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式教学法在就业指导课中的应用研究

2019-09-10陈晓如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2期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应用研究

摘要:高等教育大众化改革以来,就业市场供求矛盾显现,高校就业指导课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本文尝试将体验式教学法植入课程,提出应用方法,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创造力,以期提高学生就业力以及课程实践实用性,保证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就业指导课;应用研究

2019年全国就业总量压力不减,普通高等毕业生达到834万人,就业市场对大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从2010年开始在广州工商学院讲授这门课程,虽然近年来教研室陆续在课程大纲、课时分配、学分管理、师资建设等方面做了优化和改革,但教学模式守旧,仍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大班教学,学生参与度和互动率低,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就业指导应是一个动态实践过程,以生为本,注重学生心理体验和实践。体验式教学法顺应了新常态下的课程目的,能将学生融入生涯设计和职业生涯认知的各个环节,是课程未来的教学趋势。笔者在教学设计中逐步运用体验式教学法,探索其应用方法,为该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体验式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体验式教学源于20世纪40年代大卫·库伯提出的“体验式学习圈”。他率先提出体验学习是由体验、观察与反思、归纳及应用并再回到体验所组成的“体验式学习圈”。在教育领域,体验式学习主要的思想还有约翰·杜威的“做中学”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对体验式教学理念进行梳理和介绍,国内学者认为,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应包括体验、情境、认知、能力等关键词。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构建知识、发展潜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进一步归纳,体验式教学法创建的是一种互动的交往形式,强调重视师生的双边情感体验。教学过程中既是师生信息的交流过程,也是师生情感的交流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是促进他们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体验式教学应用于就业指导课的必要性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指出,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以下简称“就业指导课”)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倡将该课程纳入公共必修课范畴,并贯穿学生整个大学的培养过程。就业指导课承载了新时期大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任务,不仅要科学有效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还要帮助学生获得可持续的生涯发展认知适应能力。笔者所在的广州工商学院连续三年(2016年-2018年)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毕业生认为就业指导课课程流于形式、不注重学生个性辅导的比例均超过50%;表示教学环节缺少实践的比例逐年上升,分别是62.07%、65.99%和70.5%;認为课堂上学生参与度不足的比例则是36.73%、36.95%和43.25%。数据表明,学生对该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实践要求越来越高,原有的教学方法急需改革,在课程中引入体验式教学法,强调以生为本,显得非常必要。

(一)体验式教学符合就业指导课程性质要求

就业指导课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综合性学科,课程教学要求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效。课程内容重点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观念和技能的养成,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和实践,有助于学生获得可持续的认知和实践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做自主讨论、生涯人物访谈、自我介绍、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职业调查等,把理论知识和实践锻炼相结合,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主动学习知识,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掌握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体验式教学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特征

现今是个信息化的大数据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多样快捷,他们对课堂的要求更高,在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过程中更注重体验感,理论灌输很难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原有传统的教师讲授逐渐出现局限性,而体验式教学在课程中设定情境,引导学生融入并表达自我,让学生在体验、实践和参与中学习和成长更具教学意义和效果。

(三)体验式教学符合以生为本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谁获取知识谁就是课堂的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翻转教师与学生的主体角色,将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使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主阵地,感受学习的乐趣,发展自己的个性,完善独立的人格。体验式教学法主张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需要和经验出发组织教学,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三个中心 “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教师改变课堂主体地位,扮演引导者角色,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将教学预期有效转化为内在需求,使学生学到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可迁移技能,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四)体验式教学提升就业指导课教学效果

有研究表明:一个成年人通过阅读的信息可学习到10%,听到的信息可学到15%,而体验过的知识却能学习到80%;孔子在《中庸》中提到“吾听吾忘,吾见吾记,吾做吾悟”;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思想;这些正是体验式教学的精髓所在,只有亲身体验的事物,才是最可靠、最牢固的。体验式教学具有亲历性、主动性、实践性等特点,能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学习体验、综合素质评价、“知识-能力-运用”多维度考核学生等方面实现知行合一,达到让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传统教学中的“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课程内容陈旧和不实用”、“课堂上让学生参与不够”等问题迎刃而解,全面提升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满意度。

三、体验式教学在就业指导课中的应用设计

笔者所在的广州工商学院将就业指导课分为“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两个部分,其中“职业生涯规划”分为自我认知、职业探索、职业决策、规划实施这四个模块,“就业指导”分为就业形势分析、求职准备、职业适应、就业维权四个模块,每个模块分别是2课时,共16课时的理论讲授,另外有实践课16课时。体验式教学可运用的方法有职业测评、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调查访谈、经验分享、游戏、故事等,笔者尝试走出传统的就业知识课堂讲授的局限,根据该课程的课时分配和学生特点,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进行体验式教学设计。

(一)自我认知和职业探索(4课时)

1.教学目的:学生通过了解自己的兴趣、人格、价值观、能力,全面客观地澄清、认识自我;通过了解所学专业和当今社会的职业分类、职业发展趋势,掌握搜集、整理、分析职业信息的方法,进一步提升对职业世界的认知,增强职业认同。

