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EPM模型的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

2019-09-10常进陈逢文

高教探索 2019年11期
关键词:生态系统创业教育高校

常进 陈逢文

摘 要: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教育价值。目前,国内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面临创新创业起步较晚,创业活动壁垒较多,环境要素协同有限;创业平台相对单一,创业支持力度不够;创业师资课程有限,系统内生驱动不足等突出问题。本文基于国内外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理论和主要模式,对环境、平台、动力三个维度构成的EPM模型的要素重新分类整合,并立足高校创业教育实际,遵循一体化、共生性、交互性逻辑,通过对创业课程、创业实践、创业研究、创业支持四大核心模块以及系统评价反馈机制的建设,围绕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主体结构、资源层次、交互关系提出了建构方向。

关键词:高校;EPM模型;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一、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更多的创新创业主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升级为国家战略以来,中国掀起了全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创业教育浪潮,创新创业理念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地持续深入社会各领域中。创新创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机会公平、扩大就业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1]

高校作为新时代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承担着培养富有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青年人才的重要使命。随着创业教育逐步成为大学教育核心组成部分,创业教育不但可以实现高校内涵发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助力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2],还可为建设创新型经济社会提供智力保障。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起步时间较晚,尚未形成完备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与世界一流大学之间存有较大差距,离学生的实际创业需求也相距甚远[3],亟需构建特色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二、创业教育生态系统EPM模型理论基础

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创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业学、教育学和生态学三大交叉学科领域系统整合的有机整体。它运用生态学思维,基于系统视角研究创业教育,关注影响系统发展的各类要素,挖掘要素间的交互关系,揭示其内在构建机理。作为前沿研究课题,学界对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作了大量研究,严毛新[4]、柏豪[5]、项国鹏[6]等学者从社会生态系统和协同创新的视角对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理论研究作了有益探索,从不同角度探究了系统的理论模型。黄兆信[7]、杨晓慧[8]、刘海滨[9]等学者着重论述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的宏观框架、特征以及对国内外知名高校创业教育典型案例进行比较研究。

总体来看,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研究偏重于理论方面,创业教育理论研究走在实践研究的前列;同时偏重于宏观层面的整体系统框架设计,框架内容模块的具象化程度不够。本文系统梳理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理论研究成果,归纳演绎为基于环境(Environment)、平台(Platform)、动力(Motivation)三个维度构成的EPM模型(如图1)。

(一)环境要素维度

环境要素维度是EPM模型的宏观视域范畴,是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宜的环境是其运行的前提与保障,国家和区域环境会影响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与迭代优化。蔡莉认为,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区域文化、地理条件、生态系统的内部制度体系等要素会对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形成产生影响。[10]同时系统中存在着相互依赖的网络结构,高质量的关系网络有利于构建分享与创造的开放性环境,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伊森博格教授指出,當创业者处于一个政府鼓励、基础设施完备、宽容失败的要素环境时,创业热情更容易被激发,创业成功的概率也将扩大。[11]如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的兴盛,正是缘于其具备了硅谷的地理区位优势、市场环境、创业氛围等诸多环境要素,而且斯坦福大学成熟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还会助推硅谷地区完善创业环境,形成良性循环。

(二)平台要素维度

平台要素维度是EPM模型的中观视域范畴,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平台要素主要是指为创业教育提供技术支持与创意孵化的企业与组织。Neck教授等将创业生态系统平台要素归类为两部分[12],一部分是与孵化器相关的科创基地、孵化园等机构组织;另一部分是由高等学校、政府部门、服务组织、知名企业构建的产学研体系化网络。国内外高校推进平台建设的普遍做法是建立专门的机构来统筹校内外平台资源,合理分配优化,共同推进创业教育的发展。以复旦大学为例,复旦大学成立了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领导小组,由校长和书记共同出任组长,统筹推进。学校还整合校内创业资源,与上海市政府和杨浦区政府联动,共同打造复旦大学科技园区、复旦高新技术创业服务公司、创业企业孵化器以及投融资机构,形成了“高校+孵化器”的特色工作体系。[13]

