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问题哲学视域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探析
2019-09-10杨光萍
杨光萍
摘 要: 从问题哲学的角度探讨了马克思问题哲学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作用。分析了马克思问题哲学与其他问题哲学的区别以及马克思问题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实践性、发展性和批判性,然后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问题哲学能够更加有效地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观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坚持用发展与批判相结合的系统思维方式解决大学生创新创业问题。
关键词: 马克思问题哲学; 大学生; 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 B0-0; C913.2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3/j.issn.1671-6477.2019.05.007
一、 问题与问题哲学
“问题”在日常语言中,具有多重含义,比如疑问、疑难、困难、障碍、困惑等。问题又不仅是一个日常概念,更具有一定的学术涵义,广泛渗透到各个学科和各个领域,是一个由哲学、语言学、认识论、方法论、心理学、教育学等一系列学科共同关注的课题。
每一门科学、每一个学科都是针对特定的对象域提问,即都是在研究特定的问题,但它们研究的是对象性问题,即对一般的认识对象提问,而不是对“问题”提问。列夫·舍斯托夫提出,应“给全部问题再加上一个问题:问题是由何产生的”[1]。一旦对问题提问,即进行元问题研究,追问问题是怎么样产生以及问题是怎样解决的,便进入一个特殊的哲学领域——问题哲学领域[2]。也不是任何问题都可以成为哲学研究的对象,问题并非天然是哲学。真正具有哲學意义的问题,就形上的本体哲学而言,是指那些具有无限性、永恒性和终极性的元哲学问题;就微观而言,是指那些渗透在具体事物之中的实证科学无法实证而又具有普遍性问题[3]。
二、 马克思主义问题哲学的独特性
马克思不仅注重对一系列社会现实问题和社会理论问题做出创造性的解决,而且对问题这个基本的哲学概念做出了创造性的思考。他对问题的地位和作用有着深刻的理解,他郑重指出:“一个时代所提出的问题,和任何在内容上是正当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有着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因此,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每一个问题只要它是一个实际的问题,也就能得到答案。世界史本身,除了通过提出新问题来解答和处理老问题之外,没有别的办法。……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4]
传统问题哲学涵盖的论题范围很广,但关注的多是学院问题,所说问题的解决基本上停留在思维中对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对客观世界的改变。马克思明确地反对把哲学局限于陈旧的学院问题,而不是把哲学运用于时代生活问题和社会实践问题的做法。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问题观的基本思想。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和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5]55
马克思通过区分认识问题和实践问题、经院问题和非经院问题,提出了以改造世界为最终目标,解决认识问题和实践问题相统一的问题观。强调解决认识问题和解决实践问题的统一性、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问题的统一性、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性;强调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过程中改造人的主观世界,并通过改造主观世界以提升主体的能力和素质,反过来促进客观世界的改造。马克思问题哲学思想充分体现出其实践性、发展性和批判性特征。
三、 马克思问题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
(一) 马克思问题哲学的实践性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马克思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5]57它鲜明地表达了马克思问题哲学的显著特征——实践性特征。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诚如马克思本人所言,“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6]。
马克思认为,现实世界作为一种实体性存在是一种片面性存在,虽然它有自身的内在规律,但是这一规律并不会自动地显现出来,并自觉地为人类谋福利,这就需要实践去发现这一规律,并利用这一规律改变世界,真正地为人类谋福祉[7]。马克思进一步阐述了变革现实世界的实践活动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相应的两个主观条件:一是用于指导实践的认识必须正确,理性认识必须根据丰富的感性材料、按照科学的方法形成的,并且合乎逻辑。这是变革现实世界的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二是把理性认识具体化为可操作性的行动方案或工作计划、工作进程。第一个条件即所谓的认知理性,第二个条件即所谓的实践理性,在认知理性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计划,进行科学的设计、形成合理的实践理性,就成为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
(二) 马克思问题哲学的发展性
由于问题是发展的,因此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是发展的,从而问题观也应该是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解题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问题观。马克思哲学也是马克思在对前人、同时代人甚至自己的理论进行批判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实现创新和发展的。马克思问题哲学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一切事物的既成形式,反对认识的停滞僵化,不承认有什么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同时它不仅主张从发展的角度认识问题和理解问题,而且还主张人类应适应问题的发展变化,在发展中通过发展来解决问题,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要经常为变化作准备,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随时接受新问题的挑战。
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问题哲学思想方法成功地指导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一系列重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索。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把握住了马克思主义问题哲学的这一先进思想,并用“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命题对马克思这一思想做出了精炼、准确的概括。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习近平总书记提出“21世纪马克思主义”范畴并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并列,不仅在实践上成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国梦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更在理论上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8]。
