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统编教材中年级习作教学

2019-09-10胡桂侠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4期
关键词:习作核心素养语文

胡桂侠

摘要:语文核心素养即审美鉴赏与能力、语言构建与运用能力、思维发散能力、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而作文教学恰恰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点。因此在作文课教学中,要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充分挖掘学生的四个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悟、实践与反思,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提高语文整体水平。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习作

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对于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研究与实践越来越深入细致,而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习作课程中的融合也尤为重要。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本文就以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习作课程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开展与提高进行以下探索研究:

1.教学主题与目标的规划

基于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习作课程中,教师对于学期课程整体的教学主题,每阶段不同的教学体系和所有教学中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这些工作内容,教师必须明确的提出,具体的习作课程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否则就不能突出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在整个语文习作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具体教学目标的明确提出,也能让学生们在习作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有更清晰明了的课前准备与学习方向。教师通过做好核心素养教学主题与目标的规划,完善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体系,提高自身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水平。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核心素养教学模式与写作的主题体系这两项内容之间的具体联系进行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分析定位。在课堂上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从自身经历与生活中得到情感道德的启发,培养清晰的语言思维逻辑。与学生进行写作交流,了解学生的生活情感经历,从而结合教师自身语文习作的教学能力和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正确的思考体会,从生活中得到更高的领悟,品味生活中的不同经历。这样不仅能够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更能够使学生在平日的生活中完善自身核心素养。

2.课程标准中习作目标的层级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部分的总目标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在总目标的要求下,小学阶段又详细分为三个学段目标。细读学段目标的各项要求,可将其剖析为几个层面:

第一层面,写作意愿。“对写话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述”“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注重写作兴趣的培养,懂得写作的目的在于交流与表达。

第二层面,写作内容。写自己想说的话,“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从自己原始的认识到内心体验,再到刻意观察,随着学生对周围事物与社会认知的加深,不断提升要求。

第三层面,写作技能。首先在表达方面,不拘形式写,写简单的纪实或想象作文,分段表达,学习常用的标点符号。其次在修改方面,从学习修改,到主动与他人交流。

第四层面,写作认识。首先是写自己的心里话和想象,其次写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再到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写作不仅仅是应对练习与考试,更是写出自我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个人的成长,是一种写真情、抒真情的自我表达。

3.分析小学语文习作文体

在对小学习作的日常教学中,教师的侧重点总是偏向于学生语言积累与运用,情感表达的品味和语言语法逻辑,而忽略了学生写作时思维的构思,学生对事物的情感价值观和文化理念的相互交流。而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就是要教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完善的逻辑思维和高尚的情感道德。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写作前给予正确的教学指导和写作过程中与学生进行适当的情感交流。由于当前小学语文习作的教学内容十分复杂,短时间的课堂上,想要完全贯彻好核心素养教学的理念是不现实的。所以要分清习作的主题内容和文体,引导学生在阶段性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逐渐地融入核心素养的理念,结合教学的主题内容,分层次的将核心素养理念散播到不同的文體中,从而循序渐进地展开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教育。

4.叙事丰富,情景再现

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是最基本的,有了这个基础,才能把更复杂的事说清楚。在现实生活当中,一个人只要具有良好的表述能力,就能够将生活当中的人物与事件表清楚。要认真描写好一件事情,让人具有恍如身在其中之感,情景仿若栩栩如生。一次,“科普大篷车”来学校进行科普知识普及宣传,不但有多块展板让学生了解知识,更多的是提供设备,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体验。我及时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认真观察体验,围绕“科普进校园”这个话题写一篇习作,首先回想观看过程:先看了什么、后看了什么,再说说给自己留下了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再进一步指导:当你们有序来到操场,进入展览区,带上3D眼镜,看到了什么奇异的画面,有哪些恐龙,夜空中的星座引发了你的哪些遐想……进入第二块展区,你首先看到了什么,你动手操作,又有什么发现,产生了哪些想法。在讲解员进行解说之后,你从中对哪些知识具有了认知?提醒学生注意,选取最吸引人的两到三个进行叙述描写,最后再总述这次参观的感受。安排学生借助于观察、触摸、想象,来让学生自身的多种感官都得到了调动。具有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在写作时也就能“信手拈来”了。

5.注重对写作素材的搜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素材是组成文章的基础也是核心,只有掌握了准确的核心素材才能够写出优秀的文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摘抄任务的方式让学生注重日常素材的收集,然后通过课堂展示的方式来强化学生收集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内部的素材交流,让大家分别收集的素材成为班级内共同的财富,这对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整体写作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帮助。

综上所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并通过课内外阅读点评、理论结合实践、积累写作素材、阅读优秀范文等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锻炼,并注重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其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巧锋.习作教学中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现代教育,2018(09):19-20.

[2]阙朝乾.论基于核心素养优化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8(13):48-49.

[3]胡唐芳.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8.

猜你喜欢

习作核心素养语文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习作展示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