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2019-09-10邢博焱
邢博焱
摘要:赏识教育,即是在立足于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行之有效地教育方式。挫折教育,即是要让学生具备挫折意识,培养学生意志力、让学生能够具备克服困难与挫折的能力。当前,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这两种教育方式,被广泛运用与中小学教育当中。并获得得了教育界的高度认同,赏识教育能够带给学生充分发掘自身的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效地提升学生各门学科的学习水平、而开展挫折教育,能够让学生具备“愈挫愈强”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有效地战胜挫折。因此,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在中小学教育当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赏识教育;中小学;挫折教育
在传统的中小学教育中,通常会将赏识单纯视为表扬,其实,两者之间具有较大的区别,赏识并不等同于表扬,但在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较多会运用到赏识这一形式。但是,这种方式虽然较为常用,却是较难进行运用。从某种意义而言,赏识也即是一种良好的心态,其涵盖了关爱、尊重、互信、包容、激励等各个方面,而对于表扬而言,其为一种外化的赏识方式,表扬也即是一种对学生的評价,是教师与家长借助于相关的语言,来体现出成年人给予孩子的一种肯定与激励。因此,赏识与表扬两者之间并不能进行等同,较之于表扬而言,赏识的形式与内涵会更加的丰富。有效地赏识教育,是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所具有的优点,并对学生进行赞赏与激励,从而让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信心,能够促进学生努力学习、健康生活,并能够让学生不断的获得进步。但是,在中小学开展赏识教育时,必须真正的做到行之有效来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也即是赏识学生必须做到慎重赏识。教师在赏识学生所具有的优点的同时,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于,还必须教育学生来客观全面的看待自身,并寻找出自我所具有的优点与缺点,例如,在学习与生活当中,一些中小学学生不能做到客观全面的进行自我评价,如果学生仅仅只是看到自身所具有的优点,而看不到自身的缺点,就容易让学生产生骄傲自满的心理,而这种心理是不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发展与进步的。学生只有客观全面的看待自己的优缺点,才能真正的做到发挥自身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才能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如此一来,才能真正的体现出赏识教育的精神。
挫折认知能力,即是人们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的一种思想意识与行为方式,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挫折认知能力。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可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让学生能够懂得一些人生哲理,通过理论知识来指导学生进行实践运用。例如,教师可推荐给学生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励志的课外书籍,让学生从书中的主人公的如何面对困难与挫折的生活经历,来获得一定的启发与教育。同时,教师也可为学生展现出一些现实生活当中面对困难与挫折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些实际案例,较好的学习与掌握挫折认知能力。使学生能够从中认识到生命是如此的美好,我们必须去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在面对人生当中诸多的困难与挫折时,是勇敢的面对困难与挫折,还是逃避困难与挫折。这两种对困难与挫折的不同认知方式,可依此来判定学生是否具有正确的挫折认知能力。如此一来,就能够让学生勇敢的面对困难与挫折,并能够将困难与挫折视为自己在前进道路上的动力。
在中小学教育当中,教师设置适度的期望,有助于学生充分发掘自己的学习潜力,有效地激发学生朝向教师所设置的期望方向来进行学习与发展。但是,倘若教师对学生具有较高的期望值,就必然会让学生不能有效地预估自身的学习水平,或是让学生不具有充足的学习心理准备,因此,就会导致学生形成一定的挫折感,从而让自身学生缺乏自信,现今的中小学学生接受挫折、抗挫折的心理能力较为薄弱,从某种意义而言,这与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具有紧密联系的,教师不仅要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要真正的相信学生能够做好。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自身的学习心理特点、认知理解能力。在日常教育教学当中,寻找到良好的教育契机,对于学生在学习与生活当中所表现出的点滴进步,教师都要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充分运用赏识教育的方式,来行之有效地激励学生既要继续发扬自身的优点,还要改正自己的缺点与错误,从而有效地改进与完善自身的思想意识与行为方式,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判断是非的能力,并将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进行紧密衔接,对学生适度期望客观评价,让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参考文献:
[1]李晖娜.小学德育教学中的赏识教育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1):57.
[2]唐祁嘉.也谈快乐教育(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挫折教育)[J].现代经济信息,2016(13):439.
[3]关雅君.赏识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运用浅析[J].学周刊,2015(32):15.
[4]陈梅芳.“感恩教育”“赏识教育”“挫折教育”护学生健康成长[J].学周刊,2014(28):127.
[5]张学峰,骆高远.中小学实施赏识教育的困境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07):43-45.
[6]闫宏.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浅谈[J].网络财富,2009(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