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品德,筑牢班级管理根基

2019-09-10唐发玉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1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小学

唐发玉

摘要: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品德管理和品德优化工作,这是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工作组成,也只有在学生群体品德质量较高时,班级才会更加有序、风气更加浓厚。对此,本文就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品德优化工作展开了论述,提出了几点见解和思考。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品德优化

一、关注细节,捕捉学生情感变化情况

小学阶段,学生敬重教师,对教师存在一定的敬畏心理。即便是非常亲和的师生关系,学生可能也会因为自己的内向等原因而不敢、不善于将自己的经历和内心的情感情绪变化情况告知教师。对此,这也就要求教师要学会精心、细心、敏锐体察学生的情感变化、关注学生情绪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品德优化,有效保障学生的健康发展。在我的班级中,一名不擅言谈的内向的学生,其行为相对孤僻。所以,似乎他就游离在班级中,在其他学生心目中的存在感较低。有时候在课间休息时,也有几个调皮的男生看到这名内向的学生趴在桌面上也会与之嬉戏,但是这名学生始终不为所动。一次,我在班级中巡回时,见到这名内向的学生手臂上有几处红肿和抓痕,见到我的注视后,这名学生赶紧将自己的手臂缩回,他眼睛红肿、脸颊涨红,但是也瞬间将头低下,整个人缩在墙角中,不敢与我对视。见此情形,我感到心疼不已,意识到这名学生可能被其他同学欺负。于是,我将之叫到办公室中,贴心问询这名学生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一开始,这名学生始终摇头,什么也不肯说,耷拉着脑袋始终不肯抬头。于是,我鼓励他:没关系,不管遇到什么事情,老师都是你最坚强的后盾,更会保护你们。如果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一定要告诉老师,老师才能给你提供帮助。温和的话语让这名学生深受触动,于是他告诉我:在课间时,班里的几个调皮的学生招惹自己。而自己势单力薄,无法抵抗,身体上的红肿也就是这几名学生欺负的证据,并且勒令自己不要告诉老师和家长,否则还要挨打。得知这一情况,我随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是典型的欺凌事件。于是,我随即提升了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将几名学生叫到办公室来,进行了询问,并告知这几名学生事情的严重性,已经构成了违法,如果被打学生申请报警,这几名学生将会面临拘留。听到此番話语,这几名欺凌的学生俨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哀求不要报警并认错。于是,我将这名被打的学生叫到办公室中,要求这几名学生认错、道歉并申请其原谅,同时要写明保证书,否则下不为例。经此次严格的教训和管理,这几名学生态度诚恳地认错、道歉,这名被欺负的学生也感动不已,未曾想到过老师会如此体贴、保护自己,似乎在这一瞬间也有了铠甲和后盾。事情结束后,这名学生眼含泪水地向我说了谢谢。借此机会,我在班级中组织了一次班会活动,让班级中的全体学生都要将自己的同学看作是自己最好的朋友,我们作为一个集体,应当是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的,更要避免欺凌事件。此后,这名学生的性格终于改善了,敢于与其他同学交流。

由此案例可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的细心观察和引导,很有可能找出学生性格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问题解决的契机,对学生开展品德优化和心理疏导,从而优化学生的个性,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更促进和谐班级体的构建。

二、注重诱导,优化学生品德认知

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形成阶段,该阶段的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容易受到其他同学言语的蛊惑。如对此阶段的学生不进行品德诱导和辨析,该阶段的阶段学生一旦养成不良品行,在后期再进行优化塑造则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容易导致教师措施教育的“关键期”。对此,教师在本阶段的教育工作中,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品德认识进行辨析诱导,以促进学生建立积极的价值观念。在我的班级中,一名学生的父母离异,其父亲常年务工并缺乏对孩子的监管,常年由其爷爷奶奶抚养,在爷爷奶奶的溺爱下,这名学生养成了不良的消费习惯,乱花钱、爱攀比、看到别人有什么,自己也要有。在他的日常表现中,他的吃穿用度比其他同学毫不逊色。为了帮助学生摒除攀比心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积极的消费观,引导学生学会适度消费,我特开展了“合理消费,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在活动中,我首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是否想过,自己所有的消费,都是自己最亲最近的人承担的,而自己的亲人在承担自己消费时,需要更加节俭、节约,甚至是有的同学看作是有些“抠门”。同时,将一些家长在艰苦工作时的图片做成视频,让学生了解自己未成感知过亲人生活的艰辛生活,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父母艰苦工作和维持家庭用度的来之不易。随后,我将不少学生存在的攀比心理、从众心理等不合理消费的情况也向学生呈现出来,让学生分析认识,反思自己在消费过程中,是否存在这种心理。对比自己父母的消费,自己的消费是否合理?自己在消费时,是否考虑过父母的工作中的艰辛。最终,我让学生自由讨论并说出自己应当如何消费,而攀比和从众心理将会对自己产生哪些影响?如果是在班级中与其他同学竞争或者比较,应当比较什么才是一种合理的现象?随即,经过学生的讨论和辨析,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消费情况应当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而不是与其他同学攀比、比较。而在自己的学习中,学习成绩和自己的能力成长才是一个人最值得骄傲的。通过这一环节,既让学生建立体谅父母、理解父母的意识,也为学生建立了良好的消费观念,还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成绩和能力成长回馈父母。

总结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程度最高,班主任与学生的相处时间最长。所以,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品德塑造也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对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可以通过关注细节、注重诱导等方式对学生开展教育工作,以促进学生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的优化,以筑牢班级管理工作的根基。

参考文献:

[1]赵继茂,范维义.班级管理中渗透品德教育探析[J].成才之路,2015(10):22.

[2]史浩栋. 基于“班级日常管理”的小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

[3]王静文. 中小学班级管理制度德育功能开发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3.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小学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