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019-09-10茹建鹏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3期
关键词:逻辑思维能力小学数学学生

茹建鹏

摘要:对数学教学而言,逻辑思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目前的数学学习质量,对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更是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新课程改革正在逐步深化,在基础教育工作中,我们要结合现代社会人才需求致力于培养高素质、高标准以及综合型人才。但是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依然可以发现很多教师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上缺乏正确意识。因此,本研究以小学生的数学教学实践为例,分析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有效措施,旨在提升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引言:

从狭义上看,逻辑思维能力单指一种能力,即学生通过逻辑推理,寻找题目中的数学逻辑关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从广义方面看,逻辑思维能力的涵盖面则十分宽泛,它既包括单一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还包括阅读数学问题的能力、联想数学知识的能力、记忆和应用的能力。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符合数学学科特点,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如果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致力于构建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则更容易实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基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我们在实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目标的过程中,也应该切实将学生作为活动主体,构建学生为本的小学数学课堂[1]。如在教授“三角形的认识”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我在课前准备了大小、色彩不同的结合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让学生进行图形分类操作,作为本节课的导入,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在学生分类完毕后,我向学生提问他们的分类标准是什么,学生们积极回答,有的学生说:“按照图形的形状进行分类。”也有的学生说:“是按照图形的颜色进行分类的。”然后我依据学生的分类标准进行检查,幾乎所有的学生的分类都是正确的,然后我继续追问学生是否知道三角形都具备那些特点,学生纷纷回答“有三个角”、“有三个边”等。但是学生由于认知局限,很难总结出三角形的全部特征,基于此,我引导学生,“其实三角形还有一些其他的特征,今天我们就从其他的角度来学习三角形。然后我将准备好的火柴分发给学,让学生结合自身对三角形的认识构建三角形,学生通过折断火柴等方式构三角形,这样的教学氛围下,他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并且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构建三角形的要素和方法,对于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养成具有积极意义。

2引导学生明确逻辑思维的含义

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逻辑思维能力的含义,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逻辑思维的具体解释并不清晰明确,会使学生在这个工程中产生困惑,因此基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我们建议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利用实际案例引导小学生逐步理解逻辑思维能力的含义,这更利于教学活动针对性地开展[2]。例如,在小学数学《时、分、秒》教学中,教师先为学生讲解小时与分钟之间的关系以及换算方法,使学生明白60分钟为一个小时,之后教师再向学生解释秒与分钟的关系与刚刚讲解过的小时与分钟关系一样,使学生自己推算,学生按照教师刚刚推算的步骤发现60秒等于一分钟。教师再引导学生推算出秒与小时之间的换算关系,学生按照刚才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最终解决了问题,这时教师再向学生进行解释:“刚刚大家推算秒与分以及秒与小时之间关系的思维步骤就是逻辑思维,所谓的逻辑性就是指科学的步骤,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步骤就是逻辑思维”,使学生明确逻辑思维的概念,对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

3重视语言表达,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思维和语言之间本身就具有直接联系,就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来说,我们如果想要利用语言表达和思维培养之间的关系,就要为小学生提供充足的语言表达契机,让语言为思维发展提供助力[3]。以数学定律与公式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之学生开展说理训练,如笔者在教学“梯形面积”的相关教学内容时,在课前准备环节用两个相同形状的图形组合成平行四边形,然后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公式推导相同形状图形构成的梯形面积公式。但是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要用自己的讲解完全代替学生的表达,要为学生保留充足的语言表达空间,提升小学生的语言概述能力。最终经过讨论和分析,我们顺利得出了梯形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教学目标实现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激发,这是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良好契机,同时也为其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提供了助力。

4结合新旧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在数学的学习中,非常多的知识都是由旧知识演变过来的,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是一种积累的过程[4]。在数学学习中复习旧知识可以加深对旧知识的印象,也可以更好的理解新知识,使数学的学习事半功倍。例如《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中,已经学习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的计算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先复习旧知识,结合旧知识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指导学生将组合图形分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分别计算出图形的面积,这节课的知识以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图形面积的计算为基础,在旧知识的复习前提中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总结:

综上所述,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承担组织教学活动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责任,并结合数学学科特点与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做好逻辑思维培养工作,全面提升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提供契机。本研究主要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促进小学生逻辑思维养成的有效路径,旨在构建有效课堂,满足新课程改革要求。

参考文献:

[1]韩久红.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7,22(18):1105-1106.

[2]李俊慧.浅议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中外交流,2017,22(49):1124-1125.

[3]孙志利.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23(02):103-104,106-107.

[4]韩久红.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7,10(02):1105-1106,1108.

猜你喜欢

逻辑思维能力小学数学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