(三) 马克思问题哲学的批判性
问题的提出源于对现存的不满足,对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剖析,对自身思想观念和方法的反思,这种反思必然导向问题的批判,在批判中总结历史、发现规律、澄清现象、揭示本质、达到真理,因此,问题哲学本质上也是批判哲学[9]。马克思问题哲学从来不隐藏自己的“批判”立场。马克思认为,实践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人的认识发展也是无止境的,因此,我们要用批判的眼光、怀疑的态度、超越的精神、创新的意识审视旧的思想,冲破旧思想的束缚、教条主义的藩篱。马克思坦言要在批判旧哲学的过程中发现新世界,“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和革命的”[10]。
“批判”既是“分析”概念,也是一个“综合”概念,作为分析概念,批判是对原来理论或现存事物的批评、评论和分辨,以展现对象存在的不合理性,作为综合概念,批判又孕育着对现存现象的修正、扬弃和超越。它强调把科学的批判精神与创新精神结合起来,把解构与建构结合起来。用毛泽东的话说,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马克思问题观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讨问题提供了元方法、基本视角和启发性原则,至今仍然有很强的解释力和启发力,对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具有强烈的指导意义。
四、 运用马克思问题哲学思想指导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
近年来在国家不断推出扶持创业政策的当下,中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也呈现星火燎原之势,大学生创业人数突飞猛进。据麦克思研究院联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大学生毕业即创业的比例连续上升,从2011届的1.6%上升到2017届的3.0%,接近翻了一番,以2017年795万名应届毕业生的总量计算,年创业大学生数量超过20万名。但是在浩浩荡荡的创业大军中,成功率却很低。据《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3年后超过半数的人退出创业。即便在创业环境较好的省份如浙江,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也只有5%左右。也有专家学者总结出大学生创业的三大短板——资金缺乏、管理能力弱、社会资源不足,并认为这三大短板是导致大学生创业失败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这种看法失之肤浅,未能有效解决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哲学方法论问题——何种哲学能够更加有效地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一)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观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是一个错综复杂、充满矛盾和问题、面临着巨大阻力和困难的活动,坚持问题导向意味着从事创新创业的大学生要实事求是地认识创业、分析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立足现实条件有效地解决创业难题。既要承认现实条件对创业的制约性,但也不能因其制约性而束手待毙。直面现实是为了理性地改变现实问题,在尊重客观条件和主动创新的统一中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历程中创造财富、创造价值、创造新的生活模式和意义,创造新的自我。
坚持问题导向的创新创业观,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的创新创业观,要求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根据问题来选择创新创业活动的方式和方法,从而做到两个统一:问题与实践形式的统一;问题与方法的统一。问题与实践形式的统一指的是根据问题的性质和类型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实践形式。问题与方法的统一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指在问题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方法,其二是指根据问题的类型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方法。
坚持问题导向探寻社会需求、确立创业项目。创业就是创造价值,创造价值更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你能帮助他人解决什么问题”。大学生创业应从不关注身边问题到开始关注问题,从关注表面问题到开始探索问题背后的原因,从被动解决问题到运用创造性的思维主动解决问题开始起步。法国哲学家德勒兹有一个著名的观点:“我所感兴趣的是艺术、科学和哲学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三门学科不能说哪个比哪个更优越。每一门都是创造性的。科学的真正目的是创造功能,艺术的真正目的是创造可感觉集合体,而哲学的真正目的是创造概念”[11]。从德勒兹的上述观点可知,创新创业活动有三大问题需要解决:其一是如何创造一个具有强大功能的产品或服务,借以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其二是如何创造一个生动、形象、对消费者有吸引力的表达方式,使消费者更愿意接受创业者为他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其三是如何创造一个新的概念或概念系统,以便更好地表达创新创业者的基本思想、战略意图和商业模式?在创新创业活动面临的诸多问题中,创新创业者要注重抓住问题的焦点,学会发现和解决焦点问题,通过焦点问题的有效解决带动和推进其他问题的解决。
(二)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指导大学生的创新创业
创业本质上是一个实践行为。创造企业是以项目选择为起点,以企业诞生即运转实现为终点的过程。这个过程呈现出的阶段,具有突出特征的同时又是可以相互区别的三个阶段:选项—模拟—运转[12]。首先,创业者选择项目是个实践过程,不论是到别人运作的项目中去实践,还是自己进行独立的创业项目探索,都需要通过实践来完成对创业项目的理解、确证与把握,都需要在实践中去发现项目、确定项目,都需要把拟定的项目放到实践中去检验。其次,在确定了实践项目后,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模拟”,运用最小规模探索方式和虚拟的办法,完成对项目要素综合运用的理解、平衡与把握。再次,企业“运转”更是一个完全的实践过程,需要创业者通透项目运作的各个环节,践行企业走向成活的每一个步骤。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在认知理性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计划,进行科学的设计、形成合理的实践理性,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创业上有个非常著名的观点,“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事实是只有20%~30%以下的偏执狂才会成功,70%~80%以上的偏执狂都会失败。这说明大学生创业者也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性观点理性认识创业行为,去审查自己的创业活动,而不是只靠热情和盲目自信,创业活动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创业者自我认知、自我反省、自我革新、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的过程。在创业之前创业者要对自身的心态、综合素质与能力、专业知识储备、人脉和社会资源等各方面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要真正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选择创业项目时,所选项目相关社会资源形成的企业环境有利于创业企业的长期发展,既可以利用大学生自身的优势,包括技术优势、资源优势、知识优势,创新性地自我发掘好的项目,也可以积极发现老师和同学中有潜力的项目,通过主动参与的方式成为成功的合伙创业者。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也要合理制定创业计划书,既不能目光短浅、也不能好高骛远。同时也要善于在创业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的变更来调整创业方案,要善于利用高校同学、教师、扶持资金、众创空间等资源,改善创业条件、优化创业路径、提高创业能力、积累创业经验,提高创业成功率。