(三)动力要素维度

动力要素维度是EPM模型的微观视域范畴,多动力复杂要素交互作用驱动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循环与运转。创业者是核心动力,创业者的能力与认知在创业活动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创业师资力量、创业教育课程改革与相关技术支持也是系统运转的重要动力。许涛等在对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案例研究中总结发现[14],麻省理工学院为驱动学生创业意识,围绕大学生创业群体,以学科优势为依托,通过长时间的创业学学科研究和独特的教育教学优势,建立了由对创业感兴趣的学生群体、创客、创业企业人士组成的创业共同体,专注于MIT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发展。从最初的一门创业课程到目前完整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MIT还建成了与课程相关的创业比赛、创业社团、创业项目等多样化的驱动要素网络系统。

三、“自组织”的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构局限

在复杂性科学中,“自组织”意指内部因素对发展起主导作用的系统,这一概念对解释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建构逻辑极具启发。高校是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核心主体,也是促进创业教育资源、信息流动转化的具体场域,具有显著的“自组织”特征。“双创”背景下,各高校涌现出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热潮,在学科专业、课程竞赛等“内部”要素上着手设计与优化。但须指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刚刚起步,前期建设多聚焦于高校内部资源,外部资源的“嵌入”则较少,是一种局限于高校内部的“子系统”改进,在建构多元主体参与、多层课程建设和多维交互应用的区域性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上仍任重道远。

(一)环境维度:创业活动壁垒较多,环境要素协同有限

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依赖于内外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度政策、区域位置和文化氛围等环境维度范畴密不可分。在宏观层面上,高校所处的地理区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导致了高校间的创业环境差异性明显。国家层面出台了系列创业优惠政策,但地方政府缘于财政等原因,政策落实力度不大,效果不实。这些弱化的环境要素制约着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资金、项目、投资、政策等其他要素协同发展,增加了大学生获取与整合创业资源的难度,限制了驱动创新精神的原动力,最终阻碍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

在微观层面上,战略管理、组织操作等不同层次环境要素间的协同联系处于相对孤立状态,尚未形成合力。在由单纯的高校驱动向多环境要素共同驱动的过程中缓慢转变,创业教育校内环境与社会大环境的协同作用度不高。由此造成创新创业服务水准低位徘徊、创新创业思想理念保守、创新创业意识引领不足,从而增加了构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内外支持要素的难度。如果缺乏强力举措打破常规环境,则容易陷入恶性循环,进一步弱化创新创业意识与氛围。

(二)平台维度:创业平台类型单一,实践转化通道不畅

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由诸多子系统平台构成,以实践平台、融资平台为代表的创业支持平台系统建设是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组成环节。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检验理论,发展理论,是我国创业教育亟待解决的四大难题之一。[15]平台类型越丰富,创业支持保障越有力。目前,我国高校主要借助创新创业类竞赛平台与企业实战经营沙盘虚拟仿真训练等实践活动平台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

总体来看,高校的创业平台类型单一,主要局限在校内,仅重视校内平台开发,轻校外平台资源建设,特别是对创业融资机构、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等各类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大多数高校较为重视前期的创业培育和创新创业类竞赛,创业竞赛项目更多着眼于竞赛获奖,在创业孵化实践方面的成功率方面整体偏低,真正实现从0到1突破的数量较少和比例较低。弱化实践孵化平台建设、大学科技园配套政策建设、学生实践孵化、中介服务机构和投资机构等创业平台的协同保障,真正探索出“创意→竞赛→孵化→发展→成熟”全过程全方位支持体系的高校较少。国内高校在廓清平台作用机制原理、深入挖掘校内外资源平台间的匹配度和逻辑关系等方面与国外一流高校的平台建设相较还有相当大的进步空间。

