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分数应用题的有效教学指导方法
2019-09-10彭水琴
彭水琴
【摘 要】在对有效的分数应用题教学指导方法的研究基础上,首先阐述了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的重要作用。其次,对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最后,给出了分数应用题的有效教学指导方法。
【关键词】小学教育 分数应用题 教学指导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3.087
小学数学是学生奠定数学基础的关键阶段,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数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数学应用题更是联系实际,所以,需要通过应用题教学,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作用,从而积极主动融入到学习当中。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需要采取有效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分数应用题知识内容有更好理解。
一、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的重要作用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也高于生活。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为人们日常生活带来很大便利,在日常生活当中,许多内容都涉及到数学知识。而老师通过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可以保证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很多分数应用题,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通过分数应用题的解析,可以促使学生在未来生活与学习当中,更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理论知识,而是让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知识内容应用在生活以及未来工作中,这才是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的作用与最终目的。
二、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题目的理解
小学生年龄较小,语言知识以及阅读理解等方面存在欠缺。而且不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语言知识能力存在不同,所以,对分数应用题的理解存在不同。有部分学生由于阅读理解能力较差,所以,无法准确提取出题目中的关键词与有效信息。还有部分学生没有真正理解题意后,就开始做答,从而出现严重的与题意不符问题。
(二)缺乏知识积累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如果想要更好解决应用型的数学难题,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掌握更多数学知识点。但是,从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不难看出,学生在解决分数应用题时,由于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缺乏对数学知识的积累,导致学生难以通过自身的力量解决应用题。而且在小学阶段当中,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对事物的认知通常停留在形象思维方面,而分数应用题过于抽象,学生难以理解。种种原因的产生,致使学生在解题时,无法更好应用以往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无法在脑海中构建数学模型与数学方程式等。
三、分数应用题的有效教学指导方式分析
(一)逐步分解题目
小学数学应用题对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但是,分数应用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所以,在小学分数应用题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实际问题,创建问题情景,采用逐步分解的方式,让学生对抽象的数量关系有更好了解。
例如,“在某小学六年级二班当中,有15名男同学,男同学数量在全班比例当中占据九分之五。但是在班级当中,后续有几名男同学转入到其他班级,这时男同学在班级中占据五分之三,问总共有几名男同学转出班级?”在本道应用题当中,各个条件较为复杂,学生难以理解。所以,老师可以采用逐步分解的方式,对于男同学数量的变化进行模拟,让学生意识到在问题当中,女同学并没有出现任何变化,只有男同学数量在不断发生改变。因为题目当中已经告知男同学在班级当中占据的比例,所以,可以通过男同学在班级当中所占比例,得出全班学生的数量15÷5/9=27。由此可以得出女同学数量27-15=12人。男同学转出后在班级当中占据五分之三,说明女同学在班级当中占据五分之二,此时班级当中的学生数量是12÷3/5=20人。然后27-20=7,是转出的男学生数量。
(二)加强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对待每一道题,当题目出现时认真审题,才能够明确解题思路,了解题目的真正含义,从而得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一个人的力量有限,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发挥集体的力量。
比如,“小红的爸爸去超市给小红买了二十个糖果,其中四分之一是草莓味的糖果,其他的是橙子味的糖果,那么剩下橙子味糖果有几个?”问题提出后,老师可以让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在分组时,老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特点等全面了解与掌握,然后根据学生自身不同特点分成不同小组。各个小组之间需要保证实力均衡,与此同时,需要保证在每一个小组当中拥有一个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这样在解决问题时,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会引导其他小组成员学习。而且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通過彼此的交流与合作,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团队意识等。老师将问题提出,然后小组成员之间开始积极交流讨论,每个成员都可以发表自身的见解与看法,大家集思广益,然后可以得出最后橙子味的糖果有15个。具体的解题思路就是,四分之一是草莓味,那么剩下的四分之三就是橙子味,然后一共买了20个糖果,20×3/4=15个。
(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分数的应用需要更灵活的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因此,小学教师在教授分数应用题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当老师讲授这个分数申请问题时,某个地方正在建造一座摩天大楼,现在已经建成了7层,建成了总楼层数的四分之一,问还有多少楼没有建成?这个问题有很多解决方案。当小学数学老师解释这个问题时,他可以先讲解一个解决方法,这样学生就可以思考,看看他们是否可以使用其他解决方法。在学生进行热烈讨论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两种方法,这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能够整合所学知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数学能力的培养和对解决问题技能的掌握在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需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在教学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分数的过程中采用有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题内容。这样就可以掌握更多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参考文献
[1]吴娟.感悟策略,灵动思维——由一道应用题谈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J].小学教学参考,2018(29):91.
[2]谷诗新.素养修炼无“近路”——小学数学“积淀”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18(08):3-5.
[3]苏创,苏振.基于猜想探究素养下的初中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及转化对策实践研究[J].上海中学数学,2017(10):6-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