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CGTN《dialogue》的节目特色及未来发展
2019-09-10帕孜丽亚·买合木提
摘要:自党的18大以来,党中央对于对外传播工作高度重视,习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增强对外传播的感召力和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而外语类电视节目作为塑造中国形象,传递中国声音的重要渠道,是我国对外传播事业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选取CGTN的英语访谈类节目《dialogue》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节目内容及节目形态的研究,分析该节目的特点,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dialogue;对外传播;节目特色;CGTN
《dialogue》原是央视英语频道一档英语访谈类节目,旨在对全球焦点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以中国视角展现世界。该节目自1999年开播以来,就以对国际问题的深刻剖析和报道的公正和平衡,受到西方观众的广泛关注,在西方社会的精英阶层享有不错的口碑,凤凰卫视首席评论员阮次山先生曾评价此节目“多年来发挥了中国与世界各国桥梁的功能,使中国人了解世界,也使外国人了解中国。“2016年12月CGTN成立后,《dialogue》也一并转入CGTN旗下。转入CGTN后的《dialogue》延续着它原先“ideas matter”的理念,致力于用国际化的视野,传达有观点、有态度的内容。
一.《dialogue》的节目特色
(一)鲜明的中国视角开放的话题选择
《dialogue》的内容多围绕国内外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热点展开,在节目的选题方面,《dialogue》不仅重视对国际焦点问题的探讨,也十分注重对涉及中方利益的事件的报道,如G-20峰会、中日关系、菲律宾岛屿之争等话题都是节目组关注的焦点。除此之外,《dialogue》也密切关注國内政策、法规和社会呼声,其中尤为突出来自官方和民间的声音。节目时常将中国的许多国内外政策纳入全球化视野,联系中国的经济和社会背景来进行解读,力求通过鲜明的中国视角,传递中国声音。
另一方面,因为是面向欧美受众的节目,《dialogue》在话题的选择上也更为多源和开放,能够直面一些争议性和敏感性话题。在“南海事件”之后,节目组特邀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和台湾海洋大学教授就“中国拒绝菲律宾仲裁请求”事件的背景、经过、国际法法理依据及中国的应对措施展开对话,通过辩论的方式,间接表达了中方的态度和立场。《dialogue》还曾播出过一期有关“粉红经济”的节目,邀请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民间公益机构工作者与全球观众一起探讨LGBT群体及粉红经济相关话题。彰显了节目在话题选择上的多元性和开放性。
(二)平衡和客观的呈现
从节目的形态来说,《dialogue》是一档辩论和访谈相结合的节目,节目中既有观点的碰撞,又有理性深入的交谈,嘉宾之间是一种对抗与交融的关系。节目每次都会邀请2到4位来自中外各个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他们会围绕每期的节目主题各抒已见。由于嘉宾自身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嘉宾之间的交流时常会演变成紧张又激烈的辩论,辩论双方竭尽所能去论证自己的观点,还要毫不客气地揪出对方的逻辑漏洞。但与此同时,与单纯的辩论相比,节目中又多了许多理性又深入的对话,气氛并不总是剑拔弩张,嘉宾与嘉宾、嘉宾与主持人之间也有理性中肯的交流,可以说《dialogue》节目做到了深入性与矛盾性的平衡。
在嘉宾的选择上,《dialogue》遵从平衡原则,节目中不仅有许多中国知名学者和政府要员,还邀请过许多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西方嘉宾,美国前总统卡特、英国首相布莱尔、葡萄牙总统桑帕特、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等国际政要都曾在节目中高谈阔论。中西方嘉宾与主持人时常就共同话题展开激烈的讨论,不同立场和观点之间的博弈,使得节目成为了各种思想和观念交锋与交流的平台。而中外兼顾的嘉宾选择模式,让节目呈现出的内容更加客观和真实。
(三)主持人中心制
主持人中心制产生于美国,是美国式商业运营路线的产物,它通过用主持人的名字为节目命名、在节目中表现主持人的个性化语言和观点等方式来突出主持人节目中的中心作用,打造主持人个人品牌,从而提升节目的知名度和收视率。CNN王牌主播拉里·金和他的“拉里金现场秀”就是典型例子。拉里·金主持“金现场秀主持人”长达25年,曾创下美国收视率的最高纪录,被称为“世界最富盛名的王牌主持人”。节目为他树立个人品牌奠定了基础,而他的知名度也为节目带来了高收视率,二者相得益彰。
主持人中心制在《dialogue》中也有体现。主持人杨锐是《dialogue》的亮点之一,他在出境的同时,还担任节目的制作人,因此,他鲜明的个人风格被带到了节目中。节目中的他逻辑缜密,言辞犀利,提问尖锐而深刻,时常和嘉宾斗智斗勇,但在整体节奏的把握上,他又能收放自如,松弛有度,让每一个嘉宾都能畅所欲言转入CGTN后,《dialogue》在节目中放大了杨锐的个人特色,将节目名由《dialogue》改为了《dialogue with Yang Rui》,旨在进一步突出杨锐的个人特色,打造主持人个人品牌。