(三)动力维度:创业师资课程有限,系统内生驱动不足

创业教育的内涵发展需要动力要素驱动,以创业师资队伍和创业课程体系等代表的动力维度要素是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构建的核心载体和强力保障。目前,大部分高校的专职创业师资相对匮乏,一方面高校创业教师数量占比低,创业教师师生比严重失调,创业基础教育难以实现全覆盖;另一方面高校对创业师资力量挖掘不够,校内职能部处教师、校外创业成功人士、优秀创业校友、校外创业培训机构人员都应被充分吸纳,构建起专兼结合的创业师资队伍。

再者,高校的创业课程亦存在类型单一、数量不够、同质化严重、内容针对性与创新性不足等问题。课程内容体系建设方面与地区优势特色资源与文化、经济发展结合度较低,难以实现理论和实践方面针对性与创新性的有效衔接。此外,创业学科发展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具有创业学、创业教育学硕博士学位招生资格的高校较少。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创业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创业教学内容与方法在广度、深度和高度方面的融合度较低,在与以人工智能、5G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交叉融合方面远远不够,涵盖学科、教材、教学的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化协同机制亟待构建。

四、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路径

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静态多层结构与动态交互网络是其“共生演化”的内在逻辑,因此,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建设逻辑应突破传统“自组织”的逻辑局限,积极引入“外部资源”,将企业、政府等多元主体纳入系统中,丰富和优化创业教育系统中资源结构,创造更多的“交互”空间,以提升资源集结、流动、转化的效率。宏观层次上强化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支持性氛围,中观层次上搭建以企业为主导的协同互动平台,微观层次上激活以高校为主体的创业教学实践体系,从而建设多主体、多层次、多交互的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一)搭建 “一体化”生态系统架构

本文立足现阶段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整体现状,对EPM模型的三维要素重新分类整合,构建一体化的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如图2),试图揭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主体构成与EPM三维要素的交互模式,将其概括为“四参与”“四模块”“一机制”体系。其中,“四参与”是指参与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学生、学校、企业及政府四个主体,具备对不同层次EPM资源要素的支配权;“四模块”指创业课程、创业研究、创业实践和创业支持四种交互形态,模块中蕴含了EPM关联要素及其交互关系;“一机制”指各主体对创业教育进行绩效评估的“反馈机制”,系统内各主体依据评估结果完善模块建设,推动生态系统优化。系统以四类参与者参与和支持四大培育模块的建设为周期的开始,通过建设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培养模块,健全培养体系,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以创业课程成绩和创业实践成果的评估结果对四类参与者的反馈作为周期的结束,通过评估结果优化参与者行为,改进培养模块建设,形成闭环体系,使整个系统进入下一個周期。

总体而言,系统在EPM模型基础上,对结构层次与内在机理进行了梳理,凸显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三个主要特性:多样性,系统包括参与创业教育的学生、高校、企业及政府等参与主体,同一类型主体在系统中的角色各不一样;网络性,系统中各培养模块相互交互、整合,体现出一定的网络复杂性,各个培育模块间的复杂作用会影响高校、学生等参与主体的行为决策;区域性,系统立足于区域发展规划及政策引导,需要结合当地的市场、文化和制度等环境要素。

(二)打造“共生性”能力培养模块

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为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的开展提供空间、机会及相关媒介支持,创造与激活“交互空间”、提升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体现了共生活力的要义。创业教育的核心对象为高校学生,高校是实施创业教育的主要场域,但其边界并非封闭,政府、企业等外部主体可通过资源注入、资源交换等形式参与到创业教育中,从而形成一个多主体紧密联系的区域性创业教育“共生性”系统(如图3)。

1.创业课程要素模块。创业课程建设是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的基础模块,新时代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跳出对传统商科课程简单复制的模式,实现不同学科间的渗透;打破学术理论与实践的鸿沟,实现创业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汇。创业课程模块主要包括创业基础课程、创业竞赛课程以及创业实践课程三部分。创业基础课程以通识课形式面向全校学生,构建起“创意、创新、创业”的创业基础知识体系。开设“创新思维”“创业导论”“商业模式设计”等课程,激发创业意识,夯实创业基础知识,同时通过对创业相关法律和伦理道德的学习使其理性认知创业。创业竞赛课程主要针对大学生各类创新创业比赛的培育与指导,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开设创业项目计划书文本撰写、项目路演答辩等目标导向明确的辅导课程。创业实践课程主要针对创业项目实践孵化,采取校内外专兼结合方式,吸引校外创业生态圈创业实践者到高校开展创业政策解读、风险投资等课程,助力创业项目孵化。同时还增加创业心理学、创业失败与恢复等实践课程,全方位丰富课程体系。

