具我做主
2019-09-10王静岩
王静岩
摘要:进入大班,幼儿的社会交往意识增强,交往能力明显提高,但也不乏一些社交薄弱的幼儿。其中就包括一些比较自卑的幼儿。自卑型的幼儿在交往上会比较胆怯被动,同伴很少,而玩具恰恰是架起这类幼儿交往的一座桥梁,幼儿在分享玩具的过程中,能够以玩具为诱因,寻找新的同伴;以玩具为话题,展开新的讨论。玩具分享能够对自卑型幼儿的交往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本文基于大班幼儿喜欢的玩具分享活动,通过创设分组、本班、混班的交往环境,运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策略,促进大班自卑型幼儿以玩具为媒介进行交往。
关键词:玩具分享大班自卑型幼儿交往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指南》指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大班阶段幼儿,他们的社会交往意识明显增强,但个体的差异仍非常显著。在我们班存在这样一类幼儿,只跟固定的一两个小朋友交往,很少与其他同伴交往,尤其是比自己出色的同伴,几乎没有交集,我们称这类幼儿为交往自卑型幼儿,通过观察发现,这类幼儿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1.交往行为“被动”。自卑型的幼儿在交往中往往比较被动,由于缺乏自信,潜意识就害怕跟比自己优秀能干的同伴相处,由于认知差异,跟其他同伴之间缺少共同语言,因此不敢主动跟人交往,只能成为被动的接受者。2.交往对象“单一”。在交往中,只喜欢跟固定的一至两个幼儿游戏,不轻易接受其他幼儿加入自己的朋友圈,也不愿意加入其他幼儿的游戏圈子,倾向于跟自己最合拍的幼儿一对一地独处和交流。3.交往内容“匮乏”。由于交往面狭窄,接受新鲜事物也比较少,造成交往的话题和内容匮乏,同样一件事可以反反复复说好几回,却仍然不厌其烦,但由于认知经验有限,又无法突破交流的瓶颈。
二、实践与研究
本研究以分组、本班、混班的形式,将玩具分享设定在不同环境之下,幼儿在不同环境背景下,会出现不同的交往方式,以达成自己的目标。教师在介入中运用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策略促进大班自卑型幼儿在不同环境下的交往。
(一)在分组分享中“动之以情”
案例1:大班幼儿在分组中进行玩具分享的实况
观察对象:挠挠 性别:女 交往特点:单一、被动
玩具分享开始,由于进行的是分组教学,因此玩具分享也分为两个组轮流开展。挠挠和她唯一的好朋友萱萱被分成了两个组。萱萱在午睡室进行集体教学活动。而挠挠则在教室进行玩具分享。挠挠带的是一个芭比娃娃,她坐在自己的位置摆弄芭比娃娃的服装。这时伊伊手里拿着点读机走到挠挠面前,伊伊问道:“我也想玩你的芭比娃娃可以吗?”挠挠点点头,把芭比娃娃递给伊伊,然后就一直看着伊伊在玩,时而想去帮忙,但是每次伸出去的手又不自觉地收了回来。
实施策略:针对挠挠的交往特点,教师采用动之以情的介入方法,搭建挠挠与其他同伴交往的橋梁。所为“情”是指情境。教师介入时以情境创设的方式导入。
策略反思:挠挠的交往改变跟交往的背景和媒介是有很大关系的。首先是交往背景,由于好朋友萱萱不在,挠挠落单,才有了后面教师推动挠挠交往的过程。再有,玩具芭比娃娃是诱发挠挠交往的导火线,因为芭比娃娃是挠挠带来的,吸引了平时几乎不交往的伊伊,两人才有了交集。老师创设的情境,则是促进挠挠交往的催化剂,将挠挠很自然地带入到了与同伴地游戏当中。
(二)在本班分享中“晓之以理”
案例2:大班幼儿在本班进行玩具分享的实况
观察对象:多多 性别:女 交往特点:固定跟两个男生交往
分享活动开始了,多多把自己带来的遥控汽车跟斐斐一起玩。涛涛过来说道:“我想跟你们一起玩行吗?”多多马上说道:“不行,我不要跟你玩。”说着拿起遥控汽车,拉着斐斐的手走到一旁,换了个地方玩了起来。涛涛不甘心,走过去跟斐斐说:“斐斐,我们一起玩吧。”斐斐答应了。可是多多却不干了,很生气地说道:“遥控汽车是我的,我不想给你玩。”
实施策略:针对多多的交往特点,教师采用“晓之以理”的介入方式对幼儿进行疏导。这里的 “理”主要是指“理解”。教师运用换位思考的理解方式帮助幼儿化解心中的疑虑。
策略反思:像多多这类孩子,由于安全感的缺乏,会对她喜欢的某一个人特别的依恋,容易患得患失,所以她自己不跟别人交往,也不允许她依恋的这个人跟别人来往,因为害怕失去。对待这样的幼儿,“晓之以理”能站在幼儿的角度先去理解幼儿的行为,帮助幼儿建立安全感,尝试在同伴地影响下,接触新的伙伴。从愿意把自己的玩具给其他同伴玩,到愿意让自己依恋的伙伴跟其他伙伴玩,关键是帮助孩子理清交往中的得失关系。
(三)在混班分享中“导之以行”
案例3:大班幼儿在混班中进行玩具分享的实况
观察对象:大宝 性别:男 交往特点:少言寡语、自卑
在与大二班的玩具分享中,大宝带了一辆小飞机,大二班的小宇带的是一辆大飞机。大宝玩着自己手中的小飞机,而小宇则玩着自己的大飞机,两人离的很近却没有交流,老师提议:“大宝,你跟小宇一起玩吧。”大宝表示不乐意,小宇也不同意,说:“我不想跟他玩。”两人继续各玩各的,互不影响。
实施策略:在老师多次地提议中,大宝和小宇始终都没有进行交流,宁可独自一人玩自己的玩具,也不愿意跟对方交换互动,于是老师采用了“导之以行”的策略介入,引发幼儿互动的需求。
策略反思:案例中,老师采用“导之以行”的策略介入,这里的“行”指的是老师的行为。虽两人并没有交换玩具,但是老师的行为直接把两个孩子之间的交集引到了“比赛”,在运用玩具进行比赛的过程,两人有了交流,尝试主动交往。
三、实践成效
1.交往对象从单一到多元。在玩具分享的活动中,由于玩具的诱发,把幼儿内心的欲望激发到极致,促使幼儿尝试跟更多的小朋友交往。
2.交往方式变被动为主动。玩具分享让幼儿有了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能力的交往理由,只要想玩、喜欢玩,就会尝试着跟其他小朋友交换、分享、一起玩。幼儿在这个交往过程中变得更加主动。
3.交往内容从匮乏到丰富。在与同伴的分享共同喜欢的玩具中,语言丰富了,话题更多了,从原先不知道聊什么,到后来由玩具延伸出更多的话题而侃侃而谈,交往的内容更加丰富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M].南京:江苏教出版社,2002.
[2]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