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管理探索

2019-09-10吴海容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1期
关键词:小学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管理

吴海容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过程中最为核心和基础的部分,并且在近些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在广大中小学学校中都受到更大的关注,慢慢变得更加重视起来。在小学生这个身体和心里都处在不断成长和发展的初级阶段,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对这样一个群体心智塑造来说是非常关键的。本文主要阐述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的重要性,以及针对小学生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关键词:小学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管理

为了让小学生在心理健康课堂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体验,学校和教师也在不断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管理和探索,初步形成了一些比较良好和适合小学生心里特质的优秀教学管理模式。下面我将结合我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的经历,来与大家分享一些成果较好的高效教学管理实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与作用

心理健康,从科学的角度上来看,就是人体的各项机能都处于良好的状态,能够正常地在日常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及对客观世界进行认知和评价,并且能够对实际生活当中所面对的情境做出及时反应。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尽可能地通过帮助和引导的手段,帮助个体回归或塑造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与对学生接触文化知识的文化教育相辅相成,从而达到促进学生人格品格以及文学修养两大方面,共同全面均衡发展的目的。在全面素质教育的教育大背景下,在教學过程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管理模式也在不断的探索和思考实践当中,广大学校和教师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外界的关注和关怀,及时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和意念,学生在拥有健康的心理基础上学习,对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是有极大帮助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针对小学生这个低年龄的群体来说,由于年龄低,身体和心理都处在不断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在心理成长的初级阶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学,是极为重要的,这将影响到学生今后的日常生活甚至是影响学生的一生。也正是因为小学生年龄低的特征,对学生心理健康身上也较容易,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是作为教师所应当思考的问题。

二、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模式探索

1.深入挖掘教材中有关心理知识的内容

随着新课程目标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小学教材也进行了相应的改版和改编,在最近一次的改编中加入了许多与教材相关的心理知识内容,目的是能够更加全面的让学生得到发展和成长。不同学科的教师应当合理地将教材那种进行深度挖掘,在教材中寻找有关心理知识的内容,并且在教学设计中将该板块的内容合理的在课堂授课中穿插。通过对教材中相关心理知识板块的重视,能够让小学生在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实现促进学生全面综合的发展。

例如:在小学教材课本《理想的风筝》这个课文的讲解过程中,我除了,对学生进行基本的课程教学内容和难点的讲解之外,还借助课文角色这个切入点,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如果刘老师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个残疾人,我们应该如何与他相处呢",在课堂中抛出问题,让学生发散思维进行思考。在对问题的思考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乐观看待问题的积极心理,让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2.丰富心理健康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积极性

小学生对于一切新鲜的事物都怀有好奇的心理特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当摒弃传统单一的不良教学方法,适当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丰富心理健康授课的教学方法。学生兴趣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更大程度的起到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作用。丰富课堂教学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分组别进行思考和讨论、举办各种比赛等,让更多的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心理健康的教学过程当中。

例如:我在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规定,以月为单位,对教室后面黑板进行心理知识黑板报创作比赛,每个月由小组进行负责,由其他小组对其打分,学期结束后分数高的小组能够得到相应的奖品。通过比赛的形式来丰富心理健康的教学,并且组队的形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心理意识,在一个小组的小团体中也能够让学生之间心理进行互相作用和影响,促进整体的心理健康发展。

3.通过多媒体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为了适应和加速全面素质教育的发展,大部分小学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教师应当合理地利用这一辅助教学工具,来对小学生进行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多媒体具有直观、具象、画面感强的独特特征,这一特征对于小学阶段好奇心强的学生来说具有足够的吸引力,能够让学生更大程度地参与到教室的课堂环境当中。除此之外,多媒体的利用可以更加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变化,对学生心理的塑造产生显而易见的影响。

例如:我在小学学生心理课堂对学生进行面对困难应有的情绪的心理课程授课时,我在课堂中给学生播放在课前已准备好的相关情绪的视频,让学生在有声有图像的生动环境中更加直观的进行感受,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对学生的心理起直接地影响作用。

小结:

小学阶段,无论是对学生科学文化素养还是心理素质的养成来说都是一个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个至关重要的时刻,教师应当不懈努力进行探索,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学课堂,促进学生心智得到健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霞.我国小学生教管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3

[2]郑大平.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现状、特点及应对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考策略.2013

[3]刘娟娟.中小学榜样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小学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
小学五年级语文写作教学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