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选择公益组织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2019-09-10史梦宇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5期
关键词:就业影响因素

史梦宇

摘要: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是全国第一家旨在培养四年制公共事业管理(公益慈善管理方向)的本科院校,本课题拟以第一届93名公益慈善管理方向的大四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公益组织毕业实习情况进行为期六个月(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的跟踪调研,了解影响学生选择公益组织就业的关键因素,以期对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也为公益组织留住人才提供可以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公益组织;就业;影响因素

一、研究背景

随着2016年《慈善法》的出台,我国社会组织蓬勃发展,截止2018年年底,已经注册成立的社会组织超过80万家。在这一背景下,第三部门对于专业人才的需要显得尤为迫切,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进行了公益慈善管理专业四年制本科教学的尝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并重,加大了学生专业实践和实习的学分比例,积极对接行业资源,分别与国内基金会、社团以及社会服务机构进行了实习基地的签约。把学校作为平台,为学生疏通实习就业渠道,同时为慈善行业输送人才。但是,在对第一届毕业生(共93人)进行毕业去向的梳理中发现:部分学生依然存在着专业认同感不强、不愿意去公益领域就业等问题。基于这一现实,了解学生去公益组织就业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问卷调研与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以第一届毕业生共93名学生为调研对象,截至目前,这93名同学都已经正式就业。调查问卷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个人基本信息、实习信息、就业能力、就业心理和就业指导,从这五个维度了解影响学生是否愿意去公益组织就业的关键因素。发放问卷93份,有效回收93份,问卷回收率达100%。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公益慈善管理专业的学生女生占比较大,占到学生总人数的67%。其中,以工薪家庭为主,68%的家庭年收入在15万元以下。在学生大四上进行了就业意向的初步摸底,39.78%的学生想去公益组织就业;20.43%的学生想去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机构工作;30.11%的学生想去企业工作;剩下的9.68%的学生有自主创业的想法。而学生毕业后,经过统计的就业数据显示:60%的学生共56名学生最终选择了公益组织就业,剩下的除了升学分别流向了企业、政府机关等各个行业。不难发现,最后的就业统计数据比最初的摸底调研的数据要高出了20%的点,在这期间,学院统一为学生对接了公益行业资源,为每个学生安排了为期六个月的毕业实习,并安排了专业课老师全程跟踪了学生的实习情况。

通过前期对学生的了解,调研问卷提取了学生选择就业的影响因素。通过图1,我们发现:影响学生就业程度前三的因素分别是工作单位性质和前景、发展机会以及工作地点。就公益行业而言,学生更愿意去一些大型基金会、社团或者民非,而对于那些不是很成熟的草根机构,学生的就业意向不是很明确。其次是发展机会,学生普遍的就业心理是“不想打杂”、不想被边缘化,想做项目或者筹资等核心领域的工作,以此快速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增强自己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此外就是工作地点了,公益慈善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来自于江苏省内,所以在选择就业单位时,“不想出省”就成了普遍的就业心理,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便成了学生首选的热门城市,而对于北上广深这样公益行业发展更成熟的一线城市,反而让学生自动屏蔽了。而薪酬待遇的影响分值是3.75,排在了第四。

除去工作本身,学校的课程内容与学生是否去公益组织就业也有直接的关系。当前,公益慈善管理专业的课程主要包括三大类:理论学习、课程设计以及校外实习。通过调研,学生认为校外实习(社会实践、实习)对就业影响程度最高,平均分值可达3.86。其次是课程设计,最后才是理论学习。

为了更好的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学院成立了就业小组为其提供各种就业指导。提供实习就业信息排在了此项调查影响程度的第一位,平均分值达到了3.85分。其次是公益从业人员分享,简历设计和面试礼仪与技巧并列排在了影响程度的第三位,品均分值都是3.31分。

三、建议与对策

从学院而言,要为学生尽可能多的对接行业资源,提供实习岗位和就业讯息,通过实习带动就业。从现实结果来说,很多学生因为实习表现好被实习单位转正留用,这确实可以成为学院与学生携手努力、共同打造的一条就业路径。其次,要对学生的课程内容进一步改革,在符合专业要求的同时,加大校外实践比例,争取做到四年本科学习实践不断线。通过校外实践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加强学生与行业的联系,为其最后的就业做好铺垫。最后,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学生的就业心态在大四一整个学年都会发生波动,周围的环境会对其就业心理产生影响,专业课老师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就业心理,排除影响学生就业的干扰因素,做好疏导工作。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在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方面的培训。

就公益组织而言,首先要加强组织自身的建设,使其发展专业化、规范化,增强对于公益慈善专业学生的吸引力。另外,要给予大学生锻炼的机会,除了事务性的工作,也可以适当安排一些专业性的工作,甚至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培训学习的机会,让学生从专业上认同机构、认同行业,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的可期待性。最后,公益组织在物质上也要保障学生的基本需要,为其提供可以在单位所在城市生活的薪酬待遇,以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麦克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4.

[2]邓国胜.中国社会团体的贡献及国际比较[J].中国行政管理,2006(3).

[3]邓国胜.中国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特质与价值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6(9).

[4]邹治, 陈万明. 非营利组织:政府应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路径选择[J]. 中国行政管理, 2010(3):104-107.

[5]曹占涛.第三部门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可行性分析[J]. 中国发展, 2007, 7(3):64-69

課题项目:校级课题《大学生选择公益组织就业现状调研与影响因素分析》,立项号:njpi2017-2-20。

猜你喜欢

就业影响因素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