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个性的培养

2019-09-10楚国华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6期
关键词:个性素质教育小学生

楚国华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素质教育逐渐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素养的培养,并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革新,力争以培养有思想、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的人才为目标。其中,小学教育作为校园教育的基础阶段,在这一重要时期不仅要重视学生文化教育,更要重视对小学生创造力、社会技能、语言表达能力和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培养,也就是“个性”。为此,本文就如何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生的个性进行培养进行论述分析,希望能够以此促进小学素质教育的稳健推进。

关键词:小学生;素质教育;个性

前言:随着现代化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素质教育已经对人才的培养有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其不仅致力于强化科学知识层面的教学,更注重对“个性”的培养。小学教育作为教育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若能对其进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仅有利于顺利的完成学业,更有利于其日后得以全面发展。为此,小学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除了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外,还要全力将培养学生的“个性”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要务之一。

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顽强的品质

学习动机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主动性,让学生乐于自主对科学知识进行钻研探究,因而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积极结合教学内容对科学领域的发明进行讲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主动投入到課堂学习中去。由于基础的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枯燥性,这就难以一直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就容易让一些学生产生退缩的念头。对此,教师必须要寻找新的教学突破口进行引导,如教师可以不断给学生贯彻各个学科的社会实践意义,让学生在学习中领悟到各门知识的学习目的所在,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起崇高的学习动机和顽强的品质[1]。

二、优化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操作能力

传统小学素质教育过于重视学生的学科成绩,而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培养,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成为了一个知识的“收容器”,不仅不会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更对学生日后的全面发展形成了阻碍。因此,优化教学方法已经成为了当下教育亟待完成的重要任务。教师要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进行革新,在课堂上尽可能给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权,并不断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具体可从以下三点着手:第一,提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让学生在风趣的课堂上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第二,根据课堂内容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学习过程的真实感受;第三,促进教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现在实践中牢固的掌握知识,并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构建良好的班级风气,提升学生集体荣誉感

良好的班级风气有能够为学生营造出更好的学习氛围,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融入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去。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构建良好班级风气中要善于学会利用优秀学生干部,让学生干部的起到模范先锋带头作用。此外,教师还需要为班级集体的奋斗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目标的前进和努力,进而为其良好个性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值得强调的是,班风不仅包括班级的学习风气和制度规范,好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纪律表现、生活作风等,这些都能对学生形成强大的约束力,让学生时时刻刻都能严于律己,并努力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因此,加强良好班级风气的构建势在必行[2]。

四、密切师生关系,为学生日后发展打下情商基础

实际上学校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一个集体,这个集体中教师和学生作为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关系直接决定着学校教书育人的职能能否得到有效的发挥。要知道,教师对于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尤其是小学生更是将教师的一言一行作为自己行为的典范,即认为教师做的都是对的。为此,在学生个性的培养上要加强对教师言谈举止的约束,从而为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为了能够让教师的引导和表率作用充分发挥就必须密切师生关系,让教师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密切的接触让师生之间能够形成一种情感交流,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感受来自教师的关怀与温暖,这样也会让学生懂得如何友好的对待他人,从而让小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得到正确引导。教师与学生不仅是师生关系,教师更是学生的长辈,因而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强化其自身乐观向上的精神,使得学生从小打下与人接触的良好基础[3]。

结语:综上所述,小学素质教育对一个人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的“三观”正处于初步形成阶段,在这一重要时期对小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不仅有利于其学业的进步,更有利于其良好个性的形成。而良好的个性能够提升其创造力、社会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其走向社会后更能从容的面对一切,并以此适应各方面所带来的挑战。为此,在小学素质教育中必须结合多种方法强化学生个性的培养,从而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晓艳.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的策略[J].汉字文化,2018(13):63.

[2]李玉林.试论城郊地区小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J].学周刊,2018(11):70-71.

[3]赵占锋,郭倩,马娟,郭成.小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途径与方法[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03):1-3.

猜你喜欢

个性素质教育小学生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语言表达重“个性”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我是小学生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