2.创业实践要素模块。创业实践是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的关键模块,针对多数高校创业实践不系统的问题,本系统着眼于拓展第二课堂实践版块,由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开展创业竞赛实践、校外实习实践孵化园建设、自主创业实践三个方向的系统化实践教育,形成“创业研究—创新训练—模拟实践—项目实验—创业孵化”模式。[16]创业竞赛实践即高校通过举办创新创业训练营,组织学生参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翼”创新创业大赛、“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等大学生品牌创业竞赛,提升学生创业技能,开拓创业实践的内涵。校外实习实践指高校鼓励学生到校外众创空间、科技园区实践,参与各类创业主题论坛,与社会创业者面对面直接交流,学习创业企业的实际运营。自主创业实践指高校通过鼓励在校大学生依靠自己的知识技能,依托学校孵化基地,整合创业资源,开启创业实践。

3.创业研究要素模块。创业研究是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的前提,是深化创业课程与创业实践的指导基础。生态系统的构建必须加强理论研究、教学研究与实践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创新驱动创业是新时代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导向,鼓励高校充分利用实验室、科研机构等的研究成果,结合高校各自学科优势,加强前沿学科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力,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教学提供智力支撑。此外,还应深化对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未来发展路径、规律的自身理论研究。在教学研究方面,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主客体等方面与其他课程教学均有差异,必须具体问题具体研究。主动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采取探究式、启发式、体验式的教学方法[17],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将最新科技成果、创业案例融入课堂教学;加强对教师教学本身的研究,充分吸收校外成功创业者、专业培训师等兼职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如何打造一支既有学术理论研究,又有丰富创业经验的高校创业教师队伍。在实践研究方面,加强对创业孵化育成的实践要素、众创空间与高校的实践协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形式和方法等系列创业实践课题研究。

4.创业支持要素模块。创业支持是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的驱动力,创业教育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地方扶持、高校支持与社会支持。国家政策支持是指国家构筑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顶层设计,政府各相关部门在行政、融资、税收等方面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精准施策,完善创新创业管理服务体系。地方扶持主要指地方政府针对西部各高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制定相应的创业政策,精简机构,简政放权,为创业者提供更多创业优惠政策和便利服务。高校支持一方面在于师资力量的建设,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创业能力培养专业教师培训工作;另一方面通过成立创新创业学院,认真研究并落实国家的双创政策,对创业学生制订特殊的学籍培养方案;专设大学生创业实践与投资基金助推创业项目实践落地。社会支持指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与投资服务机构通过加强与高校间的合作,打造校企合作新模式,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项目评估、技术支持、小额投融资、创业政策解读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探索高校与社会各界协同发展的创业教育生态圈。

创业课程、创业实践、创业研究和创业支持四大要素模块导向明确。本文依据各模块在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中的不同作用[18],以“学校—社会”和“理论—实践”两个维度建立四象限关系图(如图4),客观形象地描述了其二维关系。创业课程主要由学校师生参与,偏重理论;创业实践比创业课程更多地参与社会活动,并且更偏重实践;创业支持主要由社会中的企业和政府参与,实践性最强;创业研究比创业支持更多地参与学校活动,并且理论性最强。总体而言,横坐标方面,创业课程最偏重学校活动,创业实践次之,创业研究再次之,创业支持最偏重社会活动;纵坐标方面,创业研究的理论性最强,创业课程次之,创业实践再次之,创业支持实践性最强。

