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城市互动的住区规划设计实践

2019-09-10冷冬阳

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设计实践

冷冬阳

摘 要:与城市互动的住区(也可称为开放住区)”已经超越了打破住区围墙的简单表面概念,强调住区是城市整体功能和空间构成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独立于城市空间、城市交通的“城中城”,住区的生活和空间与城市进行一体化的交流互动,直接表现就是适宜的路网密度、公共交通的通达、配套设施的共享、开放友好的街道界面、生机勃勃的交往气氛和有机整合的城市生活。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与城市互动的住区规划设计实践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与城市互动;住区规划;设计实践

1 前言

作为一项实际要求较高的实践性工作,与城市互动的住区规划设计的特殊性不言而喻。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住区规划设计问题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该项工作的最终整体效果。

2 与城市互动的住区规划设计关键探讨

2.1 规划布局

2.1.1 集中绿化型

住宅建筑群体共同围合一个较大的绿化开敞空间,为居住区服务的商业、物业集中布局于小区入口。这种布局方式的特点是在小区中部布置集中景观绿化空间,视觉效果比较好。如湖州的“东白鱼潭小区”、上海的“名都城”。

2.1.2 轴线对称型

在用地较为狭长的情况下往往采取轴线对称形式,建筑沿中轴线对称布局,轴线可直可曲、可松可紧,中轴线上则建造绿化、步道、休闲小广场、喷泉、小品景观等,该布局特点是将城市步行街的设计方法应用于居住区规划中,通过轴线的变化和延伸使人产生步移景异的视觉效果,居民到中心绿化的可达性也比较强。

2.1.3 自由布局型

这类居住区往往是结合地形山水,因地制宜。强调道路线型的柔和流畅和建筑布局的自由活泼,将人行活动路线和绿化景观有机地揉和在一起,使规划平面生动自然,建筑布置高低错落,环境景观富于变化。

2.2 交通停车

2.2.1 道路

居住区道路可以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按组织交通的方式可分为人车分流型和人车混流型,人车分流型道路剖面一般为“机动车道+人行道”,有的道路为“两块板”中间以绿化隔离带对称布置,还有的道路人行道单侧布置;人车混流型道路则无人行道,也可以绿化带隔离对称布置。按道路性质可分为居住区干路、小区干路、区间路,这种分类主要是为了构造居住区布局框架和限制机动车的行驶。在道路设计上,很多设计师在道路线型、铺装、路灯上做文章。使得道路本身也成为居住区的景观,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2.2 停车

居住区停车设施按停车方式可分为几种形式。住宅底层停车是较常见的方法,将住宅底层南面的大开间用以停放小汽车,北面小开间则用以停放自行车和摩托车。露天停车即在道路旁或边角地辟出一块停车场,主要用于机动车短时停放。为了不妨碍观瞻,停车场往往使用植草砖或石材拼花进行铺装。居住区道路及停车设施应尽量做到人车分流,并保证居民能较为方便地停取车辆。

2.3 景观环境

2.3.1 同整个居住区风格协调原则

居住区建筑风格奠定了全区环境风格的基础,西方造园手法同中国造园手法有很大不同,西式园林追求恢宏的气势,构图工整。构图自由、装饰小品多为假山石以及亭台楼榭。目前居住区规划中纯西式或中式园林并不多,大部分都是以一种风格为主综合运用两种造园方法。但是在特定的小区如苏州古城街坊中则不宜建造西式园林。

2.3.2 充分利用自然的原则

自然环境是景观绿化的基础,在居住区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貌、山水环境、气候特征,对地势的利用、水系的改造、树木的保留要因势利导,创造具有特色的环境空间。如昆山“香樟园”小区保留了基地中原有的数十棵香樟树,营造了小区绿化环境的主题。

2.3.3 整体和精细设计的原则

居住区环境要有整体设计的理念,既要有点线面结合的景观结构,又要有不断变化的空间序列。同时对居住区环境细部要有精细设计,现代景观环境不但可以借鉴传统的一些东西,更可以将现代社会才有的声、光、电、喷泉、玻璃、彩色涂料等综合运用在环境设计中,对环境中的细部如河道驳岸、桥梁、扶手、踏步、花坛、儿童游戏场、灯具、坐椅、指示牌、信报箱、垃圾桶等都要有整体的设计策划,以求创造富有现代设计感的居住区环境。

2.4 建筑风格

2.4.1 形式服务于功能

住宅是给人居住的建筑,要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住宅设计中当以户型和为人服务的功能设计为首要考虑因素,住宅外观立面要力争和户型完美地结合。

2.4.2 住宅风格多元化

對世界上各种优秀的住宅模式都可以加以借鉴,关键的是要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创作出具有我国多元化文化地域风格的住宅样式。其次,居住区住宅建筑必须处理好与周边街区建筑的关系,新老建筑风格、色彩、韵律等要对比协调。

3 现代住宅小区在规划设计方向

3.1 创新规划设计理念与时代接轨

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力量之源,设计理念是规划设计的灵魂。现阶段有一些小区的规划设计有了一些新的理念的突破,为设计规划注入了新的活力,这对于指导小区的居住环境设计和彰显人文魅力具有重要价值。

3.2 准确定位,表现独具个性特色的主题

通过各种各样的居住空间创意和多元化的组织方法来为小区的地段和城市的大环境确定主题,让其主题都具有独具一格的创新型和明显的时代特色。

3.3 空间布局上更重视营造建筑空间的层次感

比如我们可以在小区的中央位置设置高层住宅,四周则建设底层住宅。这样不但能够防止形成封闭空间或隔绝与外界联系局面的发生,让小区和四周融为一体,还能够丰富小区的外部轮廓。妙用行列式与围合式组合,精致的设置小区公共开放空间和住宅建筑围合的空间,营造几个亮点,让整个空间环境饱满起来。从而营造出“园中之园”的感觉。

4 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各种条件下,与城市互动的住区规划设计工作实践中依旧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我们应该从这些问题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刻分析其产生的多方面原因,统筹并进,多措并举,克服该项工作中的诸多难点问题,进而获得最为优化可行的规划设计实施策略与效果。

参考文献

[1]马玲萍,海钧.浅谈居住小区规划设计[J].山西建筑,2016(21):88-89.

[2]陆冰.浅谈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的常见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12,(28):75-76.

猜你喜欢

设计实践
基于中职家具设计专业《构成基础》课的教学探索
从传统寺庙园林到城市公园的文化转型
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实践及相关问题探讨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试论艺术设计学科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
飞机设计专业需要教什么
浅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实践如何引入家电产品设计课程
突破作业重围,激扬生命活力
室内设计与环境艺术的设计实践研究
义乌旅游商品研发双轨制策略及其设计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