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借“班币”有效管理班级

2019-09-10徐立娟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3期
关键词:细则班委班规

徐立娟

摘要:班级管理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巧借“班币”管理班级,创新班级管理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促进学生自治,培养学生的服务精神,让班级管理变得有意思、有意义。

关键词:“班币”;管理班级

一、依托“班币”制定班级量化细则

新生一入学开始,我组织学生开班会,主题为:依托“班币”制定《班级量化细则》(以下简称细则(详见附文))。

流程如下:1、自由讨论,什么情况下奖励多少班币,什么情况下扣除多少班币。2、将讨论的内容进行分类汇总,分为学习(作业、获奖、考试)、纪律(考勤、仪表、课间等)、卫生和常规量化(班委以及班级服务岗位每月每人10元薪金)等项目。全部记录后逐条进行举手表决,超半数为通过。3、每个人起始班币50元,请专人负责记录班币奖惩情况每周进行统计,并在下周一落实奖惩。4、与学生达成默契,这是共同制定的细则,个人没有权利更改(包括我),我们师生一起讲信用,守约定。

经过三天的讨论。我班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四项,共30条班级量化细则。这一讨论虽然耗时长,但影响力确也深远。同学们一入学就形成了共识,班里鼓励什么,反对什么,每个人一清二楚,大家互相监督。如果有同学触犯班规,其他同学会非常敏感的提醒他。

二、班币的使用多样化

1、评优的依据

每个人的综合表现可以通过自己手中的班币数量看得一清二楚。因此,班币是三好学生,文明学生、团员等选举的参考。

2、拍卖大会

班内每月组织一次拍卖大会,拍卖三项:座位、值日岗位、奖品。这个活动反响很大,同学们特别兴奋。通过认真努力换来的班币可以变现成座位,值日岗位,还有老师提供的奖品,同学们有了获得感和价值感。激发了学生积极向上求奖励的热情。

三、妥善处理班币引发的问题

班币管理遇到的困难就是班内发生细则上没有约定的事情,同时学生们又不服管的状况。如:

英语早读时间,只见毕延宁同学没有英语书,他坐在那,眯着眼睛,嘴微微的跟着读,一副半睡半醒的样子。我走过去问他“你书呢?”他说:“丢了,昨天找了一晚上没找到”。“再找找”我关切的说。他把自己的书包书箱里的东西都拿出来,我也陪着看了一遍,还是没有。早读检查员临出门时告诉我说,老师你们班有一个同学被扣分了,就是没书的那位。我马上转告给了全班扣分的事情。问大家依据细则怎么处理。同学们说要扣10元班币,同时写600字说明。

这时候毕延宁前面的同学张金鹏从自己的书箱里拿出了毕延宁的书,并且还给了他。

这下毕延宁可有话说了:“老师,不怪我,是张金鹏拿了我的书,这事情应该他负责。”

张金鹏:“我是无辜的,我昨天以为是我的书,就捡起来放书箱了,看看,长的一样。”说着他拿出了自己的书和毕延宁的书进行比较,没错,底面封皮都掉了的两本书,确实很像。

毕延宁:“我早上找书的时候,还問过他,他说没看见。”

张金鹏:“反正我没罪,我又不是故意的”。

我问同学们,这件事情到底该谁负责?同学们说两个人都有责任。此时,张金鹏辩解:“老师班规没有这样的规定,不应该处罚我。班规是不完善的,看我发现问题了,你应该奖励我。”

我很生气但也很冷静,只听见其他同学小声议论,犯错误居然还能胡搅蛮缠到要奖励?听了这样的议论,我意识到这件事必须慎重处理,让张金鹏心服口服。此时,上课铃响了,我跟同学们说先上课,这事咱们慢慢解决。

利用他们上课的时间,我去找智囊团(组内老师)出主意。经过大家的点拨,我整理了几点线索,并且在课间走进教室:

1、首先班级的分被扣了,需要有人承担责任。那是谁被检查员点名了呢?同学们说,毕延宁。对,所以他是直接责任人。

2、张金鹏反复强调自己不是故意拿毕延宁的书,我请问大家,不是故意的,需要承担责任么?我在教室跑,不小心把同学碰倒摔伤,我要不要负责任?同学们说要负责。没错,不是故意的但是已经造成损害就要负责。所以,张金鹏不是故意拿毕延宁书也要负责。

3、班规具有滞后性,没有人能预测到所有违纪行为。但是我们同学们应该记得班规是咱们共同制定的,班级出现问题,我们有统一的处理办法,那就是投票。现在请同学们投票,毕延宁、张金鹏各扣班币10元,以及600字说明书。请全体同学举手表决。同学们都举起了手,表示同意。此时,张金鹏也不再有疑问。

总之,班币的应用激励每个学生发挥所长。成绩好的同学可以通过学习成绩多拿班币。有特殊才艺的同学可以参与活动赢得相应的奖励。如主题班会出演节目、手抄报评比、演讲比赛、校园小歌手比赛等等。学生们参与的热情都非常高,从无虚位,屡屡获奖。其他同学可以选择为班级服务,个人可以向全班提出班级需要的服务内容,请全班投票表决,表决通过即可试用一个月,每月薪金与班委一样10元。

班币的应用,让学生变被动发展为主动发展。同学们自主制定班级量化细则,自主选择座位、值日岗位、奖品,依据细则自主处理班级内部矛盾。鼓励学生通过努力,严格自我管理,在学习、纪律、卫生方面文明竞争,自主发展与成长。

班币的应用,培养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增强了师生的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班内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有了统一的标准和规则,做到班级管理有则可依,有则必依。

附文:班级量化细则

一、学习:

1、作业:优秀作业+5;抄作业-10;不写作业-10;作业不合格-5;说没带后补-5。

2、获奖:一等奖+20;二等奖+10;三等奖+5

3、考试成绩:第1名+30;第2-10名+20;第10-20名+10;第20-30名+5。老师测验:80(百分制)以上+5 ;90(百分制)以上+10

二、纪律:

1、迟到-10

2、骂脏话-5

3、打逗-10

4、上课睡觉-5

5、带手机-10(一票否决所有评奖)

6、不服班委管理-10

7、破坏教室器材-5

8、考试作弊-10

9、随意换座位-5

10、放学不站队-5

11、严禁带零食进教室-5

12、乱改量化表-10

13、被检查员提名-10

三、卫生:

1、仪表被学校登记-10

2、课间吃零食-5

3、不值日-5

4、乱扔垃圾-5

5、桌子上乱刻乱画、贴东西、水晶板底下放东西-5

四、常规量化:

1、好人好事,助人为乐+5

2、参与活动:主要负责人+10 ;其他参与人+5

3、班委、课代表、其他班级岗位每人次每月+10

4、参与校学生会,每人每月+5

5、量化统计每周排最后的4人,抄班规一遍,负责教室扫地一周(每天两次),擦黑板一周。

参考文献:

[1]张媛.让“班币”成为管理班级的好助手[J].《中国校外教育》,2016,(23)

猜你喜欢

细则班委班规
My New Year Wishes
神奇的班规
例谈如何选拔与培养新生班委
班规“七问”
换位思考·民主协商·和谐发展
好班规应守护学生心灵成长
新规视野下我国网约车规制探究
欺诈上市的先行赔付制度探究
城郊县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研究
以新《细则》指引发展党员计划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