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2019-09-10陆彦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8期
关键词:树荫时代背景师范生

古人云“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目今,互联网时代扣开了世界的大门,传统的更迭愈发明显。对一名即将从教的师范生而言,假以充使两耳不闻之角,只愿图得传统的表形浅理,而惰性于动态时代下自我认知、各方发掘、思维整合及创新超越的过程体验,显然是对新时代教师角色的认知有了缺失的迹象。那么,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角色该如何转变?这也理所应当地成为了即将作为教育一线新鲜血液的师范生们该加以思索的问题。于此,笔者基于一名即将从教的师范生视角,主要从信念层面、思维层面及行动层面浅陋地谈谈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角色的如何转变。

一、角色如何转变

1.教学理想的建立

在当今,早已将“不是不思,时候未到”履行尚佳的师范生们,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之前,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思考自己具体的教学理想?笔者想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毕竟如今的师范生们早已习惯了在临近最后期限的时域内活跃,习惯了思想为前的缺失,习惯了短期成效的追求,习惯了瞬遇刹求的欣欣然,同时也习惯了亦发浮躁的自己。如此看来,教学理想的建立对即将从教的师范生接下来教育人生价值践行显得格外意义非凡。

对于教育理想,笔者于此谈谈自己的。其一,宁为摘桃人,不做乘凉人。笔者回顾自己在大学实习的经历,发现自己在教学上拘泥传统的现象明显。尤其是对学生们常见的问题,自己的很多处理方式依然遵循过老教师们简单直接的方式,先不论这方式最终成效如何,自己在教学上已然有了“乘凉人”之嫌,于树荫的庇护之下心安理得,殊不知自己早已化地为牢。试问树荫何来?不正是历代传承的教育之式!永恒似乎成为了它不变的主题。永恒的树荫,其在笔者看来正是诸多教育工作者画地为牢的幻想。学生记词,教师布置抄写;学生背不了书,教师罚留……于笔者看来,教学问题的很多处理方式似乎变得固定不变,教师们对其也用得心安理得,这不正是一个乘凉人的极致表现吗?对此,笔者认为要意识、实践蓄势,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树荫的变换,在其中,笔者深知自己因蓄势而变,树荫因自己而变象,待于某一个结晶之日,何必等苹果砸头之即,此时该纵身一跃,勇摘鲜桃,践行传统的超越,实现自主的创造。其二,吃桃不拘吃与桃。笔者于自身大学实习时发现,学生们对开放性的语文阅读题最不知道怎么下笔。据笔者了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已经习惯老师提供模板,自己照着模板做。于此,笔者将其归结于学生开放性思维受到了限制。因此,笔者期望在自己以后的教学中,尤其在教学情境的创设及问题的提出上,多注重引导学生发展自身的开放性思维,此一开放性思维主要表现在立足物本身的性质,突破思维界限,自主去发现、探究物本质的所关联。就像论吃桃,笔者认为,试论者意识上不该拘于“吃”与“桃”,而应力求在“吃”与“桃”之上论出新鲜,在其中得以践行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终而发展自身的开放性思维。

2.功利淡化

如今论及生活频率的代言词,“快节奏”成为了大家不假思索的答案。置身于各种快速变幻的生活片段,大多数的我们似乎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浮躁不已,珍视功利为太阳的存在,哪怕使尽了浑身懈数,只为终身与时间赛跑。诸如以上的表现真的适应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角色的扮演吗?最终笔者给予自己的答案是否定的。教育是具有公益性的,这已然决定了教师角色的本质是奉献。当然,奉献是一种高尚的人生情怀,作为即将从教的师范生,或许对其本质的理解还显得很稚嫩。于此同時,若是即将从教的师范生将教学作为自己热爱生活的一种方式,立足爱生活的本念去爱教学,以教学兴趣作为动力源泉,运用一次次的尝试去追寻交付心底的信念,力求活在当下的实在感。笔者想,这基本无关乎所谓的功利,仅仅是追求内心所期盼的自己,定能收获精神的满足与人生的价值。

(二)思维层面

1.土壤沃化

万事万物皆有变理,人固也如此。时代在快速发展,人如果不顺应发展,必定被社会淘汰。普众随着时代在变,但这种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是有高低的,而决定这种能力高低的关键在于你是否不间断的学习和思考。就教育领域而言,于互联网时代快速变迁的背景下,学生在各方面发展上趋向不可预料性明显,这对当今教师的教育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因此,对于我们来说,终身学习必不可少,思维的发展尤其重要,固然只有如此学思兼备,才能有足够的能力应对我们未来教育人生路中的一切挑战。

2.创本认知

“创本”一词,其中,“创”为创新,那么如何创新呢?“创新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这是笔者在冉老师的课上对创新所产生的体会。具体来说,“凭空臆想”等同于创新是普众意识上存在的误区,创新真正的本质是改善生活的不足所在,而这种不足很多源于我们内心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显现于我们敏锐的问题意识中,改善于我们在不断积淀下逻辑思维的再造活动中。笔者想,创新本质的理解对于即将从教的师范生而言,其是有极大的启发意义的。

3.娱乐领会

当代人所谓的娱乐常态,很多都是闲暇的消遣,图的是短暂的精神快感,多是直观可感的享受。与此同时,大脑自动处理呈现的产物居多,其真正源于一种思考动力下的结晶,想是没有踪迹的,就算有,也只是浮萍影迹,瞬息间变幻,接着是不加思索的无用论。笔者认为这不是娱乐,只是单纯的放松。在此,笔者想,对于即将从教的师范生而言,将教育作为我们热爱生活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学会于娱乐中做教育。其关键就在于立足自身教育,力图在乐中学会去聚焦,学会去联想,学会去散射,学会去总结,学会去尝试,学会去反思,学会去改善,以终得“乐”字一说。

(三)行动层面

如今,互联网已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巨大数据资源库。因此,即将作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教师的师范生们,若还拘泥于“一桶水”、“一条河”等自身知识储备的问题,难免箭脱靶心。毕竟,在互联网巨大的数据资源库面前,个人怎样的学富五车都不及其些微。在这样的现状之下,笔者认为,以一定的知识储量作为基础,形成有效的思考力,继而践行思维再造的过程才是重点。于此,在行动实践上,可以做好以下三个“如何”。

其一,如何有效获取知识?这其中,教师们要注重处理好检索技术的理论发展与运用之间的矛盾。其二,如何有效运用知识?在其中,教师要克服懒怠,针对于此,多进行思考,思后做到尝试,尝试之后再思,如此循环往复,力求以可量化的思维逻辑活动促进自身思考力质的提升。其三,如何完善知识的建构?在其中,笔者认为,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批判,以补充、删除,原有基础上改变等方式完善知识的建构。

二、结语

最近一段时间,笔者常常想,或许很多即将从教的师范生常常追问自己,怎样走好面前的这一条教育路?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对于自己教育的初衷,自己还会一如既往地坚持吗?一想到这儿,或许自己也是愈发后怕,在这个时候,自己当定是不断地告诫自己,假使自己的人生若同样成就了随波逐流的戏码,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或许,自己只有不断扩充自己的见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加深自己对教育本质的理解,提升己身关乎教育的思想境界,最终自己才会真正拥有那一份对教育最真实的坦然,而不困于其他羁绊。

作者简介:陆彦,性别:女,出生:1998年1月20日,民族: 汉,籍贯:重庆奉节,毕业院校:长江师范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猜你喜欢

树荫时代背景师范生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钢琴作品的思政融合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智能产品在居室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树荫里的花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华丽追梦者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热情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