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2019-09-10宋文军
摘要:一体化教学是当前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大趋势,它破除知识与应用相分离、理论与实践不统一的“两张皮”、“空对空”现象,实现同一空间、同一时间的同步教学,从而更好的满足行业与企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要求。本文结合大兴安岭技师学院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专业的教学实际,通过对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教学硬件环境、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一体化教学学生考核等四个方面的改革,提出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切实可行的实践途径,以期为一体化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教师队伍;硬件环境;课程体系;考核方式
一体化教学是当前职业院校的一种教学新趋势,它打破了传统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在教室进行与实践教学在实训室进行的传统教学模式,利用已有教学资源,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加入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把握,实现同一空间、同一时间的同步教学。2013年,大兴安岭技师学院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以下简称森管)和机械运用与维修两个专业被黑龙江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确定为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学院通过对这两个试点专业教学一体化改革,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以点带面全面带动全院逐步实现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而实现“科研兴教,科研强师”的目标。
一、加强培训 全面抓好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
实现一体化教学,教师是基础。教师针对先进教学理念的领会、关于一体化教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自觉对一体化教学课程的思索以及对一体化教学模式积极主动的探索等工作,皆会对学院一体化教学的推进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职业院校全面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其主要途径在于加强对教师的培训。首先,制定相关的政策,有计划的组织教师到企业、科研单位挂职学习,融入到新技术研发过程中,借此提升其实践能力。其次,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行业企业课题的协作,促使教师第一时间接触到生产第一线。最后,应积极选派教师到一体化教学开展领先的职业院校学习经验,借此增加教师一体化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积累。
以森管专业一体化教学实践为例,大兴安岭技师学院自2013年晋升学院以来,院领导班子非常重视一体化教学改革,于2014年派出森管专业的二名教师(包括作者在内)和教育教学研究室一名教师到鸡西的黑龙江省技师学院学习《一体化教学课程改革》,主要学习了认识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法设计、一体化教学模拟训练、一体化课程标准及其特征等主要内容,提升了教师在一体化教学方面的理论素养,增加了教师在一体化教学方面的知识和实践的积累。随后,在大兴安岭技师学院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下,在森管教研室、教育教学研究室的密切配合下,在分管院长的高端引领下,在全院范围内对任课教师有条不紊地组织并落实了“四个一”活动,即:一次一体化学习汇报会。该汇报会由赴省参加一体化课程培训的三名教师从不同的工作角度,结合专业实际,针对一体化教学的发展现状、教学模式及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分别做了具体汇报。一次专题讲座。由参加培训学习的教师主讲,针对一体化的规范教学——项目教学法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讲解,从教学实例的展示到教师的学习体会交流,使得与会者对于一体化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堂引领示范课、一节观摩课。分别由参加培训的教师紧紧围绕着项目教学法的运用,合理设计了一体化课程学习任务,科学进行了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认真组织实施了一体化课程项目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 “四个一”活动,使全院任课教师对一体化教学有了深刻认识,为一体化教学在全院范围内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不断完善 倾力打造一体化教学硬件环境
一体化教学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它要求职业院校必须具备既能满足教师教学又能满足学生操作的仪器设备、一体化教室等硬件环境。
以森管专业的森林防火课程一体化教学为例,需要具备:防火实训基地、风力灭火机、机械维修工具、模拟火场器具等硬件设施。只有具备这些,才能进行一体化教学,通过灭火实战演练,将学生所学理论与技能操作相结合,将学生所学知识与灭火实战相统一。
三、不断创新 合理构建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
所谓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主要是指按照职业教学的特点,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操作重新整合,设置学习与应用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实现边讲边练,练中有讲,讲中有练的教学方式,它是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先决条件。其基本观念是把理论贯穿到整个操作过程中。要求职业院校主导牵头制订以教研室为基本单位的新教学课程体系,该教学课程体系需能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工作岗位需求来考虑课程的设置。根据课程有无实践操作,可以把课程分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课程、以理论讲解为主的专业理论基础课程两类。对于一体化课程,需任课教师与行业专家共同开发教材。
以森管专业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为例。该专业将林业政策与法律法规等纯理论性质的课程定位为专业理论基础课程,将操作能力较强的营林机械等课程定位为一体化课程,这样,根据课程的定位就能够开发出满足该专业教学的教材。除此之外,该专业还建立了毕业生反馈机制,通过调查问卷、网络沟通等方式,掌握毕业生参加工作以后的工作需求,根据工作岗位需求减掉过时课程,添加新需课程,更加合理的构建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以达到学习与应用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的,从根本上破除职业教学过程中的“两张皮”、“空对空”现象。
四、不断发展 逐步转变一体化教学学生考核方式
以森管专业学生考核方式为例。推行一体化课程改革前,所有课程的考核方式为:试卷分数占总学分的70%,作业占总学分的20%,平时表现占总学分的10%。改革后,如森林病虫害防治等一体化课程,试卷分数占总学分的30%,实践操作学分占总学分的50%,作业占总学分的10%,平时表现占总学分的10%。林业政策与法律法规等理论课程,试卷分数占总学分的50%,作业占总学分的20%,平时表现占总学分的30%。通过调整理论与实践占总学分比重的这种考核方式,减少理论的比重,加大实践的比重,不断的促进学生提升对实际操作的重视程度。除此之外,目前森管教研室正在积极探索其它的考核方式,比如学生实习单位的意见反馈等,借此掌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改进一体化教学学生考核方式。
总之,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表明,一体化教学已经逐渐成為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大趋势,也是一种能够培育满足企业所需、有能力把知识与应用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综合能力强、个人素质高的高技能人才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吕利强.关于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实施的思考[J].交通职业教育,2014(3):12-14.
[2]梁机,黄寿先,廖秋玲.一体化教学模式与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新探[M] //陈晓阳.林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 64-67.
作者简介:宋文军,男,1977年,大兴安岭技师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林学。
课题项目:(本论文系2018年度黑龙江省技工教育教科研基地“十三五”科研项目课题《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