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探讨

2019-09-10吴燕

南北桥 2019年14期
关键词:方法探讨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吴燕

【摘    要】高中数学的涉及范围比较广阔,对于不同领域的知识也都进行了相应深度的拓展,还对知识的横截面进行了横向的延伸。所以在学习高中数学的时候,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分析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真正适宜于学生个人。同时教师也要进行教学反思,思考自身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契合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等多方面。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方法  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4.037

高中数学被认为是高中时期学习不可翻越的一座大山,教师要重视这个说法,认识到高中数学在学生的心目中属于学习困难的科目;教师要关注到高中数学是更容易出现后进生和学困生现象和群体的一门学科。这些足以说明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仍然需要教师进行探讨,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在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的同时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

一、教师要意识到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教师要意识到自己常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发展规律。这是因为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教学的最近发展区等教育理论得出的结论,如果教师选取的教学方法是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话,学生就可以毫不费力或者通过努力就能获取到这部分的教学内容和知识,反之,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需要学生踮脚才能达到的话,教师就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真实水准和认知发展特征。而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不可能永远“一招鲜吃遍天”的,学生在变化,就连高中数学的教材课本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地更新自身的教学方法,和建立起科学正确的教学方法观,才能更好地对教学方法进行认知水平方面的反思,帮助教师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还有利于学生在获取相关教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快速地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横向或纵向的兴趣迁移,找到不同部分知识的联系所在,给每个部分的知识构建起学习的桥梁,便于学生的学习迁移。

二、教师要关注教学方法是否契合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学生能否发自内心地热爱学习是基于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的,如果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能够与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契合感的话,教师就可以发现教学很轻易地就能得到学生的共鸣和回应,教师也会更加乐于和学生之间通过教学方法进行互动,找到教授和学习的愉悦感。教师如果想要找到契合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可以尝试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欲望出发,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去对学生的学习动向和学习兴趣做判断和评析,才能帮助教师的判断尽量靠近学生的真实学习兴趣方向和范围。教师还可以通过开诚布公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谈话,从学生的问答和访谈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抽丝剥茧地找到学生的学习渴求。

三、教师可以从教学方法是否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角度看待教学方法

与学习兴趣很容易弄混淆的一个层面,叫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这个方面主要是依赖于教师对学生的内在动机和动力的挖掘上,只要教师帮助学生找到动力的源泉了,学生就能源源不断地为自己的数学学习提供努力的动力,一直致力于探索数学的道路上。反之,如果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根本就对学生的动力激发毫无进益的话,教师的教学方法就根本没有达到将它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上的意义,也就是说教师其实在这一堂课的时间中,实施了一堂无意义的课程,学生只是机械地学,教师也只是重复教这个动作。在没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内在成就动机的时候,教师给学生的教学就相当于让学生毫无目的地在数学海洋中漂流,学生此时恰好处于“无米之炊”的阶段,因为学生没有找到学习高中数学的动力和內在动机,学生只能暂时处于漂流状态。对于动力,教师也要做好明晰和区别工作。为了升学或者应付数学考试,不足以成为一个动机或者能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输送动力,它充其量就算是一个理由或者借口。如果教师在明晰动力的基础上,能够找到并实施激发动力作用的教学方法的话,学生会更情愿上数学课。教师也会在学生的积极反馈和正面情绪的正向强化中,提高自身教学的愉悦感和成就感,会更加愿意和学生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互动,有效促进师生良好关系。

四、教师可以根据其是否对发展学生数学能力有帮助作用,来选取教学方法

高中数学的第三个维度的教育教学目标即是对学生的数学能力有培养和发展作用,能够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观念和能力。在教学方法的选取上,教师也要从这个角度去考虑和分析,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教学的促进作用和数学观念的培养作用。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有帮助作用,并非简单的字面意义上说,假如练习法对学生运算和检验二次函数有教学意义,可以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计算步骤和过程,不断检验和提高学生二次函数的计算能力,所以这种教学方法符合对学生的数学能力有积极作用的定义。这个说法其实是错误的,数学能力并不简单包括计算能力,它还包括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概念能力和逆转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内容。

当然,因为数学能力的涉及面广泛,教师在以此为根据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的时候,也不要过于苛刻,非得要找到对学生数学能力所有方面都有进益的教学方法,才能将其投入到正式的教学课堂中,到教师真正找到这门尽善尽美的教学方法的时候,可能花费的时间都已经过去很久了。教师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迅速地通过以上推出的教学性质找到对应的教学方法,并且尽快地将其投放到真实的高中数学的教学情景中,就可以让教师尽快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突兀和矛盾点在哪里、是什么,让教师尽快地解决这些融会贯通的问题,让教学方法更快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容易地掌握高中数学的内容和知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到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

对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展开必要的探讨,是高中数学教师这个群体一直以来孜孜以求、不断重复做的一件事情。由于高中数学的特殊性,比如教材的众多、知识点的密集、数学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的跨越等,加上高中生这个学习群体的特殊性,也就是高中数学教师将要面对的教学对象,他们的年龄正处于青春期,具有不服输、耐不住激将等心理特点,教师如果不能摸准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就很难在教学方法的选取和实施上,做到真正的教学相辅、教学共长。这仅仅只是笔者我一个人的看法,希望会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方法探讨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企业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探讨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