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让语文课堂在自主、互动中更精彩
2019-09-10温益凡
温益凡
摘要:在教学改革中,平板电脑在教学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一节语文课为例,论述平板电脑能够激发兴趣、反馈及时、使自主学习更长远等作用。
关键词:平板;兴趣;反馈;自主
在信息爆炸时代,在教育领域,教学方式也一次次革新。由“师讲生听”到幻灯片投影模式,再到电脑白板进入课堂,如今,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相连接,各类移动互联网设备的迅速普及,平板电脑以其独特的优势融入课堂教学。平板电脑以信息平台为支撑,可以通过声音、动画、图形等多种方式,为课堂增添生机与活力。课堂,只有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达到高效,而平板电脑的应用,加入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类型灵活地去进行教学设计,为课堂提供更多便利,也为学生的学习方面带来更多的优势。首先,平板电脑的应用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其次,平板电脑的应用能更好的实现高效课堂。再次,平板电脑的应用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本文以七年级的一节文言文课为例,进行一些探究。
丰富的资源激发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兴趣浓不浓。调动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在平板课堂上,如果能够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利用相关的资源来帮助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被调动起来。
因此,在本节平板课中,我设计了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自己利用网络查找相关的资源,来帮助理解课文的主题。
教学片段一:
师:蒲松龄写了《狼三则》,我们本文学的只是其中一则。现在请你利用平板在网上搜索另外两则进行阅读,并思考:“止增笑耳”所指仅仅是恶狼吗?结果为什么不是狼吃了屠户?作者为什么以《狼》为题目而不是以《屠户》为题目?
(学生马上利用Internet键搜索蒲松龄写的另外两则关于狼的故事,并查看文章的大意。)
师:大家初步了解了另外两则故事了,现在请你在讨论组里发表自己对以上三个问题的见解。
(学生在平板中点入讨论组,整个班的学生可以在上面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直接在别人的发言下面进行回复。老师在自己平板上查看学生们发表的观点,并截取最具代表性的发言内容。)
师:下面我们请几位同学来说一下他的看法。
生1:从我搜集的资料中我可以了解到,蒲松龄写这三则狼的故事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的,蒲松龄一直不能中举,对当时的科举制度以及当时的官僚都是带着批判的。所以不只是笑狼,更是笑当时的官员。
师:你的说法很有根据,通过网络查阅社会背景来了解作者的思想,这叫知人论事。
生2:结尾必须是屠户胜利,因为蒲松龄的美好愿望就是腐败的社会得以改变,腐败的官员以及科举制度能够消失,就像狼一样能被消灭。
师:通过网络上查找的各种关于当时社会以及作者的资料,大家对《狼》的主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1]中强调:“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语文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需要学生从生活中尽可能地接触语文,利用网络这种便捷的方式来开拓眼界,阅读各类文章,获取各种与文学有关的信息。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实施好课程改革的关键。每位教师都应努力探索,积极投身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中去,为学生学好语文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而此时,平板引进课堂,给了老师们一个思考的新方向。
这些丰富的资源让孩子们眼前一亮,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其他故事的梗概、作者的生平资料等方面去了解书上的内容,能够更准确、深刻地把握文章的主题,打破了传统且单一的教学模式,大大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与乐趣,课堂气氛立刻就活跃起来了。
即时的反馈,使效果更明显
每一节课都有设定的教学目标,每一个教学活动都是为预设的教学目标而服务的。教学目标究竟达成得如何?怎么检测?这是评价一节课必须考虑到的。在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能针对个别学生进行提问,至于针对某一问题,全班同学是否真的完全掌握,掌握的熟练度是多少,教师都没有办法得到详细的数据。学生也没机会给自己的学习一个直接的反馈。而平板电脑走进课堂之后交互性则真正地得到体现,反馈变得更直接有效了。
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两个环节对课堂进行检测,第一次是预习检测,第二次是课后检测。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平板电脑完成我设定的检测题,提交之后,整个班的情况马上就能得到反馈,每一道题的正确率,每一个同学的得分,一目了然。
教学片段二:
师: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狼》这篇课文,下面我们进行简单的测试来看看大家的预习效果。
(學生用5分钟完成预习检测,提交,教师同步查看结果)
师:用检测结果可以看出大家对蒲松龄的资料掌握较好,但重点字词的意思还有45%的同学未能准确掌握。下面我们在讲课中要重点分析一下这些字词的意思。
教学片段三:
师:本节课我们对《狼》进行了学习,对字词、主题的掌握如何呢?下面我们来做几道巩固测试题,看看效果。
学生立马在自己的平板上完成,规定的时间结束后系统会自动提交,并呈现正确答案,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正确率,同时老师能够立刻知道哪位学生没有掌握好。
课程标准对于语文课堂的评价是如此论述的:“要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除了分数或等级以外,还应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客观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同时,“评价设计要注重可行性和有效性,力戒繁琐、零碎,防止片面追求形式。”
从注重评价结果转为注重评价过程,更加强调通过评价激励学生学习和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逐步发展成为自主的学习者。
从教学片段二不难看出,学生能及时地知道自己答案的正确与否,可以获得一个直观的反馈,从而能更好的反思提升自己。这是本节课的亮点,学生不仅能够检测自己的预习效果,还能反思自己预习时出现的漏洞,对于应试也是一种相当好的促进。
教学片段三在传统的课堂上很难实现。即使在多媒体时代,老师也只能拿着一个学生的答案放在投影下,全班才得以共同核对。这样的操作浪费了不少时间。而利用平板即时可以达到这个效果,仿佛现场直播,省时,也能立刻给学生以反馈,从而达到高效的课堂。
自主的学习,使发展更长远
