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幼儿绘画的创造力

2019-09-10杨树珍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3期
关键词:创造力绘画想象

杨树珍

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就针对我国教育的弊端疾呼要重视培养幼儿的创造性。他说:“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今天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已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一间斗室,一幅范画加说教是目前很多幼儿园绘画教学的真实写照。不少教师在教育中重视教孩子依样画葫芦,循规蹈矩,一板一眼地记忆现成的知识而不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去创造。按照老师的范画临摹可以使幼儿掌握粗浅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但这样却束缚和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使幼儿的绘画活动枯燥乏味,缺乏创造性。如何提高幼儿绘画的创造能力呢?

一、营造一个良好的情感交流环境,培养幼儿自主进行创造活动的自信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细微的进步,要多给孩子肯定和鼓励,善待幼儿的过失,让孩子在成功中逐步树立自信心,孩子在责怪声中只能变得畏畏缩缩,是谈不上创造性的。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我很注意发现孩子的创造萌芽,孩子画面上哪怕有个小点,我也要问一下他的想法,只要孩子说出它的意义,我都给予肯定、表扬,渐渐的孩子们敢于大胆想象绘画,在绘画中体验到创造的快乐,教师与幼儿建立好的情感交流,会激发幼儿更大的创造欲望,形成良好的自信心,同时还能促使幼儿各方面的进步。如安翁次仁小朋友在一次画房子活动中,创造性地画出房子插着小红旗长着翅膀的形态,还在陆地和天空添上了自己想象的物体,我及时地表扬了他大胆的想象和绘画。有的孩子画错了,我从不埋怨,往往将错就错引导他继续画,帮助他完成作品。正确的评价是帮助幼儿形成自信发展的重要环节,它既包括教师的评价,也包括幼儿间的互评。我们可以尝试以一种赏识的眼光去评析幼儿的作品,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先给予孩子充分的肯定,然后再有针对性的指出不足之处,以免挫伤孩子的想象力和创作热情。此外,我们还应引导幼儿善于发表对每一幅作品的不同见解。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他人赏识的目光,享受成功的喜悦,提高其自信的发展。

二、观察生活是绘画学习的源泉

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每个正常的幼儿都能看见东西,但还不能说每个幼儿都会看东西,这就是观察力的问题。幼儿的观察能力决定着他们的知识水平。苏联教育家列·符·赞科夫认为,差生的普遍特点就是观察力薄弱,因而也就缺乏应有的求知欲。

画画是一种视觉艺术活动。画画之前,首先总是要通过视觉观察所要表现的对象。如:形态、结构、色彩、比例、空间位置等,使之在头脑中留下清晰的印象,然后再凭着记忆、想象去动手进行表现的。这种观察力的培养,对幼儿美术,乃至一个人的一生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幼儿的知识经验很不足,抽象思维能力差,他们在观察时不能进行分析比较,还不能区别事物细小差别和复杂的空间关系。因此我们应教给他们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法,分析事物的主次,观察物象的比例、结构、动态,近大远小及空间位置等,使他们的观察能够逐步深入,能够通过观察找出物象彼此之间的关系,辨别出异同,从而使幼儿知道,要描绘物象的基本部分的名称、形状、颜色、大小、空间位置以及用途等。

大自然是孩子最喜欢的地方。的确,自然界的景物千姿百态,斑驳陆离,纷繁变幻,美不胜收。如朝霞似锦;旭日东升;新月如弓;星闪灯明;飞泉如带;青山巍巍;春雨如丝;桃红柳绿;以及湖面上悠闲的天鹅;森林中机敏的猴子;翠竹下温顺的熊猫;山岭间勇猛的老虎等,都具有不同形态,不同色彩的美,对幼儿都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我们要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在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发现、观察雨后的彩虹;雪后的美景;花卉的各种形状、颜色;昆虫、小鸟的动态特征;寻找燕子与麻雀、蝴蝶的异同;观察秋天的树木,引导他们看看叶子发生的变化,叶子的各种形状,听听在树叶上走动时脚下发出的沙沙声,采集美丽的落叶等。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选择两种或三种物品让孩子说出他们的异同。如:桔子和苹果有哪些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手表和座钟哪儿一样,哪儿不一样?宝宝和妈妈的鞋哪儿一样,哪儿不一样;水壶和毛巾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教师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有方法的培养幼儿观察力的同时,还必须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幼儿的注意力不易集中,也不稳定,只有通过观察活动,逐步培养他们的注意力,使之达到比较集中,稳定和持久。有意注意的时间长了,才可能使幼儿的观察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如:我们可以给孩子读一组词,让他认真听,当听到属于某一规定的标准词时就拍手。