2.体验式教学过程:教师用1分钟视频“人的一生”引入生涯概念,为学生梳理自我认知和职业探索的基本理论,运用一些非正式评估工具,如双手交叉抱胸、左右手握笔等小游戏来判断学生的人格兴趣倾向,引起学生共鸣,逐渐导入体验情境。前2个课时的重点将放在课堂职业测评、兴趣岛选择、价值观拍卖游戏等体验,教师注意课堂引导和时间控制,每个测评和游戏结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结论分享,使学生获得体验价值感,进而能有触动和思考。课后教师将学生按目标职业和岗位分组,布置学生于课后时间进行目标职业岗位分析和生涯人物访谈,告知学生探索方法,并提供访谈参考提纲和生涯人物联系表(校友或相关企业职员)。后2个课时重点为学生小组分享调研和访谈结果,要求以PPT形式用5-8分钟时间展示汇报,各组汇报完毕后,小组间互相寻找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提出改善或解决方案,教师作最后总结评价。

3.教学效果:学生通过测评、游戏、调查访谈等亲历过程,了解结论来源,学生在体验中分享、在交流中习得。在知识层面认知真实的自我,感知职业和生涯人物的可见和可模仿性;在态度层面,能更自信地在榜样的作用下减轻求职压力,培养积极健康的就业心理和求职心态;在技能层面,能从该课程提升沟通表达技能、问题提出及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等,达到体验教学的最直接目的。

(二)目标决策与规划实施(4课时)

1.教学目的:学生通过课堂体验,思考和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系统地梳理和规划职业生涯,做出适合的职业生涯选择,合理编制实施计划和过程,学会调整和适应变化的职业环境。

2.体验式教学过程:教师通过3分钟电视剧片段“小样的决策风格”导入课程内容,从视频中总结出直觉型、依赖型、回避型、理智型四类决策风格,让学生对决策有感性了解。接着用让学生做“桃园摘桃”测试(学生进入桃园,只能向前走不能后退,如何选出自己认为最大的桃子),教师引导学生分享结论并评价每种结论的决策风格;教师利用2课时的时间为学生做生涯决策工具的功能与操作介绍,引导学生在课堂用纸笔实施体验,分别用PLACE分析法、5W分析法、生涯平衡单从岗位用人条件、自我环境评估、目标权重等维度做决策,引导学生分享并找出决策过程中出现的操作问题,厘清个别同学容易出现的概念混淆、权重失衡等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教师用1课时进行职业目标分解和实现的教学,可利用“分级火箭”理论将火箭送到月球的案例、马拉松比赛分阶段实现目标的案例等,教会学生将职业目标分为短期、中期、长期目标,在课堂上用体验游戏“如何将一个苹果卖到10万元”来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最后教师对整个职业生涯规划部分的教学内容做梳理总结,布置每位同学根据学到的理论和方法做出适合自己的生涯规划书。

3.教学效果:通过课堂体验和游戏,学生能了解不同的决策风格导向不同的决策结果。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生涯决策清晰的分析思路、规划的操作流程和必要的判断指标,最终做出合理的生涯决策与规划,为毕业时走向人岗匹配做好准备。

(三)就业形势分析、求职准备与职场适应(6课时)

1.教学目的: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端正就业心理,获得求职技能,顺利进入职场并适应职场。

2.体验式教学过程:针对就业形势分析章节,教师介绍当前就业形势,提出3-5个问题,安排学生分组做自由讨论,每位同学都要积极发言并做好记录,随后进行课堂汇报交流。求职准备分为简历制作和面试技巧礼仪两部分,教师可通过“问题简历诊断”和“优秀简历展示”让学生从反面和正面教材获得认知,了解简历制作的原则和规范;通过课堂分组,设定情境,进行模拟面试和角色扮演,学生从这个特殊的职场环境中,体验实践过程,感受角色的心态和行为,每组学生实施模拟情境时,其他学生进行观察记录,随后进行评价;教师可利用案例分析来植入职场适应章节,通过具体职业的生涯人物案例为同学们解析角色转换、素质能力提升等过程。

3.教学效果:学生通过讨论进一步了解就业形势,找出应对措施,并将自己置身仿真的求职环境中合理认知角色,能够对招聘流程有初步接触,在体验过程中锻炼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逐步实现学生角色到职场角色的转换,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四)就业维权(2课时)

1.教学目的:通过劳动合同法和常见的侵权行为的学习,帮助即将进入职场和进入职场后的学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体验式教学过程:该章节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教师根据劳动合同法知识点列举相应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关注案例问题所在,引出相关法律条例,提出解决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在特定的情境下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权益。

3.教学效果:劳动合同法的学习为学生维护权益开启了一道门,案例的展示能以点带面,帮助学生避开求职航道的暗礁,顺利到达成功就业的彼岸。

在高等教育的新常态背景下,结合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实践育人的关键环节。就业指导实践的体验式教学应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角色,注意引導和总结,学生在课堂体验中边学边用,是提高学生就业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将体验式教学在就业指导课的应用作了初步探索,如何更好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加强实践环节引导并将感性体验上升为理论认识和技能,都是今后教学实践的重点。

参考文献:

[1]谢珊等.“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就业指导课中的运用[J].高教探索,2007,(03)

[2]刘德恩.体验式生涯教学的初步探索[J].基础教育,2011,(02)

作者简介:陈晓如,现供职广州工商学院,助理研究员,国家职业指导师,SYB创业导师,从事高校就业创业及就业指导课教学工作。

依托项目:2017年广州工商学院校级质量工程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名称“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ZL20171139。

猜你喜欢

体验式教学应用研究
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空域分类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