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19-09-10张治清
张治清
摘要:一直以来,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阅读能力影响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然而,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老师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较低,教授阅读的方法也较为单一,学生无法从中获得更多的乐趣,从而影响教学效率。因此,个性化阅读越来越随新课标的要求推行到课堂教学中,本文即立足于此,对小学语文的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策略
一.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所谓个性化阅读即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不断开拓思维,挖掘在阅读中的兴趣与潜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体会阅读的快乐,在阅读中展现个人的才能。阅读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不同的人对同一内容有着不同的解读方式,显然,在对阅读水平的评判上,不能以单一的结果进行判定。[1]然而,在具体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老师忽视学生的差异。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老师习惯性地用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内容讲解,对于阅读的要求与面临的问题,按照标准答案进行,这种单一灌输的教学方式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2.学生思维单一。在长期的应试教育过程中,许多学生为了提分,只会按照接近于标准答案的思维方式应对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对于一些需要主动思考的问题,往往缺乏批判思考的能力。这样阅读能力也无法得到提升。3.阅读不够个性化。个性化阅读是建立在学生的个人感受之上的,只有学生个人有所思,才会有所得,个性化阅读教学也才能继续下去。在现实教学中,老师常常会用个人理解代替学生理解,没有真正给予学生空间和时间思考,个性化阅读教学也没有落到实处。
二.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探究
(一)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与发展,小学语文要求学生能够学习体会词句与表达的情感,能够抓住主要内容并体会思想感情。[2]要做到个性化阅读的前提是学会基本阅读,老师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但归根到底还是要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如在《和时间赛跑》一文的学习中,文章的主旨内容是希望阅读者明白时间的流逝之快,希望每一个人能够珍惜时间。但是,在具体教学中,老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意识,让学生理清对时间的概念,引导他们往自己所想的方向深入分析下去,而不是给予学生思考的方向,代替他们思考。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们按照小组进行讨论,将课堂归回到学生本身。阅读方式有很多种,老师要选择最为有效,学生最喜欢的那种方式。当然,在开展阅读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尊重不同学生的阅读习惯,引导他们正确高效的阅读。如学生可以在阅读前先了解作者与文章的背景,还可以在遇到生僻字时查阅字典,针对内容展开精读或是略读等。不同学生的上课效果都不同,对于自主展开阅读缺乏信心的同学,老师要能够增强其信心,从而培养他们个性化阅读的能力。总而言之,老师要能够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尊重他们的想法,并鼓励他们积极开展阅读。
(二)鼓励学生个性化解读
个性化阅读在于让学生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不断增强个人领悟力。对于阅读解读结果的对与错不应过分追究,老师应重在学生思考思维的培养,让他们敢于发言,尊重并肯定他们的思考过程与观点,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3]如在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课时,文中主要通过描写鲁迅“趣谈水浒”、“救治车夫”、“笑谈碰壁”、“关心女仆”、“乐放烟花”五件事从而刻画了一个生动立体的鲁迅形象,那么课文中有这样一问:勾画出文中描写鲁迅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的语句,想想看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阅读题就是开放的,并没有标准答案,老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思考,不要拘泥于标准,可以有不同的见解,要有敢于批判的精神。当然,老师在让学生畅所欲言的同时还要注意价值观的引导,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一味地肯定或一味地批判。有不同想法的学生要给出充分的理由阐述自己的见解。个性化阅读强调学生解读的个性化,老师要让学生在一个更加开放自由的环境中,充分利用个人学识,以自己能够把握的层面进行分析,只有敢于尝试,敢于深入,才会有深入作品内核,提升自己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的可能。在大胆尝试的过程中,老师的教导与理念十分重要,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三)多途径实现个性化阅读
个性化阅读应是具備一定体系的阅读方式,因此,要能够体现出个性化阅读的独特性与延展性,提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一定的阅读目标必不可少。老师组织学生自主阅读之前,可以提供学生几个相近的问题,即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中寻找答案。如在《唯一的听众》一课中,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唯一的听众的真正身份是什么”、“老人成为最有声望的教授是因为什么”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阅读情境。此外,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增强学生对阅读课堂的参与度。如在《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课里,通篇都是小记者苗苗与季羡林先生的对话,这样的文章形式就可以开展相应的朗读阅读,老师可以请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阅读中体会人物情感与说话时的语音语调,从而提升他们对人物的感知能力。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老师还可以组织专门的阅读课,让学生自主进行阅读交流,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氛围对于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也大有裨益。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及语文阅读教学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在实际的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即老师忽视学生的差异、学生思维的单一性及阅读个性化不够三方面,从而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对策探讨,分别从学生、老师及阅读方式的角度给出了具有实效性的建议,希冀能够提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效果,使个性化阅读在现代教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伟杰.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3.
[2]黄素娥.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2018.5.
[3]康莉.浅析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J].文学教育,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