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口算技巧

2019-09-10莫玉玲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3期
关键词:培养农村

莫玉玲

摘要:培养在农村学生的口算基础能力非常重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让一年级小学生的口算速度和准确率得到提高。

关键词:农村;一年级小学生;口算技巧;培养

小学阶段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内容—“计算”占有较大的比重,而口算教学又是贯穿一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一年级计算教学其实就是口算教学,口算能力是一年级小学生打好基础、学好数学的基本技能。口算能力的强弱对一年级学生学好数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一年级学生在一分钟内必须完成20以内加减法8—10题口算题,而在农村小学一年级学生很难达到这一要求。因此,我结合学校的情况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孩子们的口算能力,我认为提高农村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必须要做好一些几点:

一、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口算算理(计算的理由)

课堂上引导孩子们理解和掌握口算算理是提高口算能力的基本方法,充分理解口算的计算理由。如,我在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15-9时,先让学生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先摆15根小棒,再拿走9根,剩下6根,在摆小棒的过程中,有些小孩发现15根小棒可以摆成10根和5根,再从10根小棒中拿走9根,剩下1根和剛才的5根相加就得到6根,这样计算就好拼多了。这时我因势利导点出这就是“破十法”。也有些孩子想成“先加再减”来计算,如,先算9+6=15,再算15-9=6,然后让学生说出计算的理由,也就是算理。这样,孩子们就自然而然掌握了“破十法”和“先加再减法”。

在教学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吃透口算的算法,我再次创设类似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去探究去发现。课件出示情景图:“六一儿童节到了,老师带一些小朋友去参加合唱比赛,但是天气炎热,为了给小朋友们解渴,学校为他们准备了一些饮料,仔细看一看有多少盒饮料?小朋友,你能算一算是多少瓶吗?”通过孩子们的合唱比赛引入,他们会感到很有意思,愿意算一算,学习兴趣立刻就被激发出来了而且兴趣很浓厚。我紧接着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交流讨论自己的计算结果,然后我再提出一个问题:“怎样计算才能最快呢?”这时学生们深入思考后马上利用前面学习过的“凑十法”来计算。就会从箱子外面的4盒饮料中拿出一盒放到箱子里和9盒凑起来就是10盒,箱子外面还剩下3盒,即把4分为1和3,10+3=13。所以列式为:9+4=13。通过课堂教学的引导,孩子们就能很快掌握口算的技巧,在计算20以内的加法可以运用“凑十法”,减法可以运用“破十法”来计算。

二、解题方法多样化,发散学生的敏捷性思维

计算一道口算题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拓展、发散学生的思维,不能仅局限于一种解题方法。所以,在学生明白“破十法”的算理即计算的理由以后,我趁着学生的学习氛围还很浓厚就问学生:“孩子们,今天我们所学的内容除了能用‘破十法’计算以外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计算吗?”经过我这么一问,孩子们有的用手挠挠脑袋,有的托着下巴......每位学生都动起脑筋想一想还有那些计算方法。经过我的不断引导,学生们总结出了几种方法。比如,从15里面先去掉5再去掉4,还剩下6,把9分成5和4,也先减去5再减去4。即:15-5-4=6,这种计算方法叫“平10连减法”。或者是从15里面先去掉10,还剩下5,多去掉1了,然后再补上1。也就是先减去10再加上1。即:15-10+1=6,这种计算方法叫“多减再补法”。

三、设计多种多样的训练方法,提高口算能力

孩子们在学习中掌握了“凑十法”和“破十法”、“先加再减法”等方法后再做口算题目,但在这过程中一味地训练,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比较枯燥乏味的,所以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口算兴趣,我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设计一下训练方法来提高孩子们学习口算的兴趣。

1.视算听算相结合。

视算则是通过眼睛来看题目,开动脑筋想一想,算一算,然后口说出得数,听算则是通过耳朵认真听一听、脑子记一记、开动脑筋想一想,算一算,然后口说出得数。这两种形式都是练习口算的较好方法。相比之下,听算的难度较大。所以在教学中,我先让孩子们视算,让他们熟练地运用“凑十法”或“破十法”视算出结果,然后脱离题目卡片,老师说出计算题,让孩子们口算出结果,出的计算题也是由浅入深,慢慢地让孩子们脱离视算而进入到听算中。但对于一些学困生,我把视算和听算相结合起来,当他们听算觉得较困难时,我将出示题目卡片让他们视算。这样不但能帮助他们解决听算的困难,还可以提高学习口算的兴趣。

2.口算题抢算

课前我利用3—5分钟的时间来训练孩子们的口算速度,每次准备10道题,把口算题写在卡片上,然后通过快速地出示卡片,让孩子们抢答,得数对就给相应的小组加10分,经过这样的比拼,孩子们的思维敏捷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口算速度自然就快了许多。

3.新旧知识对比训练法。

一年级小学生年龄小对任何事物都感到好奇,很容易被周围环境吸引,所以对刚刚学习的新知识记得很快,但也很容易忘记,这是儿童的生长特点。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时我经常把所学的新旧知识混在一起,出一些口算题目进行对比训练。比如: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加法进行对比,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进行对比,加法和减法混合计算进行对比等。通过新旧知识的交替训练,学生不但掌握了新知识,而且复习了旧知识。

四、联系生活、加强训练。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源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学生们生活中有很多事例跟计算是有一定关联的,口算的计算也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到超市买东西等,都与孩子们的密切相关,他们接触最多的不是老师,而是家长。因此,我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训练口算,让孩子们帮算一算物品的总价钱和一些物件的总和,当孩子们在计算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家长可以在旁边指导。这样孩子们在生活中的口算能力就能得到提高。比如:我班学生家长这样给我说:“老师,平时去买东西时我都让孩子帮计算所买物品的总价钱,现在我家雷婉冰的口算比以前快多了。”由此可见,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知识也可以在生活中不断提高。

农村小学一年级小学生口算技巧的培养,只要重在平时对学生正确的训练,贵在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学生就能打下扎实稳固的基本技巧。

参考文献:

[1]《数学新课程标准》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时间:2012年1月1日

[2]《小学数学教学法》主编:张晓霞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8月1日

猜你喜欢

培养农村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