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皮影戏表演对大班幼儿语言能力的影响
2019-09-10罗晓平
罗晓平
摘要:众所周知,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项宝贵财富,皮影戏有机结合了说、唱、演,是国民了解历史的一种优良手段。通过皮影戏表演,既能促使幼儿对学习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又能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还有助于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就大班幼儿,探讨了皮影戏表演对其语言能力的有利影响,仅供参考。
关键词:大班幼儿;皮影戏;语言能力
人类必须具备语言这项基本能力,而幼儿期是发展语言,尤其是口语的关键时期,民间皮影戏艺术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幼儿园通过皮影戏表演,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可以尝试将皮影戏表演融入日常的教学之中,以促使大班幼儿在兴趣和好奇心的驱使下,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展语言能力。
一、帮助幼儿积累词汇量
通过观看皮影戏表演,幼儿能扩充词汇量。相关研究显示,早期扩充词汇量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这主要是通过量的积累发展至质的飞跃规律决定的。而2~6岁属于教育词汇的关键阶段,而皮影戏表演为大班学生提供了一个结合语言和图景的条件,可以大力帮助幼儿扩充词汇量。在表演皮影戏时,一般会通过设置特定的情境来将词语的意思表达出来,这对幼儿理解和记忆词汇十分有利,而且在表演的过程之中,常常会随着故事情节、情境的发展变化,展现出成熟的语言,这些均能积极促进幼儿感知、正确理解词语。一般幼儿往往会下意识地模仿学习其中的这些词汇,使其化为自身的语言材料词库。例如,当幼儿表演《熊出没》皮影戏时,模仿有关人物在这个动画片之中的语言对话时,还会融入了自己独到的理解。在对《熊出没》表演时,当这三名幼儿遇到“光头强”时,表演“熊大”的幼儿说:“讨厌的光头强又来砍树了,快想办法阻止他,不能让他破坏树木,要保护好我们的地球妈妈。”这样幼儿在表演皮影戏时的对话中,便灵活运用了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一些经验,使其语言更富有创造性,还体现出幼儿对爱护环境的真挚热爱。
二、提供给幼儿语言信息
在很多儿童获得语言理论中,比如行为学习主义理论、相互作用论等,均认为学习语言是至关重要的。幼儿通过表演皮影戏,为了更加形象、准确、具体、清晰地表达皮影戏中人物形象和对待事物的态度,一般会灵活运用多种形象化的语言来表现,鉴于大班幼儿思维认知上的特点,表演皮影戏中的形象化语言深深地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因此,他们在表演或观看皮影戏时,往往会产生一种愉悦的体验感和参与感,并能充分熟悉和理解这些形象化的语言,逐步了解并灵活运用于生活中,这有助于他们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和感悟。
三、以丰富的语言情景增强幼儿交流对话能力
早期儿童多数是通过对话的情景来获取和理解语言信息。实质上,皮影戏表演是通过连续的画面来形成一定的故事情节,与一部小电影十分相似,即便天马行空,但也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例如,在和幼儿一起观看《龟与鹤》皮影戏时,教师便可以这样提问:“乌龟和仙鹤在刚才观看的皮影戏表演之中,究竟发生了怎样的事?”听到后孩子们纷纷回答,有的幼儿说: “乌龟既勇敢,又聪明,利用自身的智慧将仙鹤打败了”,接着教师可以又问:“乌龟究竟如何将仙鹤打败的?”有的孩子说:“被仙鹤欺负后,乌龟并未生气,还用自身拥有的坚硬的壳,将仙鹤打败了”。 幼儿基于这个语言环境,学会了以下三个词汇:“智慧”、“聪明”、“勇敢”。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幼儿不仅聆听了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而且还明白了一定的道理,并深深地吸引幼儿集中注意力。
四、皮影戏教学实践事例
由于孩子们缺乏表演经验,故我们将孩子们比较熟悉的绘本故事――《小蛇散步》作为切入点,引导孩子们自主进行协商、分配角色、表演游戏。指导孩子们准备手电筒、舞台架子、幕布等新材料,并亲自参与制作与《小蛇散步》相关的故事皮影人物、小蜜蜂、故事录音等新素材。操作中一方面能积极调动孩子们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又能让孩子们直面出现的种种问题并主动思考解决。 整个实践过程如下:
1.听故事、讲故事。利用餐前开展《小蛇散步》故事会。鼓励孩子完整讲述,在此基础上改编。
2.讲和演的配合
两位老师进行示范,一个表演一个讲解,让孩子进行模仿学习。游戏前,提醒表演的小朋友,需要根据讲故事小朋友的语速来表演,讲故事的小朋友也尽可能根据同伴动作的快慢、故事情节的发展来调整自己语速。
3.小技巧的手把手传授。如:轮到狮子出场时,可根据狮子的声音来演,如:咣咣咣,念三下,表演狮子的小朋友就在小蛇背上慢慢踩三下。如:当故事中的小动物得到小蛇帮助说谢谢时,请一位小朋友同时将三个动物拿在手上一起演。
随着《小蛇散步》皮影游戏表演的日益成熟,在后续讨论中,有所创新,将原材料再次改版,由黑色皮影材料改成彩色,故事中的角色形象发展成由自己来设计。以上是《小蛇散步》皮影戏表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有效策略。在游戏中,孩子们收获了自主游戏带来的快乐,体验了与同伴思维碰撞所带来的快乐,感受了创新、续编、表演故事带来的喜悦和成长。相信在接下去的游戏中,孩子们将收获更多。
五、结语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幼儿教师应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积极引入皮影戏表演,为大班幼儿打造一个丰富、真实的灵活运用语言的环境,以便幼儿可以积极、准确地进行表达,并体会到表达语言的乐趣。這样的教育活动不仅能为幼儿运用语言提供了一个积极有趣的环境,而且还为幼儿发展语言能力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生活素材,在帮助幼儿拓展语言交流空间的同时,还促使幼儿发展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玮.幼儿园民间美术欣赏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2]沙垚.乡村传播与知识分子——以关中地区皮影的历史实践(1949-2013)为案例[J].新闻大学,2014(04):52-57.
[3]田静.浅谈中国传统皮影戏的继承与传播[J].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