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学学生纠错能力的培养
2019-09-10邵翱绪
摘要:皮亚杰曾经说过,学习是一个不断犯错误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不断通过反复思考招致错误的缘由并逐渐消除错误的过程.这使我们不难发现:(1)学习是一个比较长的、不断的纠错过程,纠错是学习中不可缺的一部分,是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2)纠错行为的主体应该是学习者本人而不是别人;(3)纠错本身是一个从思考错误到解决错误的过程,它不同于一时的纠错行为(例如,划掉错误,写上正确答案就完事).而是一个漫长且坚定的学习态度。
关键词:高中学;纠错能力
一、“点明错误+评语”,激励学生自我纠错
当前教师使用的最普通的纠正错误的方法是支出学生的错误并给出正确的答案,在书面作业的纠错中也是如此。调查发现,每当学生在拿到发回去的作业本时,他们首先关注的是自己的作業是“√”多还是“×”多,是多少分〔如果是打分的话〕;其次是看老师有没有帮他们纠正错误,纠正了多少,有没有评语等,而对于老师协商的答案,很少有学生去细细研究加以吸收消化,至于自己为什么会犯错,如何去改正错误的就更少了。事实上,教师的这种不辞辛苦的代劳是学生失去了许多自我纠错的机会,也大大弱化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志会增长学生依赖性,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我们不妨采取“点明错误+评语”的方法来激励学生进行自我纠错。比如在给学生纠正错误的时候,不应该只是在错误的地方标明,更应该给出思路,而不是说这个答案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其次,在学生的作业后面写上一些鼓励性的评语,而不只是当面批评,以免学生情绪失落并失去学习和纠正错误的兴趣。当老师把附有思路和评语的作业发给学生时,在课堂上有意识的腾出些时间让学生们辨认自己的错误并加以纠正。这样做能使学生对所犯的错误有更深的认识,同时也能使学生养成自觉监督自己尽量少犯错误的习惯。
二、树立学生纠错的自主意识,让纠错变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的培养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认同并自觉的实施。布鲁纳曾说过:“学生的错误是有价值的”。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一方面忌讳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而另一方面喜欢指出别人的错误,自尊心和好胜心都很强。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引导学生相互纠错,往往会得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选择性的让学生主动参与作业或小测评价,让学生相互纠错,并对纠错认真的同学给予表扬或奖励。通过这种纠错方式,学生们对待作业更加认真,生怕被其他同学抓住自己的错误。
分析学生错题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审题不清所导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具体题目中如何圈点出关键词。例如,“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的过程,有关的结构有哪些?有关的细胞器有哪些?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哪些?”不同的问法,答案就很可能不同。所以审题时,督促学生养成圈点关键词的习惯,对于减少因审题发生的错误有很大帮助。
在实际教学中,总会听到老师抱怨:“这道题在课堂上讲了不知多少遍,结果还是错!”这句话从一个方面讲是学生犯错误的反复性,另一个方面说明我们的纠错教学效率低下,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教师对日常试卷、作业纠错教学的反思。试卷中常有学生因字迹潦草、错别字、语言表达能力差、专业术语不规范等原因而被扣分。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或讲评中,要切实纠正不良书写习惯及强化答题的规范性,平时有意多做一些针对性练习,在训练中要求多写,多与参考答案进行比照,找出差距,使自己的思维方式逐渐与出题者相靠拢,逐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在高三总复习阶段,教师如果能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解题技巧等方面可能发生的错误状况,在课堂中可通过各种提问,有意识地让学生暴露错误,并加以因势利导。这样的教学过程,既能突破难点,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例如:在复习种群概念时,笔者先让学生读概念,把概念中的关键词圈出来,学生就圈出“同种”“全部”两个词,有些学生还圈出“自然区域”等,笔者进一步举例子让学生判断,如“一片草地上所有的杂草是不是一个种群呢?一个池塘里所有的鱼呢?一块朽木上所有的真菌呢?学生有的回答“是”,有的回答“不是”,经过争辩后发现这些都不是一个种群,因为可能包含多种生物。笔者再让学生判断“一座山上所有雌性老鼠是一个种群吗?”“动物园里的所有老虎呢?”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很快地回答“不是”。可见,有时一些错误的例子,更有利于学生在“自我否定”的过程进行知识的构建。
三、提升学生整理错题的水平,让纠错转化为宝贵财富
利用错题本纠错,是高中学生学习各学科普遍且有效的一种学习方法,生物也是如此。但学生面对如此多的错题该怎么整理呢?能不能坚持下来并且有效的利用错题本呢?
养成纠错习惯,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整理错题的重要性。笔者让学生对比半个学期以来,平时三本练习及试卷中出现的错误,学生有了惊人的发现,原来这些错误大多数都相似。若是第一次出错,就能将其收入错题本,进行剖析,深刻理解,则可避免出现后续的错误。那么错题本要如何建立呢?
方法上,笔者要求每一堂课,学生纠错本随时准备好,以便记录课堂中发现的容易错误的知识点;对于讲评课后,自身练习中遇到的典型错题,要求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及时整理;每个周末,笔者会特意少布置作业,而是要求学生整理本周或近期的经典题型,并将其分专题归类。每周一会抽查纠错本,并对学生的错题本做批改评价,并在班级展出优秀的纠错本范例并加以表扬,督促其他同学学习改进。通过这种强制检查,树立榜样的做法使大多数学生不仅建立了合格的纠错本,而且能够坚持下来。
内容上,不是任何的错题都进行纠错,对于某些简单、低级的错误,就没有必要进行纠错。纠错本可分为不同版块:如易错易忘知识点、典型错题、创新题型、实验注意事项等。具体的做法有:①对于某些因审题不清而导致的失误,就不用将原题抄入纠错本,只需将反省审题失误的情况记录在错题本中;②对于某些选择题,只是因为某个知识点缺失而导致的错误,就不需要将整题抄下,只需把相关知识点记录在错题本中;③对于经典题型,需要系统整理。例如,复习完必修一、必修二两本书后,可以整理一下经典题型。
格式上,一般体现以下几个环节:原题(抄写或剪贴)、错解、错误原因分析、正解、规律总结与启示、相关知识链接、类似考题或变式考题。对于每一道经典错题尤其是对“错误原因分析”及“规律总结与启示”要分析到位,该部分最好用红笔记录作为警示。
熟话说,拥有了一个良好的习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学生若能真正将错误视为宝贵的资源,正视错误、纠正错误,反思错误背后的问题所在,就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有助于复习效率的提高。同时也要注意不论采取什么方式纠错,都应本着友善和蔼的原则,以防矫枉过正。总之,让我们总复习阶段的教学,因关注学生的错误而更加精彩吧!
参考文献:
[1]浅谈高中生物总复习阶段培养学生的纠错习惯
[2]浅谈学生自我纠错能力的培养
作者简介:邵翱绪(1980.12-),男,籍贯:山东省莱西市,民族:汉族,毕业学校:首都师范大学,单位:山东省莱西市实验学校,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二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