二.《dialogue》: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未来
外语类电视节目是国外受众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dialogue》节目聚焦国内外的热点问题,一直致力于将许多国内外政策纳入全球化视野,联系中国的经济和社会背景来进行解读,力求通过鲜明的中国视角,国际化的表达来为受众打造一个了解中国、感受中国的窗口。节目从开播到现在,在短短十几年间,凭借客观平衡的报导和理性深入的评析,成为了沟通中西方的重要桥梁。随着全球化速度的加快,中国的国际化进程也加快,对外传播的重要性开始凸显,国家对对外传播事业的重视空前高涨。2016年12月,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正式成立。这些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给《dialogue》节目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机遇,但也带来了挑战。
(一)传播平台:
《dialogue》最初是CCTV英语新闻频道旗下的节目,CCTV的官方媒体性质虽然能为节目提供强大的技术和财力支持,保证信息的即时性和可靠性,但又在某种程度上消解着节目的传播效果。CCTV的国家媒体属性很难不让一向标榜独立的西方媒体质疑其旗下节目的客观性,他们很容易先入为主的认为《dialogue》和CCTV的所有节目一样,都带有官方的烙印,这对一个致力于对外传播的节目来说是致命的。但随着CGTN的成立,这种困境不复存在。新成立的CGTN整合了对外传播的所有资源,形成了对外传播的新品牌,在外媒看来,它是一个崭新的品牌,在它身上看不到官方的烙印。《dialogue》也开始依托CGTN作为传播平台,进行更大范围的传播。由于CGTN只专注于对外传播,因此相较于CCTV,它的平台更专业、更广阔,视野更国际化。故对于《dialogue》来说,这是一次机遇,拥有CGTN这个平台,就意味着节目能够提高传播力度,加强传播效果,从而吸纳更多受众。
另一方面,《dialogue》以CGTN作为传播平台,进行全球范围的传播,也决定了节目的受众是世界范围的不同族群。因此《dialogue》在内容制作环节,尤其是新闻信息的选取上,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内容制作是事实择取的艺术,任何一个新闻产品,都有自己的叙事视角,所谓“客观展现世界”也并非是把世界原封不动的照搬到纸面上,而是建立在信息择取的基础上的。而《dialogue》作为向世界传播中国的节目,既要传递中国声音,表达中国立场,还要对全球范围内的受众负责,确保节目内容的客观真实和公正平衡,避免让受众对节目的客观性产生质疑。
(二)节目制作: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信息的传播已经跨越了国家的界限,实现了全球化传播。来自世界各地的海量信息每天都在侵袭我们的大脑,刺激我们的感官。信息的爆炸式生產对节目制作者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信息的爆炸式生产为节目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节目内容题材的自由和灵活选择提供了便利,不必使节目制作者担心题材的枯竭和缺失,同时世界舆论场域内关于热点问题的意见信息也会为制作人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但另一方面,全球化传播并不意味着信息的流动是自由的,欧美国家凭借着雄厚的资本、高端的人才以及先进的技术,牢牢掌控着信息的流动方向,很大程度上垄断了国际信息传播,新闻媒介分布上的不平衡、国际新闻流通上的不平衡都给《dialogue》节目表达中国声音、展现中国视角造成了极大的挑战。同时,蜂拥而至的海量信息并不都是有用的,从纷乱复杂的信息中筛选出有效的信息绝非易事。《dialogue》节目是一档生产意见信息的新闻节目,意见信息是建立在新闻信息基础之上的,因此很多时候过量的信息会扰乱制作者的思路,如何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职业敏感性,不在海量信息的轰炸中迷失方向也是节目制作者要面临的挑战之一。
参考文献:
[1]严贝娜,姚力艳.杨锐:让世界倾听中国的声音[J].对外传播,2016(01):20-21.
[2]陈芳.论跨文化背景下电视英语节目的传播意义[J].新闻战线,2015(03):129-130.
[3]肖博.论全球传播背景下CCTV News主持人的机遇与挑战——基于对《Dialogue》节目的考察[J].新闻世界,2014(02):66-68.
[4]杨锐.试论央视英语新闻频道《今日话题》的竞争力[J].电视研究,2013(07):56-57.
[5]吴克宇.试论CGTN国际传播理念与传播方式的转变[J].电视研究,2017(09):72-73.
[6]李宇.从CCTV4到CGTN:浅析中国国际电视频道的发展嬗变[J].对外传播,2017(05):34-36.
作者简介:帕孜丽亚·买合木提,女,1992年9月,民族:维吾尔,新疆吐鲁番人,硕士学位,中国传媒大学,研究方向:国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