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有为最动人
2019-09-10朱建芳
朱建芳
退休之后怎么过?我常在微信里看到“要看得惯、想得开、忘得快,要舍得吃穿、舍得花钱、舍得玩乐,要多跳舞、多唱歌,快乐就是幸福”之类的提醒或告诫。这当然不能算错。人退休了确实和在职时有很大的不同,但一些高龄人士仍在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的事例,又使我对退休生活有了新的思考。
2018年7月14日央视播出的《朗读者》中的吴孟超,就让我感动不已。他是著名肝胆外科专家,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到2019年90多岁了,才完全退休。退休前,他仍然坐门诊,每年有约200台手术。他说:“虽然退休了,但只要组织需要,只要病人需要,我随时可以进入战位,投入战斗。如果有一天倒在手术台上,那是我最大的幸福。”
翻译家宋书声先后参加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的翻译、审稿工作,几十年如一日,“甘为真理付韶光”。2018年11月,他荣获中国翻译家协会颁发的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如今91岁了,他仍然坚持每天关注时政和社会新闻,做着翻译工作。植物学家李恒,60年来采集17万份植物标本,14个物种以她的名字命名,今年已90岁高龄仍坚持每天工作。她说:“人活着一天,便享受了一天自然和社会的馈赠,就要努力工作,以回馈和感恩。”
仔细品味这些高龄有为者的事迹,可以发现他们最大的共同点,是年轻时打下了扎实的知识基础,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决心终身做同一件事,并做好同一件事。更幸运的是,他们终身从事的事业,都是国家、民族需要的,都是社会、人民需要的。于是,他们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历史责任感,他们为人民服务的热忱,他们的创新创业精神,他们顽强钻研的品格都有了依附的地方,有了发挥的平台,有了着力的抓手。他们才可以抖擞精神,续写人生的新篇。
主观和客观相结合,个人志向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相结合,就产生了一种境界,一种动力,一种和谐。工作和生活紧密联系,互为补充,互为依靠,互为乐趣。青壮年时专心致志地工作和生活,到了老年仍然愉快地工作和生活。不因退休而无所事事,不因年老而放弃追求。人生虽然会走向衰老,但奋斗的精神绝不松懈。
高龄有为者的事迹可以啟示老年人,也可以启示中年人,更可以启示青年人:想要有为地、快乐地、健康地度过一生,是要从青年时期开始谋划的,没有青壮年时期的积累和铺垫,便不会有高龄到来时的淡定、踏实和杰出。
责编/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