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咬文嚼字”
2019-09-10陈翠微
陈翠微
摘 要: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理解了文章中的词语,才能读懂文章的意思。抓好词语教学,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训练项目,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咬文嚼字”。
关键词:师生互动;小学;语文教学;理念;互动方式;运用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对词语的正确理解有利于感受、理解课文内容,也有利于积累书面语言。《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个学段的词语理解有着不同的要求,可见词语理解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理解词语需要与课文情景紧密结合,需要与生活情境紧密相连,要与写练结合,要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词语,也可以通过表演理解语意。要不断创新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在语文词语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和主动性。
一、与课文情景紧密结合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理解词语需要与课文情景紧密结合。斯米尔诺夫指出:“ 词语只有在获得感情的个人涵义而不是单纯作为客观意义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人类个体生命活动中的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只有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结合课文情景,细细咀嚼蕴藏在词语背后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才能使词语真正内化为学生生命活动中的“生气勃勃的细胞”。例如,在《跨越百年的美丽》 一文中“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一句中要理解“美丽”,就先要弄清“居里夫人的美丽”与“她那执着的科学精神”的关系,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是指“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面庞”,更是指居里夫人她那执着的科学精神,她那种献身科学的高贵品质。通过联系上下文,在课文情景中读懂句子,悟出关系,学生就不难理解什么才是跨越百年的真正“美丽”了。
二、理解词语需要与生活情境紧密相连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理解词语需要与生活情境紧密相连。与生活情境紧密相连让理解词语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联想中调动起自己的生活体验,唤起相似的记忆,从而更感性地理解词语。有些词,虽然通俗、浅显,表面看起来很容易接受,但学生对词的领悟实际还存在一定差距,如果只简单解释词义,学生想真正掌握和正确运用,就比较难。在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唤起学生的亲身体验,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这样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就更加贴切,对词语的含义就更加明白,还能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例如:“礼貌”一 词,意思比较抽象,很难理解。这样的词语可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理解:早晨见到老师说:“ 老师早”;走到老师宿舍门前,用手輕轻地敲门,老师叫请进,你才轻轻地推门进去;妨碍了别人工作或无意做错事情,主动向别人道歉说:“ 对不起”别人帮你的忙要说“谢谢”;家里来了客人要主动喊人,请客人坐,倒茶等。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对“礼貌”这个词就不难理解了。
三、理解词语要与写练结合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理解词语需要与写练结合。词语有无限的可能性,同一个词,可能描写不同对象,放在不同的位置,就会产生不同的意思。用词造句,是把具有多种可能的词语放在语境中,表达出特定的单一的意思。小学生学习词语的目的并不是把词语储藏在记忆中,考试的时候再把它倒出来。学生掌握的词语在他的意识中应该是活生生的欢蹦乱跳的而不是一堆令人讨厌的货物。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运用词语,理解词语要与写练结合,用词语进行创造,用词语来表达内心微妙的感情,用词语来反映从周围世界得来的丰富印象。总之,要使词语深入到学生的精神生活中去只有学会运用词语才能使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更加深刻,词语内化过程才得以周而复始地循环下去。
四、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词语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需要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词语。“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为基本的方式,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因为朗读既可以规范学生的口语,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常言说:“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有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词语和文意的理解和感悟,并且在情感体验上得到一个升华,对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语文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就能使学生不但真正记住这个词语的意思,而且懂得这个词语的感情色彩,知道这个词应该在什么样的语境中运用,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语言文字的距离,使学生对语言文字有了感情,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学以致用”。
五、通过表演理解语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表演的方法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词语,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乐于接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和形象性都很强的文章,天真活泼的儿童有很强的想象力和表现欲,他们非常喜爱表演课文的活动,让学生在表演中理解词语,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这种具体的体验方式,不仅把学生带进了文章的情境中,而且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例如教学《小猴子下山》,课文有一些表示小猴子动作的词:“掰”“抱”“捧”,“扛”“摘”等,老师就可以让一年级的小朋友做这些词语的动作,不仅区别了这些动作,而且对词义加深了理解,也大大增强了阅读的情趣。再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稻秧脱险记》,文中有很多四字词语,如“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这些词对于表现文章中的角色非常形象生动。教师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些词,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演一演。从表演时,说话的语气、面部的表情、动作等方面来表现对于词语的理解。在表演的同时,学生用上这些词语,不知不觉中也积累了词语。
语文教学中理解词语是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而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更是语文教学中的关注点。对词语的正确理解有利于感受、理解课文内容,也有利于积累书面语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理解词语需要与课文情景紧密结合,需要与生活情境紧密相连,要与写练结合,要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词语,也可以通过表演理解语意。要不断创新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在语文词语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267.
[2]郑宇.统编语文教材编辑揭示识字密码, 看完再也不愁怎么教识字[J].小学语文, 2017 (12) .
[3]魏玉梅.素质教育中的小学语文教学[J].林区教学, 2009 (01) .编辑谢尾合
[4]崔相录, 《素质教育实施方法》,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年10月第1版, 1999年12月第3次印刷
[5]李吉林,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年9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