在现代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取代了传统的老师讲解为主的方式,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只有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他的发展之路才能走得更远。
在这节平板课中,我设计了两个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选择的环节。一个是观看老师预先准备好的微课,掌握文章的大意,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完成题目。一个是在布置家庭作业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自主选择相应的作业。
教学片段四:
(在预习测试之后,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进入新课学习。)
师:下面请同学们观看微课,理解文章的大意,确定自己掌握以后,完成连线题目。
教学片段五:
(关于家庭作业)
师:今天的作业,有三种,请你根据自己的掌握水平选择其中一项作业。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而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个人与世界关系的转变,意味着存在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校园生活的质量,关系到年轻一代拥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乃至关系到综合国力的强弱。为此,我们必须提倡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三大必然趋势。《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学习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情景中通过参与活动,与他人交往而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
每个学生都是积极的探究者和知识构建者;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是新知识的生长基点;学生需求、兴趣和自主情感是有效学习的内部基础;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教师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正确的引导及其他人的互动);学生的语文技能不是靠老师“教给”的,而是他们在参与学习活动过程中“学会”的。平板的使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与平台。
在教学片段四中老师要求学生对微课的内容进行掌握而且特别强调,学生自己完全掌握好才可完成题目。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准备的时间不同,学生每个人持有平板,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速度完成老师布置的题目。这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有效地实行了分层教学。
在教学片段五中,A层同学在平板中完成简单的对文章意思把握的题目。B层同学在平板资源库中选取老师准备好的对文章主题把握的相应题目。C层同学在平板上完成一篇相关的课外文言文。平板的使用,让家庭作业更加丰富多彩,也达到了分层布置作业的目的,促进学生长远的发展。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狼》是一篇文言文,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会朗读、能理解文意、能把握主题即可。因此在设计上,我设定了三个目标:1.能够划分朗读节奏,并熟读。2.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章大意。3.通过理解以及查找资料把握文章的主旨。在整个课堂结束之后,我做了以下几点反思:
一、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本节课为了达成目标,设计了几个环节:预习检测、划分节奏并朗读、自主翻译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主题。这几个环节是文言文课堂的常规环节,但通过平板来实施这几个环节,课堂气氛比往常更热烈了。
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本节课四个环节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流畅,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在自主的基础上进行强化与检测。文言文注重朗读,但这一块给予学生的时间还是不够充分,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为了下一步的理解,所以在课堂上不应该如此仓促。
三、课堂亮点
本节课主要是一节平板展示课,因此在教学设计时,着重结合平板技术进行了活动的设计。在实施之后确实发现了平板对语文课堂的几点促进作用。
1.平板电脑适应学生的生活方式
平板电脑能够吸引学生的理由很明显:方便快捷、是外面世界相连、信息丰富,带平板到课堂上使用很方便。但是学生使用的平板电脑的电池续航能力问题很大,对课堂上真正使用平板来学校造成了巨大影响。另外,对网络的要求也比较高,网速要平稳要快,才能保证课堂的正常进行。
2.平板电脑是拓展资料的最佳方式
平板电脑可以利用网络让学生找到自己所需要使用的资料,针对自己所需,自己寻找适当的资料来帮助自己理解文章,这将带来一种更为整合的学习体验,可以更加吸引学生的参与。事实上证明,这节课的尝试是值得的,学生热情一再高涨,课堂学习氛围更好了。
3.平板电脑让语文学习活动更丰富
在这堂语文课上,我利用平板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有观看微课,有当堂测试,有查看拓展资料,还有平板上的练习。学生參与这些活动的同时,用到了各种感官,更好的体验了语文学习的环境。这对于语言的学习,是最大的好处。与此同时,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更好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果与课堂效率。
4.平板更有利于分层教学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在家庭作业的布置上,我根据学生基础进行了分层设置。假设没有平板的引进,这个课型的分层很难实现。事实上,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中途,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设置不同的活动与任务,比如在观看微课后完成相应的题目,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利用自己的时间完成对知识的掌握,真正实现课堂上的因材施教。
四、课堂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这节课,只是对平板进课堂的一次尝试,虽然有许多亮点,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对于不会熟练操作平板的同学而言,自己寻找拓展资料是有困难的,另外水平较弱的学生对材料的筛选也有一定的难度。但纵观整个课堂,学生能够在交互、自主中,利用课外丰富的资源辅助课堂,不能不说,平板使语文课堂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上海:北师大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