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

2019-09-10岳子阳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3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习兴趣信息技术

摘要:采用信息技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展现“生活化”的历史教学;通过信息技术传递情感,对学生开展良好的思想教育三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关键词:初中历史;信息技术;学习兴趣

随着网络时代、信息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也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获得了广泛的运用。将信息技术有效地渗透初中历史教学中,能够为学生构建起一个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历史高效课堂,能够有效地提升历史教学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还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

一、采用信息技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当中,由于学生感到历史与现实生活存在较大的时空距离感,因此难以通过历史学习,有效地掌握历史知识,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历史学习的兴趣,不具备学习的积极性。而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在历史教学中通过构建良好的历史教学情境,使历史获得“重现”,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影音结合的方式,身临其境地融入历史情境中,从而充分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的狂潮”一课时,由于学生对于这一场战争的认知与了解较少,如果教师按照以往传统的灌输式的历史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地进行学习,难以深入地理解与掌握“甲午中日战争”这一历史事件。因此,教师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历史教学,在教学导入阶段,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甲午风云》这部影片,该影片讲述了1894 年日本海军侵略我国东海海域,由此爆发了甲午中日战争,大清北洋水师“致远号”管带邓世昌在海战中,由于炮弹打完了,决定撞沉日舰“吉野”号,但是不幸被日舰的鱼雷击中,全舰官兵全部壮烈牺牲的历史事件。教师还可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电影片段,集中展现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历史事件。通过影片作为教学导入,能够让学生对于甲午中日战争具有了感性认知。在完成课文学习之后,在学习总结阶段,教师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深入的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败的原因。如本质原因是当时中日两国社会制度的差异性,直接原因清政府决策不力、贻误战机、指挥不当,以及清朝末年统治的腐败。通过采用信息技术教学,在历史教学的教学导学环节与教学总结环节,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进行学习,并能够取得最佳的历史学习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展现“生活化”的历史教学

教师可充分采用信息技术,指导与帮助学生逐渐构建对于历史的时空概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让学生能够在历史学习中进行自主思考与自主学习。利用信息技术,能够生动有趣、直观形象地展现历史知识。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可充分展示历史文献资料、历史图片、历史纪录片等多样化的历史信息,能够较好地再现历史人物與历史事件,让原本较为抽象化的历史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形象,有效地降低历史学习的难度,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与掌握所学的历史知识。利用信息技术,能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进行探究式的学习,有效地突破时空距离,从而使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并能够有效地形成自我的历史体会,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例如,在教学“宋代经济的发展”一课时,如果完全由教师按照课文内容进行照本宣科的讲解,学生容易缺乏对于学生宋代社会风貌的感性认知,必然会感到难以理解与掌握课文当中的知识内容。而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就能够让学生通过“重回大宋”的学习方式,较为直观的进行学习。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反映北宋时期社会、历史的电视剧《水浒传》《大宋提刑官》《北宋风云》的视频片段,这几部电视剧所展现的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与民间民俗,符合本课所要学习的知识点,能让学生认知与了解宋朝社会经济发展的概况。在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的同时,教师可提出相关的问题:“请同学们认真地进行思考,北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之后,教师再进行教学讲解,就能够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学生也就能够较好地回答出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北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社会政治安定、商业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与掌握北宋时期农业稳定发展的社会环境,并可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让学生懂得在历朝历代当中,只有具备一个稳定的、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这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有在学习历史的过程当中,把握好这样的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学习与掌握历史知识。

三、通过信息技术传递情感,对学生开展良好的思想教育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方式,依据历史教学的目标与任务、实际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指导学生较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状态趋势,让学生能够具备历史的宏观视角,看待不同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从而客观全面地认知与了解历史知识,以更为宏观的视角把握历史发展的轨迹,并认真细致的学习具体的历史知识。通过这样的历史教学,让学生能够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进一步奠定下学生学习历史的坚实基础。例如,在教学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这一章节时,涉及正面战场抗战、敌后战场抗战等相关内容,教师可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较为丰富地展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影视资源,将课文当中“平面化”的文字,借助于信息技术转化为“立体化”的影像,从而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认知与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史实。例如,在讲解“正面战场抗战”一课中涉及台儿庄大捷的史实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血战台儿庄》,充分反映在徐州会战中,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地区的抗日战争史实,让学生意识到这就是毙伤日军2 万余人的台儿庄大捷;在讲解“敌后战场抗战”一课中涉及八路军百团大战的史实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百团大战》《八路军》《亮剑》等影视剧,让学生意识到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由八路军、新四军主导的敌后抗日战场,一直坚持在抗日当中的最前线。在百团大战当中八路军的参战部队共达105个团,因此被称为百团大战,此后八路军共歼灭日伪军45 000 余人,给在华北战场上的日本“华北派遣军”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昂扬斗志,增强了全国民众“抗战必胜”的信心。此时学生能体会到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在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时,所体现出的不屈不挠、英勇抵抗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在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能较好地传递情感,对学生开展良好的思想教育,从而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结语

总之,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将历史知识生动有趣、直观形象地进行展现,使学生能够通过历史教学,学习与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并能够较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轨迹,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历史综合素质,让学生能够获得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岳子阳(1988-),男,河南省驻马店市人,中小学一级教师,现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一初级中学从事历史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学习兴趣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