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煤矿采煤技术及安全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2019-09-10高伟兴冯富强
高伟兴 冯富强
摘 要: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促进人们对煤矿能源需求的增多。煤矿开采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危险性,因此煤矿企业需要拥有先进的设备,掌握一定的煤矿采煤技术,同时还要制定安全措施,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煤矿从业人员在一个安全的条件下进行工作,从而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本文就关于煤矿采煤技术及安全管理展开探讨。
关键词:煤矿企业;采煤工作;安全管理
1 煤矿采煤技术分析
1.1 填充开采技术
填充开采技术是指用其他材料来填充采空区,从而降低煤矿作业面开采的难度。目前,填充开采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主要是填充材料的发展变化,最初使用的材料是废石,现在使用的是膏体。该技术的实施除了填充材料的影响外,还包括填充物的施压管理,只有科学合理地借助填充物的施压管理,才能对围岩崩落或地表下沉等情况进行有效控制,进而促进填充开采技术的实施和相关工作的开展。
1.2 爆破技术
相对而言,煤矿采煤的难度是非常高的,而且自身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为了在日后的工作开展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应坚持在爆破技术上做出深入的研究、合理的应用。爆破技术是煤矿采煤的重点技术组成部分,即便是出现很小的不足,都容易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对于一些较厚的煤层来说,通常会涉及到爆破技术,此时也需要对爆破的参数。爆炸点的设置进行科学的计算选择,由于炮采的危险系数较高,因而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选择相关的采煤设备完成对煤层的采掘。
1.3 缓倾斜煤层开采技术
就缓倾斜煤层开采技术来说,其包括两方面技术:一种缓倾斜厚煤层开采技术,另一种是缓倾斜薄煤层开采技术。其中,缓倾斜厚煤层开采技术是指一次性的开采技术,该技术加强了支架结构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千斤顶工作的安全性。当强度达到一定值时,才能有效防止顶梁焊缝开裂、四连杆变形等情况,从而提高工程开采的可靠性、安全性。缓倾斜薄煤层开技术是对较薄煤层开采的技术,该技术的实施采用的刨煤机具有体积小、开采效率高等特点。另外,企业还需要研制一些该技术配套的设备(煤机综采液压支架)和技术,从而保障该技术呈现出更好地效果。
1.4 机械化技术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煤矿采煤的一些要求正逐渐的转变为硬性内容,无论是在效率方面,还是在质量方面,亦或者是在安全方面,都不能出现严重的缺失和不足。为了促使将来的煤矿采煤体系更加健全,建议在机械化技术的应用上,按照科学、合理的模式来完成,从而减少不良问题的反复出现。在采煤设备方面、技术改革等方面投入一定量的资金,如引入现代化大型割煤机、创设信息化安全管理平台等。
1.5 深层井开采技术
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煤层地热危害性大、岩石抗压力低的地段,此时应采用深层井开采技术。该技术的应用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比如控制矿压,防治冲压地压、热害和瓦斯等。为了提高开采工作的安全性,则需要对深井的情况进行研究,比如深井围岩周围的环境情况、深井围岩的状态等等。根据深井围岩现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恰当的方案,选择最佳的挖掘方式及设备等,从而保障深井开采的高效性。
2 探讨煤矿采煤技术与安全管理措施
2.1 合理设计開采方案
企业在进行煤矿开采的时候,理应针对方案本身进行合理设计,保证其具有足够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还需要积极应用最新的技术,促使所有设备均能够及时得到更新。不仅如此,企业还需要将当前行业发展的实际现状考虑进来,对设备和相关工艺流程展开重新设计,保证规划和设计的工作更为科学和合理,进而使得开采工作的实际效率得到全面提升。基于这一情况,在进行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尤其是针对巷道的布置方面,必须保证其足够简单,不能过于复杂。从而在保证生产安全不会受到任何影响的基础上,尽可提升开采工作的实际效率和经济效率。为了确保煤矿安全,建议优先选择综合机械化采煤,虽然初期投入较大,但是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极大地减少了采煤工作面的顶板事故,提高了工作面的工作效率,从长远讲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2.2 保证采煤机械设备良好的工作状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采煤工作面利用的设备发生了改进和替换,设备的安全性、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更加需要工作人员及时进行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培训,强化安全管理工作,根据各自机械设备的工作内容和特点说明,做好提前的检查工作,通过全方位的检查可以避免机器存在的安全隐患,使工作过程保持相对稳定的安全状态,使采煤工作面获得安全生产的保障。
2.3 有效治理煤矿事故隐患
瓦斯、水、顶板等不安全因素在煤矿井下作业中对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影响,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各种各样的隐患,因此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落实企业安全生产方面的制度、措施,保障煤矿开采人员的安全。对于这些存在的安全隐患,严格执行五级隐患排查制度,应一一排查、及时处理,对隐患进行闭环管理,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之中,防止小隐患造成大事故。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断完善隐患监测手段,根据实际的生产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而达到消除隐患、防治事故的目的。
2.4 加强安全评估
就煤矿采煤本身而言,安全评估的进行,可以促使安全管理体系更加的健全。首先,安全评估的实施,要充分结合煤矿采煤的特点和限制性条件来完成,既要对优秀的一面给予肯定,也要对不好的一面做出正确的对待。例如,在安全设备的选用和框架的搭建方面,一定要做出良好的测试与了解,这样才能促使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得到足够的保障,减少不必要问题的发生,为安全评估的科学、合理,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其次,安全评估的开展要定期实施,常态化开展。煤矿采煤的速度不断加快,深层次的煤矿也大量开采,这就要求在评估指标、评估内容上做出良好的调整,确保煤矿采煤的安全管理,能够不断的走向新的层次。第三,通过安全评估找出安全风险点,在生产过程中对这些风险点进行控制,根据出现的风险,结合实际,制定、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制度等,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以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2.5 优化安全管理的方法
在进行煤矿开采的时候,还要将煤矿生产的具体情况全部考虑进来,以此对原有的安全体制进行改进。在体制内部,除了需要对目前环境层面的需求进行明确,同时还要对使用的设备以及操作方面进行规范。不仅如此,还应当增强全员的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红线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安全无小事的思想;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以制度管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安全一票否决等制度;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思想,将全员收益与安全挂钩。
2.6 推进采煤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
采煤工作面生产环节多,机电设备多,仪器仪表多,不安全因素多,实施采煤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人、机合一的标准化,也是采煤工作面实现安全管理的标准化,推进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十分必要,是采煤工作面实现硬件达标,软件升级的重要举措。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标准来管理采煤工作面,实现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达标,可实现安全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
3 结语
在煤矿开采作业中,要确保安全事故得以有效控制,必须对煤矿生产现场的各种影响因素加以分析,通过事故致因模型能够找出煤矿采煤工作面安全事故的具体原因,提出安全管理工作的改进意见,从而有效保障煤矿采煤工作面的生产安全,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赵飞.采煤工作面安全隐患及防治措施分析[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