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
2019-09-10宋明全
宋明全
摘要:阅读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与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息息相关。而有效性提问策略,则是构建互动式阅读课堂、生成有效教学过程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阅读教学;有效提问;策略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担负着在学生“听、说、读、思”的学习活动中发展思维、陶冶情操、开启智力的重任。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的本质在于“学生的学”;课堂的呈现则表现为师生的互动对话。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领者,而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为了达成阅读教学的目标任务,教师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便是提问。目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的提问存在随意、零碎,甚至低效、无效的现象。针对这种现状,有必要对语文阅读教学提问的有效性策略进行探索和研究。
一、初中语文阅读课堂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课堂提问缺乏有效性
语文阅读教学针对文本,其教学目标常涉及知识积累、内容把握、情感体会与主旨领悟。在有限时间里要做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以提问作为组织教学的手段,若不精心设计问题,教学目标就很难达成。而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针对课程目标设计了很多问题来分解内容,由于问题过多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有限,学生被迫牵着走,教师常以代答或紧接着提下一问题的方式赶进度,没有达到思维训练、语言积累的目的。另一种情况则是提问过于随意、零碎,有些问题根本无需思考,甚至问些“好不好”“对不对”一类的封闭式问题,无益于学生的思维发展,甚至挫伤其学习兴趣。如此种种,都是课堂提问缺乏有效性的表现。
2、對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重视不够
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很多教师缺乏教学设计能力,采用“拿来主义”。他们不能很好地根据班级学情调整目标,不会确定课程的重、难点,教学中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一问了之”。即便偶尔亲力亲为设计出的教学案例,也是缺少特色,流于常规,教学低效,达不到让学生获得思维训练、全面理解教材的目的,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相去甚远。
二、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问的策略
1、开放式问题引领互动课堂
高效阅读教学,问题设置必然是开放式的。开放式问题的句法结构具备一个特殊疑问句的主干,要求学生深入思考后用词语或句子回答问题。
①问题提出后,应该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读与思的过程搜集信息;教师等待的耐性同等重要。例如,在《大雁归来》这篇说明文的阅读教学中,整体感知阶段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文章写了有关大雁的那些内容?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学生深入思考后就可能获得这样的信息:文章介绍了大雁归来时的情景、迁徙的习性、规律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鸣叫、觅食、集会、飞行等,按时间顺序说明,从而在思维训练中把握文本内容。
②有效的“核心问题”提出后,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准确找出相关信息,对于学生正确或错误的回答,教师要做出相应的反馈并提出“追加性问题”。追加性问题必须以学生的回答为基础,句法中的行为动词需提醒学生运用某种思维操作,如“你是怎么想到这个的”、“你刚才的回答说明了”“请比较一下二者有何不同”这类的追加性问题, 要求学生反思自己的回答,重新组织答案,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开启智力的目的;启发得当,还会有意外生成的惊喜。
③阅读教学是对话生成的过程,师生应互为课程资源,一味地向学生提问,会造成课堂的单调。提倡学生质疑问难,师生间、生生间相互解答,达到“共生共长”的目的。
2、多种提问方式并用
在教学活动的不同阶段,根据教学目标指向的不同,变换有效提问的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阅读思考的兴趣,让课堂达成一种和谐交流的状态。
①课程开始阶段,应以悬念式问题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如小说《社戏》教学伊始,可以提出:“我”小时候随母归省去赵庄看戏,所看之戏所吃之豆都很普通,为何多年之后却念念不忘,“再没吃过那夜似的好豆,再没看过那夜似的好戏”?这个提挈全篇的问题,非到教学活动探究主旨阶段不能解决,却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
②在教学主体阶段,需针对教材重、难点设计有效提问。如《记承天寺夜游》中,需结合苏轼的生平以及被贬黄州的处境,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揣摩、领悟“闲人”一词的深刻内涵,有助于学生发散、归纳、综合等思维的训练和文本主旨的把握。
③而阅读课堂结尾阶段,一般要针对三维目标中的价值观目标,对文章进行总结,同时提出问题,由课内迁移到课外,把课堂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结尾阶段,探究了“闲人”的内涵以后,提出“苏轼屡遭贬谪,他却苦中作乐,襟怀旷达,对我们的生活有怎样的指导意义?”这样的问题。师生互动,结合苏轼诗词名篇中诸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的诗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这也是语文教学“生命关怀”的很好体现。
3、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有效提问是引领阅读教学师、生对话的常用方法,要达成高效、生成的教学过程,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营造尤显重要。教师提问时的站位、互动模式、肢体语言、耐心倾听的意识以及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诸多因素都会影响阅读教学的生成,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反思,方能日渐提高。
结语:课堂提问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是阅读教学师生双边互动中,发挥师、生“双主”作用的重要手段。这就需要根据文本的体裁、内容、重难点以及学情,采取不同的提问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把课堂还给学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为其终身学习打好基础,真正体现“教是为了不教”教学原则。
参考文献:
[1]〖美〗Marylou Dantonio Paul Ceisenherz 著 [M] 宋玲 译《教师怎样提问才有效——课堂提问的》
[2]苏利桐.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研究 [j] 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中学2019.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