兴趣是美术的动力,是求知和成才的起点。兴趣和爱好象催化剂一样,能不断地促使幼儿去实践、去探索,不断开辟智慧发展的道路。幼儿对画画有一定的兴趣,但是这种兴趣往往是不持久的,需要教师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加以培养,使之保持持久。当幼儿一旦以极大的兴趣参与画画时,他们必然以更大的热情积极而努力地完成作业。

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发展幼儿创造力

(一)想象画是绘画学习的中心对头脑中已有的印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就是想象。这方面的能力就被称为想象力,如果离开了想象,孩子的生活就不是丰富多彩,生动离奇了。对于孩子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生活。

幼儿的想象水平较低,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而创造性的成分很少,这和他们的生活经验、知识范围密切相关,但幼儿的想象力,发展水平是有个别差异的。有的幼儿只能想到自己周围的一些简单的事物,而另一些幼儿则能想到自己见过的、听过的和自己经历过的许多事物,他们的想象比较大胆,不受具体现实环境的约束。

在绘画中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发挥想象余地的命题。启迪、诱导他们以同一主题为出发点,打破思维定式,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广阔的天地里自由自在翱翔,寻找艺术表现上更多的可能性。如“我最高兴的事”,可能有的画“看花灯”;有的表现“看马戏”;有的表现“捉螃蟹”。

(二)运用简单的图形、印画式教学,发展幼儿创造力

对于缺少表现手法的幼儿来说,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孩子喜欢用它们拼拼摆摆,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孩子的表现意图和表现能力之间的区别。比如教师可提供一些简单的点、线、形,具体的如曲线、不规则线条、半圆形、圆形、锯齿形、三角形等让幼儿发散性地联想“像什么”并进行添画游戏,或者提供物象图片、范图让幼儿想象这些东西像什么,如:手像什么、花瓶像什么等展开联想,并大胆地描述表现。“印画”即拓印画,就像用盖章一样的,借用其他媒介手、树叶等等其它材质印在纸上的画!我们知道,这个世界对于孩子们来说,有太多的好奇,常常会有很多事情让他们感到惊讶、疑惑、不理解,产生一种探索奥秘、追寻原因的愿望和要求。他们在观看、倾听、触摸、感知、操作、尝试中了解了世界,开阔了眼界,发展了观察、思维、操作和创造等能力,更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印画”活动正是能够满足幼儿这种能力培养和艺术教育的需要,使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而满足好奇心并产生探索的欲望是需要环境和材料为依托的。

(三)结合语言音乐活动进行绘画,发展幼儿创造力

在日常的教学中美术活动不是单一的,通过语言音乐活动发展幼儿创造力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是大班幼儿。大班孩子具有了一定的绘画技能,通过语言活动续编故事绘画、续编连环画、听诗歌绘画,音乐活动中幼儿通过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展现出画中音乐的美、并根据画表现歌词的内容这些都能很好地发展幼儿创造力。在展示作品的同时,幼儿的想象空间会进一步扩大,画面也会不断地丰富,幼儿每次展出的作品内容让家长们经常惊叹他们丰富的想象。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和基础,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为幼儿提供观察探索各种事物的机会,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感性知识,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正是幼儿园创新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因此,幼儿美术活动中的操作与实践应该是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关键。所以,在培养幼儿创造的过程中,在绘画中,留给幼儿一定的自主空间,允许他们在绘画过程中充分表现自己对物象的认识和情感,允许他们大胆的想,大膽的画,开启幼儿创造的空间。不应只看重幼儿的创造结果,更不能从成人的角度和标准来评价孩子的作品,而应更多地去关注幼儿在创造过程中所具备的一些品质:是否有浓厚的兴趣和自信、大胆的想象、独立的思考,并加以积极的引导和鼓励,通过美术活动发展幼儿创造力会得到很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创造力绘画想象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快乐的想象
一生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这才叫指尖上的智慧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