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如何进行小学德育教育

2019-09-10多吉次仁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3期
关键词:思考核心素养研究

多吉次仁

摘要:新课改后,如何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完成学生们的德育教育,通过组织有趣的教学活动,一边鼓励他们积极思考,一边增强他们的道德意识,再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朝着正确方向突破自我,努力奋斗为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这应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德育教育工作顺利推进,小学生在良好的德育氛围里树立起正确三观,他们逐渐提升了认知水平,将来才有机会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新生活。本文对此做了具体的研究。

关键词:小学德育德育;核心素养;研究;思考

引言:应试的教育观念,束缚着教师们教学思路的多元化转变。太过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德育教育及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来说非常不利。如何改善弊端现状呢?笔者建议,重新确立德育目标,然后整合教学资源,坚持着“以生为本”原则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专门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深入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多了解学生意见,不断优化德育效果,能够促进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一、师生之间加强交流

小学生年龄小,对于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心,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和学生做朋友,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实施德育有效策略,提高德育教育质量。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非常关键,在和谐互动关系的支撑下,后续人才培养计划的执行才将变得异常顺利[1]。加强德育教育首先可以从课堂出发,将每一节课都当作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平台,在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如可以在古诗文的讲解中渗透人文精神,帮助小学生将中华文化中优秀的精神品质传承,教师也应保持爱心和耐心,尊重小学生各种不同的想法,维护其基本尊严,促使小学生向着积极健康的心理发展;其次可以从校园活动中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小学生的校园活动比较丰富,教师与小学生在活动中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如合唱比赛、拔河游戏等,在竞技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小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要促使小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无论比赛成败都要坚持乐观精神,在活动中锻炼自己,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最后主题班会的开展也是促进师生交流的良好渠道,传统的班会都是由教师主导,在核心素养下教师应转变自己的地位,让小学生主导班会,教师可以帮助小学生设计各类特色主题,如文明小标兵、父母的好帮手等主题,发挥引导作用,在班会中与小学生平等交流,帮助他们建立高尚的品德。

二、发挥教师榜样作用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小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应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加强对小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具体来说,在课堂上教师应保持阳光、积极向上的状态,用自己的开朗和热情带动整个课堂气氛,教师在上课时也要注意保持儀表端庄、措辞严谨,在传播知识时应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在进行精神品质的讲解时则可以通过具体事例来体现,在课堂上各小学教师应引导小学生积极发言,参与到课堂中来,无论其回答是否准确,教师都应予以鼓励,对举手发言的勇气表示赞扬,激发其自信心和自豪感[2];在课下教师同样应该以身作则,如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主动帮助搀扶老者、注意保持环境、及时制止随手乱扔垃圾、横穿马路等行为,教师间同样应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这也将给小学生间的相处树立良好榜样,同时教师应引导小学生尊重自然,热爱一草一木,坚持绿色的生活方式,如步行上班、使用绿色手提袋、做好垃圾分类等。

三、德育联合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活动现在也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了,小学生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社会服务、社区实践和家庭活动等公益性的活动。教师应该有目标地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使小学生关注周围情况,具有世界视野,关心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下的生态、全球化等问题[3]。并在社会实践中认识中国国情,对国家有认同感,了解中国历史,捍卫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意识,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设计各种活动项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并参加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以这些为主题,就会使小学生视野更高远,目标更广大,能理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分主题分时间地进行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结语

小学阶段的学生是最容易受环境和人物影响的年龄段,如果在小学阶段,教师就能够用心,将德育工作与核心素养要求相结合,全力培养学生,那么学生在自身发展潜力和对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力一定会非常强。教师通过课堂的教学、校园活动的指导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引导,都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一定坚持以核心素养体系为核心对学生做具体指导。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而全球化的进展也在不断的进行,我们不应该将教育的目光局限在成绩上,而是应该因材施教。国家也在不断的提出对新时代的学生的要求,在提出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作为老师应该对学生有更为明确目标的指导,让学生在指导下有更有目标性的进步,才能带动小学德育教育的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作为未来祖国的核心中坚,教师应该加倍用心培养和呵护,才能让学生未来能够承担的起未来的重任。

参考文献:

[1]王建梅.核心素养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109(20)111-112.

[2]刘平政.核心素养与德育教育并行的研究[J].学周刊,2018(04)59-60.

[3]徐建,姜云升.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提升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性[J].少男少女,2016(31)44-44.

猜你喜欢

思考核心素养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