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环境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9-09-10娄婧月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3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高校

摘要:双创环境,是指创新和创业环境。在双创环境下,我国高校日益重视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高校要摒弃传统滞后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入考察时代和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具体需求,抓住双创环境的机遇,立足于高校实际状况,采取有效措施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构建,实现对创新创业人才的有效培养。本文浅析了双创环境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价值意义、主要原则以及具体措施,以期为高校双创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双创环境;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在社会各领域得到了日渐广泛的应用,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在双创环境下,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已经是高校教学的重要任务。对此,高校要深入考察双创环境的具体特点,明确新时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究有效措施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出具备良好创新精神和较强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一、双创环境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价值意义

当前,我国致力于推动更多群众积极创业,并促进万众创新,借助先进技术,对产品、营销以及服务等模式进行创新,进而促进社会实现良好的创新发展。双创环境下,我国高校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构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能有效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创业自信心,并促进学生积累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

二、双创环境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价值意义

1、兼顾理论与实践

双创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高校对双创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构建要兼顾理论与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创业能力。高校要深入考察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针对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相互脱节、学生缺乏充足的实训锻炼等问题,高校要兼顾理论与实践,对人才培养的具体标准进行科学制定,并强化教材建设和课程实施、创建专业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等,为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1]。

2、加强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高校对双创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构建,要加强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高校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对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的有效渗透,强化创新创业精神对学生的有效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有效培养[2]。高校要遵循该原则对现有教学模式、课程体系以及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增强双创教学的有效性。

三、双创环境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具体措施

1、对双创教育理论相应的培养环境进行创设

高校以创业创业为核心,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构建,要构建科学的思维意识,并对双创教育理论相应的培养环境进行创设。高校要据此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创新意识,并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加强创业教育的渗透,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自信心,同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全面掌握创业相关的理论知识,深入挖掘大学生自身潜在的创业价值,拓宽大学生的创业路径[3]。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①在基础课堂教学中,采取多样化的途径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高校要增强基础课堂教学的创新性,在基础课堂教学中渗透创新思想和创业教育。高校要深入考察社会各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对于热门行业,要注重对相关课程教学进行优化创新,对于冷门行业,要深入探究其发展前景,在此基础上,对相关教学课程进行合理设置,着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有效培养。

3、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进行科学构建

高校要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进行科学构建,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①基础教育课程。高校要对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进行归纳整理和系统完善,并从必修课程中撷取创新创业相关的教学内容,对之进行提炼加工,辅之以配套的网络教学相关视频,拓宽网络教学的渠道,改善教学效果。必修课程,是面向各个专业领域的教学课程。诸如安全教育、形势与政策、心理调适以及就业指导等具有基础性特点的公共课程。必修课程通常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以内,将相应课程的具体内容修完,并遵循相关规定的具体要求通过考核即可。必修课程可对学分进行延时性设置,即要求学生临近毕业方能对其学分进行申请。例如,高校可将安全教育相关的基础性课程在网络上共享,方便学生开展线上自主学习,同时,教师在线下为学生补充教学专题内容,可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状况作为该项课程考核的重要标准。

②专业技能课程。此类课程在高校双创课程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涵盖实践训练相关的各类课程。高校对现有专业技能课程,要秉承谨慎的态度仔细推敲,对课程涉及的相关实践内容进行提炼加工,并着重考量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高校要将各院系不同专业涉及的实践环节进行打通,集中高校实验室,实现对高校资源的高度共享和优化整合。高校要逐步摒弃传统的学分考核方式,注重对创新创业教学课程进行考量,注重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行考量。

5、强化双创教学师资力量建设

高校要強化双创教学师资力量建设,有效改善并增强双创教学效果和实效性。高校要选拔具有双创教育理念,并掌握先进教育方法的优秀教师,对双创指导教研室进行构建,注重向学生传授创新创业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学科前沿的相关知识。同时,高校要聘请创业成功的企业家、优秀校友以及相关专家学者在学校担任兼职教师,负责对学生创业进行指导,开设相关教学讲座,引导学生对相关案例进行讨论,并对创业实务进行科学指导。另外,高校要针对双创课程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明确职称评定的相关标准,并颁布科研经费政策等,促进负责双创教学的教师业务技能实现大幅度提升,通过多样化的措施,诸如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一线进行挂职锻炼、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相关理论教学研讨、教学大赛等,增强双创教学的可操作性,从整体上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4]。高校还要鼓励教师和学生将日常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创业项目。

参考文献:

[1]郜锐. “双创”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1):104-105.

[2]赵会利. “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 中国成人教育, 2016(22):100-103.

[3]梁田园. 双创环境下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J]. 文学教育(下), 2016(10):138-138.

[4]平萍. “互联网+双创”背景下高校跨境电商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17(23):29-31.

作者简介:娄婧月(1996.04—),女,汉族,籍贯:河北秦皇岛人,现就职河北美术学院,专业:艺术与科技,研究方向:科技文创方向。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高校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