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拨善导 读出实效

2019-09-10侯桂玉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4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

摘要:随着课改的日益深入,我们欣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已达成共识:阅读教学就应该以读为本,读中思考,读中感悟,读中品赏,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于是在许多课上,特别是一些公开课、示范课,我们又能看到孩子们摇头晃脑的读书模样,又能听到孩子们银铃般的琅琅书声。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又遗憾地发现:在教学实践中,在最真实的常态课上,“读”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读的时间不够充分,一节四十分钟的课,真正属于学生读书的时间往往不到十分钟;读的目的不够明确,读前无要求,读中乏指导,读后少评价,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读的指导机械生硬,重技巧轻感悟,学生的理解、体会与朗读表达脱节…针对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读的训练”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进行改进和优化。

关键词:课程标准;巧拨善导;巧授方法

一、精讲少问,保证充足的读的时间

一节课就四十分钟,要保证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来读,时间哪儿挤?这就要求老师得精讲少问。那这“精”这“少”依据是什么呢?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年段目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第一学段,即一、二年级的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是: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3、4、5、6……课标对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定位非常明确。教学时,教师花很多的精力进行频繁的问答,去分析课文内容,去灌输思想教育,结果是“种了别人田,荒了自己的地”,用在识字、学词、写字上的时间很少,用在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上的时间就更少了,于是两节课下来,老师讲得满头大汗,学生读起课文来仍旧磕磕绊绊、结结巴巴。我不由得想起在一场教学研讨活动中,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研员在听了我市实验小学一位年轻教师展示的二年级阅读教学后掷地有声的指导:“我们一定要做好‘守土工程’,低段的课就要上出低年级的特色,少一些形式,少一些问答,扎扎实实地让学生去读书、去写字。我给大家下达一个硬指标:第一课时里至少得让孩子读上五遍课文。”因此我觉得,特别是在低年级,老师更应理直气壮地抓读的训练,牢牢把握《课程标准》中的年段目标,结合学情、教材特点,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解问答让位给读,让形式花哨却无实效的小组合作让位给读。

二、巧拨善导,追求读的质量

1、激发兴趣,让学生爱读

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定位第一条便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因此,在学生读的训练中,老师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想方设法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投入读的训练。如一位老师在教学《胖乎乎的小手》时,先让全班的小朋友都把小手伸出来,老师巡视后,请上了一个虎头虎脑的小胖墩,让他把一只小手摁在黑板上,然后顺着他叉开的指头三下五除二就勾画出了一只胖嘟嘟的小手轮廓。那小家伙刚把手拿开,全班顿时爆发出一阵惊呼:“哇,太可爱啦!”“哈,太好玩了!”在小家伙们无比羡慕的惊叹声中,老师不紧不慢地说道:“没事,还有机会!现在请小朋友们认认真真地打开课本,读读《胖乎乎的小手》,待会儿请你来展示,看谁能把课文读得正确又流利,老师也把他的小手画到黑板上。”哈,老师话音未落,已有相当一部分小家伙摇头晃脑地读开了。多用心的老师啊,她没有煞费苦心地去准备多媒体课件,而是抓住了一年级孩子好表现的特点,巧用身边资源,吊足了孩子的胃口,让他们兴致盎然地去读书。因此,只要我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就一定能营造出浓郁的读书氛围。

2、巧授方法,让学生会读

曾经听一位老师执教一年级《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初读完课文后,她请了一个小女孩再读课文。那小女孩亮开银铃般的嗓子读了起来:“小竹排,顺水流,鸟儿唱,鱼儿游……”同学们都神情专注地听着,却有一个小男生两指搭成尖尖的鸟嘴儿,嘴里还欢叫着:“啾啾——啾啾——”那女孩读不下去了,大伙儿也把目光全聚焦在这个不识好歹的男孩身上,等着看一场好戏。谁也没料到,老师不但没狠狠地批评他,竟然还夸他呢:“哲敏上课最专心、最投入了!”在孩子们惊愕的目光中,老师一本正经地问那小男孩:“你刚才看着课文,听着朗读,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是吗?”那男孩先是一愣,再看看老师亲切的微笑,殷切的眼神,他站起来了,神采飞扬地说:“是啊!我看到小鸟在枝头上跳来跳去,在高兴地唱着歌儿呢。”老师郑重其事地接过他的话说:“多会读书的孩子呀!如果读课文都能像他那样,在脑子里‘过电影’,把课文里的那些字变成一幅幅生动的图画,那不仅说明你用心读了,而且说明你读懂了。”学生们无限崇拜地望着那位叫哲敏的小男孩,若有所悟地点点头。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把握,适当地从语音、语调、语气等方面进行指导。一般来说,故事类文章的朗读,高兴兴奋时用高昂的语调,悲伤难过时用低沉的语调,紧张激烈的场面描述语速快、急一些,自然的叙述语速平缓些。抒情写景文章的朗读则以好词佳句为重点,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感受语言的气韵和美感,用自己的朗读揣摩文本中语言文字的精妙,从而达到学习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的目的。

3、迁移体验,让学生读得自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教学建议”中明确要求: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且应当把生活的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教学中我们发现,孩子在生活中与家人交流、与小伙伴交往已形成了一定的语感,可为什么一张开嘴巴读课文,立马就变腔调了呢?最近经常在观摩名师的课堂教学实录,我发现,在于永正、贾志敏两位著名特级教师的课堂上,常常能听到这样的一句话:“读书要像平常说話一样,自然地来读。”当学生们拿腔捏调地进行着所谓的“有感情”朗读时,他们总是舍得停下步子,循循善诱:“像平常说话那样,自然地读,那才是最美的。”看来,不是孩子的语感太差,而是我们老师太在意“有感情”了,有意无意地把书面语言与孩子的口头语言割裂开来,让学生一捧起书来便得昂首挺胸,严阵以待,非得读出“感情”来不可。因此,我们得学会将文本内容与学生某一方面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融合起来,去触动孩子内心独有的感受,而后引导他们迁移体验,就像平常说话那样来朗读,来表达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样才能真正读出味道来。

有人说,看着孩子们其乐融融地徜徉于文本之间,那真是一种快乐舒心的享受。是啊,当孩子们真正喜欢上阅读,学会了阅读,语文课必将成为他们的向往,成为师生共同施展才华的大舞台。为了这美丽快乐的梦想,老师们,我们共同努力吧!

作者简介:侯桂玉,1971年9月出生,女,汉族,本科学历,致力于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级职称,福建省福清市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及部分学科课程标准解读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通知
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价值及意义
教育部出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
由两个等差数列的公共项组成的新数列问题
关注课堂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