(三)构建“交互性”评价反馈机制

动态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评价机制是指系统对创业教育培养效果的经常性评价,依据系统运行实效,对迭代创业教育活动中存在的缺陷與不足具有指导意义。具体而言,经常性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创业课程的综合得分;二是学生创业实践的完成效果。学生创业课程的综合得分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平时成绩和结课考试成绩两部分,可相对全面且客观地考察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学生创业实践的完成效果主要通过考察学生创新创业类竞赛的参与度和获奖情况、学生模拟创业过程中的收益情况,以及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和对社会的影响力三个维度,其中学生自主创业对社会的影响力可从企业运营状况和对社会的外部贡献度双面来考量。

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行为主体通过对反馈的输出与输入转换、环境变化的自我适应与调整来维持系统的相对稳定状态。创业成果接受社会检验,并对社会反馈作出回应。生态系统可以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互联网信息技术来进行评价和反馈机制建设[19],通过对创业课程成绩数据与创业实践成果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分析等一系列数据挖掘过程可判断生态系统的优势与缺点,相对于人工分析而言,信息技术可更深入更透彻评估生态系统的效果。

参与者通过评估结果发现创业模块建设中的不足,依据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优化模块,完善生态系统建设。大学生针对评估结果的问题反馈寻求专业帮扶,以期成功创业。高校通过评估结果对学生进行遴选,实行精准化教育,更高效地提升学生创业素质和能力。企业通过评估结果更好地捕捉机遇与发掘人才,实现双赢。政府通过评估结果评判制定政策的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完善或制定新政策。

五、结语

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国内外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关注的共同议题,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因此不同地区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处在起步阶段,创业资源有限,对如何体系性、动态性地构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尚无路径可依,亦无统一范式可循。本文结合创业生态系统和教育学相关理论,延伸了EPM模型关于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层次解构,提出了从一体化生态系统架构搭建,到“共生性”能力培养模块打造,“交互性”评价反馈机制构建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构路径,鼓励高校突破传统“自组织”局限,将创业教育与高校“双一流”建设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积极桥接政府、企业等外部资源,打造多主体、多层次、多交互的区域特色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为创新创业发展增添动力,进而实现变轨超车。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8-09/26/content_5325472.htm,2018-09-26.

[2]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架构与理论价值[J].教育研究,2015(5):56-63.

[3]唐景莉.创新创业:怎样破解六大难题 [J].中国高等教育,2016(6):36-41.

[4]严毛新.从社会生态系统角度看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J].教育研究,2015(5):48-55.

[5]柏豪.社会生态系统视域下的中国创业教育发展新思路[J].山东社会科学,2017(11):85-89.

[6]项国鹏,宁鹏,罗兴武.创业生态系统研究述评及动态模型构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2):80-87.

[7]黄兆信,王志强.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路径研究[J].教育研究,2017(4):37-42.

[8]杨晓慧.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国际比较和中国特色[J].中国高教研究,2018(1):48-52.

[9]刘海滨.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策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8(2):42-47.

[10]蔡莉等.创业生态系统研究回顾与展望[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1):5-16.

[11]Isenberg D.J.The Entrepreneurship Ecosystem Strategy as a New Paradigm for Economic Policy:Principles for Cultivating Entrepreneurship[J].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nd European Affairs,2011(1):1-13.

[12]Neck .H M.,Meyer G.D.,Chen B.,et al.An Entrepreneurial System View of New Venture Creation[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2004 (2):190-208.

[13]北京中創科大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蓝皮书(2016)[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57-58.

[14]许涛,严骊.国际高等教育领域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系统模型和要素研究—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例[J].远程教育杂志,2017(4):15-29.

[15]唐景莉.创新创业:怎样破解六大难题[J].中国高等教育,2016(6):36-41.

[16]任泽中.构建“纵横有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6(12):60-62.

[17]商云龙,王芳,王陶冶.大学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机制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0):152-155.

[18]木志荣.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79-84.

[19]崔海莉.“计算+”时代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路径[J].江淮论坛,2017(5):135-139.

(责任编辑 钟嘉仪)

猜你喜欢

生态系统创业教育高校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医院志愿者角色和功能的研究
生态系统视角下:农村留守幼儿情绪问题的形成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