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分析及其对策分析

2019-09-10黄慧群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3期
关键词:小学化成因分析对策分析

黄慧群

摘要:学前教育是为了学生步入小学奠定的基础,此时学生的教育教学不宜太过急躁,若是拔苗助长,反而会令学生形成排斥心理,一些学校、家长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追求“小天才”、“双百分”,导致学前教育过早的展开了小学的知识教学,形成了非良性循环,学生们学习起来压力较大,整体上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的态度也不够积极,在学习中不关注学生的学习心态、心理,反而一味的传输与学生年龄、认知能力不协调的信息,不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当下应结合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原因,采取对策改善现状。

关键词: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分析;对策分析

引言:学前教育帮助学生累积知识,并让学生丰富见解,拓展视野,对学习产生独立的探究欲望,让学习成为习惯,而学前教育的小学化是当下人们过分注重成绩催生的不良结果,为抑制这股不正之风,积极面对学前教育问题,创新教学形式,让学生乐学,及时的帮助学生消除疑惑,消除心理上的不安,应充分分析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成因,选择合理的学前教育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学前教育“小学化”的主要表现

1.教育观念小学化

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临近时间不长,因此在学前教育的时候,教师不自觉的会将小学要学的一些知识,教师也把学生们当做是小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安排学生完成一些小学生的任务,导致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学习中压力较大,尤其是成绩各一,凸显出各自的差距后,一些学生的学习信心不足,他们在即将步入小学的前期,感受到的不是学习的快乐,而是学习的压迫感。

2.教育管理小学化

教学的管理形式较为小学化,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天真烂漫,对学生的要求众多,管束较为严苛,一些学生还没有是非观念,此时他们可能做出什么错事但自己没有意识,教师在管理上泯灭了学生的天性,让学生的天真烂漫,很快被枯燥机械的规矩磨灭,学生玩与学成为矛盾的存在,对学习的兴趣不高。

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分析

1.父母过于功利化的心态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各个领域内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家长希望通过优秀的学习成绩使孩子走向成功。近年来,“输在起跑线上”这个词汇深入人心,家长为了不错过孩子每一个接受教育的机会,对幼儿园时期的孩子就抱有较高的学习期望,致使学前教育机构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在学前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入过多的“小学化”教育。

2.幼儿院校之间激烈的市场竞争

随着我国对教育的重视,教育院校的数量飞速增长,尤其是学前教育院校,许多民办幼儿园以营利为目的大肆招收幼儿。不断增加的幼儿院校使我国的学前教育市场竞争激烈,幼儿园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时加入过多的小学教育课程,提高幼儿进入优秀小学的几率,并且这部分幼儿进入小学后成绩一般都名列前茅,吸引了大部分家长的目光。因此激烈的幼儿园之间的市场竞争也是形成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3.幼儿园教师素养不高

目前,国内部分地区幼儿园的老师,可能未拥有专业的教育资质,或者拥有专业教学资质的老师比较少,从而使得这些幼师不具有较好的教育教学能力。幼儿园教师拥有的理论教育素养,直接决定了幼儿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因此,幼儿园师资较为薄弱的现象,使得幼儿教育形势出现偏差。

三、学前教育去小学化的策略

1.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

由于家长的功利化教育心态是助长学前教育“小学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要想改变我国目前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状,幼儿园在办学过程中,通过数据、宣传等手段帮助家长反思自身错误的教育观念。比如幼儿园分析与总结“小学化”教育下儿童未来的发展情况与科学化幼儿教育下儿童未来发展情况的数据对比,或是通过幼儿园的日常宣传工作,利用幼儿公开才艺展示等方式,向家长普及行为习惯教学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家长正确的教育心态是改变学前教育“小学化”现状的根本措施。

2.优化教育资源衔接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

根据我国学前教育现状,发现幼儿园教学资源配置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幼儿园教育资源优化工作的重视,减少不同幼儿园儿童在接受教育资源上的差异,具体措施可以通过提高幼儿园办学标准等。同时,幼儿园作为儿童接受教育的基础时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应做好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通过与儿童家长合作,最高效率地做好幼儿教育。

3.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

幼儿园应该给孩子创建一个和谐的集体环境,在这个氛围中孩子们可以在一起读绘本,也可以做游戏,更可以进行一些创意与智力方面的开发工作。例如,在孩子跳绳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教会孩子基本的计数方式,看看哪个孩子跳得比较多,哪个孩子跳得略少,让孩子们学会比较,以此来发展幼儿的数学意识;还可以在丟沙包的过程中让孩子们试着组队抗争,看看哪个组赢得个数比较多,再让孩子们去分享一些自己游戏过程中学会的小技巧,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并提升肢体灵活性。这样不仅丰富了游戏的方式,而且孩子们从中可以学得更多的协作意识,还能有效锻炼他们的意志力和抗压能力,比单纯地给他们一个本子,让他们进行写字、算术、抄写等有意义得多。

4.建立有效的教育评价指标

为协调幼儿小学化发展,还应对教育评价指标进行建立,在幼儿教育教学评价中,还应将幼儿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加以重视,进一步提高教育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及全面性,为幼儿教育小学化提供重要参考。

结束语:

幼儿教育工作人员需要正确认识幼儿教育,通过规范教育幼儿教育制度、完善幼儿教学方法以及更新幼儿教学内容等策略,改善幼儿教育小学倾向现状。

参考文献:

[1]李雪梅.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成因与对策研究[J].黑河教育,2017(10).

[2]王帆,郁东利,张晓光.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特征原因及解决路径[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6).

[3]周晗卿. 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 考试周刊, 2017(49).

猜你喜欢

小学化成因分析对策分析
杀人案件的动机与成因分析
重大疾病保险的产品定价和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对策
道路桥梁结构加固措施与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