(三) 坚持用发展与批判相结合的系统思维方式解决创新创业问题
创业要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把握时代发展脉搏,适应新经济时代产业发展特征,以“互联网+”、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已成为新经济时代的发展新引擎。大学生在选择创业项目时要有发展意识、开放意识,要有前瞻性,既要定位于新生行业、朝阳行业,也要在经营、营销、组织、财务等方面不能只着眼于解决短期发展问题,要更多地着眼于长期发展需要,对社会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对稳定的、恒久的、潜在的产品与服务的需要的认识。
新经济不仅催生出许多新的创业机会,共享经济、知识经济、网红经济、生鲜社区、无人货架、社交电商等风起云涌,但“幸运儿”也是所剩无几。新经济时代创业具有激烈的竞争性和高风险性特点: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技术发展趋势难以准确判断、盈利难以预期、用户是否有足够的黏性与忠诚度等。大学生创业既要有发展的眼光也要有风险意识,既要有“首创”精神也要有“试错”的态度,先确定一个创业方向进行小步“试错”,如果发现方向正确,就围绕该方向在经营过程中对企业进行微调和完善。一旦发现大的方向错误,就应立即停止重换新的赛道。
用发展和批判的问题观去指导创新创业,也需要大学生创业者养成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习惯和模式。要学会批判性思维,对被认可的结论要敢于提出疑问和挑战,而不是無条件地接受老师或者专家们给予的创业发展意见;要充分发挥好奇心和想象力,想别人没想过的问题,问别人没有问过的问题,并且要刨根问底,搞清楚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要运用多种创造性思维方法和技术,去解决一个个复杂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新理念、新思想、新模式、新举措,生产出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乔布斯的创造来源于他的信念“Think different”,即“不同思维”。正是他这个“不同思维”,成就了苹果公司贡献给世界的一系列革命性的新产品。
创新创业还要运用唯物辩证法把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结合起来,系统地解决创新创业过程中的问题。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大学生创业者要具有全局意识,要站得高看得远,既要着眼于眼前小步快跑,也要做好长远规划,要对国家政策、行业动态、当地产业政策要有一定的认识,把握发展方向,少走弯路。创业也是一个有机的生态链条,创业时机、创业团队、资金、管理等,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会面临失败风险,解决企业的发展问题要有整体观念,某个局部出现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系统地多角度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
五、 结 语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品格和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问题哲学、以及我们党的领袖予以创造性发展的问题哲学,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先进的思维方法和指导原则,当代大学生要努力学习、深刻领会马克思问题哲学思想,坚持问题导向,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观、实践观和系统思维方式指导创新创业活动,深入理解创业所面临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方法,勇于且善于解决问题,在不断解决创新创业问题的实践中成长,把自己培养成为新时代的企业家。
[参考文献]
[1] 列夫·舍斯托夫.在约伯的天平上[M].董友,徐荣庆,刘继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170.
[2] 张掌然.问题的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4.
[3] 汤玉红,左亚文,再论问题与问题哲学[J].湖北社会科学,2014(11):115-117.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89-290.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1.
[7] 刘建江.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的三个前提性问题[J].湖北社会科学,2018(2):14-18.
[8] 陈锡喜.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对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J].前线,2017(7):45-49.
[9] 田丰.论问题的哲学[J].学术研究,2012(11):1-7.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18.
[11]吉尔·德勒兹.哲学与权力的谈判:德勒兹访谈录[M].刘汉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41.
[12]趙延忱.民富论:创造企业的基本规律[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11.
(责任编辑 文 格)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blem philosophy,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guiding effect of Marx’s problem philosophy on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includ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arxist philosophy and other problems as well as the problem of Marx philosophy of the three basic characteristics:practicality,expansibility and critically.Then,it illustrates that Marxist problem philosophy can guide more effectively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innovative undertaking from three aspects:namely,insisting on a view of the problems of Marxism guiding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undertaking; insisting on guiding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with Marxist practice view; adhering to the development and criticism of the combination of systematic thinking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Key words:Marxist philosophy of problems;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underta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