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游戏者精神在幼儿园课程指导中的有效途径

2019-09-10钱宇鹏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4期
关键词:积极作用幼儿课程

钱宇鹏

摘要: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幼教改革的逐步深化让幼儿园对游戏化教学普遍認可,很多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都会采用游戏的方式吸引幼儿注意力,达到教学目标。积极的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游戏者精神,良好的游戏者精神能够培养幼儿各方面能力,所以幼儿教师要在幼儿园课程中积极倡导游戏者精神。

关键词:幼儿;游戏者精神;课程;积极作用

幼儿课程的游戏化能够提高幼儿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在幼儿课程教学中,将原本非游戏类的课程渗透到游戏中或转变为游戏元素呈现到幼儿面前,能够增加幼儿的游戏体验和情感体验,最终实现教学目标。游戏者精神在幼儿课程中的倡导能够让幼儿明白游戏不仅仅是玩,而是一种学习的方法,通过游戏学会独立、学会生活常识以及其他知识。游戏都具有一定的游戏规则,需要幼儿认真对待,保持对游戏尊重的态度进行,这就是游戏者精神。在充满物质诱惑的环境中,幼儿的生活也被物质笼罩,缺少乐趣,游戏者精神是提升幼儿生活乐趣和学习乐趣的源泉,让幼儿接受游戏化教学,获得精神满足,所以在幼儿课程中积极倡导游戏者精神十分必要。

一、游戏者精神在幼儿课程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学习书本知识只是幼儿园幼儿接受教育的一个方面,对于幼儿教育来说,让幼儿形成健康的人格,高尚的品质比学习书本知识更加重要。同时幼教改革倡导快乐学习,要让幼儿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身心健康发展。游戏者精神主要体现在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合作、精神、创新、分享等积极行为。举个例子,幼儿教师要求幼儿用水彩笔画出自己喜欢的水果,并承诺画的好的小朋友给予奖励,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会努力将水果画好,努力思考水果模样的同时,还会想方设法美化水果,这样一来就锻炼了幼儿的思考能力,幼儿教师将画好的作品贴到墙上,大家一起观看,比一比谁画的最好,然后拿出真实的水果,让画的好的小朋友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个水果。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学会了分享和竞争,在面对类似的情况,幼儿就会懂得和同伴竞争,胜利者和大家分享果实等等,这就是游戏者精神。

又如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玩老鹰捉小鸡游戏的时候,教师扮演老师,找一个个子高的幼儿扮演鸡妈妈,其余的扮演小鸡,为了赢得游戏,幼儿会齐心协力对抗教师的抓捕,形成团队意识,作为鸡妈妈的幼儿也会学会保护同伴。随后教师可以转换角色,自己扮演妈妈让幼儿扮演老鹰,锻炼幼儿的身体灵活性和思维能力,如果教师能够让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每人佩戴一个英文的水果单词,沟通的时候都用水果单词称呼,则可以加深幼儿对水果单词的认识,形成良好游戏者精神的同时,收获了知识和成长。

二、幼儿游戏者精神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有效途径

(一)充分保证幼儿的游戏时间

充裕的游戏时间是培养幼儿游戏者精神的基本保证,传统模式下,幼儿教师只有在下课以后组织幼儿做游戏,目的是让幼儿放松休息。而游戏性教学模式下,组织幼儿游戏已不仅仅是为了幼儿玩和休息,更加要在玩中学习知识,形成良好品质。所以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将课程教学内容融入游戏中,尽量不去规范课程和游戏之间界限,让幼儿认为每天上课的内容就是做游戏,每天在幼儿园都是在欢乐的游戏中度过的。另外幼儿教师需要注意,如果一味的在课上组织集体游戏,会让幼儿失去兴趣,适当增加自主游戏的时间,可以保持幼儿的新鲜感和积极性。

(二)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喜欢游戏材料也是幼儿的一种本性,幼儿对待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其在幼儿园最感兴趣的莫过于游戏材料。所以要在幼儿课程中倡导幼儿游戏者精神,就必须重视游戏材料的投放。目前多数幼儿园在游戏材料数量和质量方面都存在不足,导致幼儿游戏化教学困难不断,教学效果难以提升,幼儿游戏者精神也难以形成。在这样的环境下幼儿教师方面要积极和幼儿园管理者反馈游戏材料需求,让幼儿园定期购入游戏材料,另外一方面,可以利用幼儿园现有的资源制作游戏材料。例如将可乐瓶裁剪一下做成小花篮,让幼儿折纸做手工花放在里面;在两课树中间拴上绳子,让幼儿跳皮筋等等,都是增加游戏材料的途径。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采取游戏材料知错过程,让幼儿自己制作游戏材料,培养其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做到寓教于乐。

(三)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

良好的游戏环境会带给幼儿放松,快乐的感受,让幼儿放心投入游戏中玩耍学习。所以幼儿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幼儿园具体情况,为幼儿创设愉悦的游戏环境。游戏环境不仅包含为幼儿提供各种游戏材料,还包含营造游戏氛围等精神环境,所以幼儿教师进行游戏化教学的时候,要结合教学目标设计好游戏主题,利用主题和幼儿的心理特点去创设游戏环境。例如在组织抓蜗牛游戏的时候,教师可以在游戏开始之前向幼儿介绍蜗牛的形态特征,给幼儿看蜗牛的图片和蜗牛爬行的视频,让幼儿充分了解蜗牛的信息以后,进行游戏的时候就会快速进入状态,信息十足的进行实践。可见良好的游戏环境是幼儿游戏者精神培养、实现幼儿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幼儿在良好的游戏环境中去玩耍、学习,能够更好的实现游戏与教学的结合,提升幼儿课程教学质量。

三、总结

游戏者精神包含的内容很多,不仅仅表现在遵守游戏规则和团队合作,还包含着竞争、创新、自由等精神。游戏者精神对于幼儿健康成长来说具有还总要作用。所以幼儿教师应积极在幼儿课程中倡导游戏者精神,在游戏化教学中重视培养幼儿的游戏者精神,让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快乐的游戏环境中形成游戏者精神,学会知识,收获成长。

参考文献:

[1]杨晓燕.立足课程本位体现幼儿教育的游戏化精神[J].文学教育(下),2017(10):187.

[2]周蜜.课程游戏化“创造”精神下,幼儿传统游戏的践行思考[J].华夏教师,2017(15):37-38.

猜你喜欢

积极作用幼儿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浅谈雾霾与经济
自行车的发明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