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9-09-10黄茂齐文敏

南北桥 2019年14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能力培养高中数学

黄茂 齐文敏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学科,环环相扣,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特别高。尤其是高中的数学,复杂的公式定理,大量的习题,这种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所以本文就高中数学学习阶段,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中数学  创新思维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4.030

目前,由于高中数学教学受到传统教学模式以及升学压力的影响,许多教师大都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将学生成绩的提升作为教学的硬性指标,在教学中实施题海战术,授课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笔者将对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做出论述。

一、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教学学科,知识点多而杂,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特别高。而且高中数学的难度相较于初中数学难度高了许多,本身大部分学生就认为数学是最难的科目,长期的心理暗示将会导致学生对数学这门科目产生厌烦。在部分学生中,数学是他们难以攻克的科目,的确数学对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的要求比其他科目更高,尽管新课改对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做出了要求,但是许多学校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教师不免又陷入传统教学的窠臼。因此,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严重受到影响,普遍表现为学生表现出跟着教师的教学步伐走,形成依赖的学习模式,没有自主性,更谈不上在学习中的创新了,而这显然不利于学生日后的成长和发展。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意学生的情绪,适当地进行调整。

二、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第一,追求媒体多样化教学,这就是在粉笔、黑板教学的基础上加上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大大促进教学效果,课本中抽象复杂的概念在多媒体的演示下,可以计学生们容易、更直白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性。第二,就是创新教学方法,可以将班级分成不同的组,将同一问题下设不同的组,通过比效率,比准确率,比解法的创新性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一点可以与第一点相呼应。

(二)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改变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摒弃代替学生进行思考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在思考中习得数学知识和学习策略,并能自主地进行探索和创新,实现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讲授新授课《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中的“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内容中,教师给学生讲解空间中两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时,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他们认为的位置关系有哪些。学生基于空间点与线、线与面之间关系知识的基础上对面面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则会得出如下结果:“平行”、“相交”两种关系,教师并不急于给出补充的答案,而是引导学生继续思考。教师授课时也应该适当跳出课本,选取课堂之外的内容,拓展学生视野,或者让学生自己在课余时间推导一遍公式,不要只记最后的结论。

更为重要的是,要改掉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与其让学生做一本书的习题,还不如教会学生做一类题的思想方法,只有学生拥有了自己的思考和推理,才能把知识记得更牢固。高考不是比做多少题,如何是这样的要求高考的意义就不存在了,高考考的就是学生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理解和认识,要求学生要有创新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巧妙设问的方式来发散学生的思维,推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教师基于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水平的基础上切入性的设问,激起学生探索求知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成效。以第一点为例,教师给学生讲解空间中两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时,学生基于空间点与线、线与面之间关系知识的基础上对面面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得出不同的结论,学生之间就可以允许他们讨论,学生先要学会自己思考,通过他们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论证,比如学生就可以通过画图来论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学生A可能考虑到这种情况,学生B可能考虑到另一种情况,最终学生才会可能得出如下结果:“平行”、“相交”两种关系,此时教师就需要在学生争论的基础上对定理进行细化的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则会将自己的思考方式进行整合,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奠定思维基础。

(四)借助多媒体实施教学,开拓学生眼界

教师往往成为学生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因此教师创新教学手段和改变教学理念同样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产生外化于形,内化于心的效果。学生会从教师的创新与出奇中获得经验,并能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思维习惯中。很多的教师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还改变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开拓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在视角广泛的条件下,逐渐创新出自己的思维方式。教师借助多媒体动画展示的功能来实现教学,很多的学生也能自主地通过互联网资源解决自己学习中的问题,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五)对现有知识整合,基于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设问

教学中运用巧妙的提问不仅能激起学生探索的激情,还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尤其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成为学生创新思维形成的沃土。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教师对于课本知识和相关考点烂熟于心,但事实上高考从不是一道题一个章节内容的这样出设题目,而是要把所学知识全部整合起来,这也要求教师能够把一个知识与另一个知识综合起来。并对新整合起来的知识再对学生提问。通过各类引导,来讓学生自己明白其中各知识点的联系,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或许学习参考资料,因为这样的知识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有在自己思考学习后,课后再次巩固,学生才能留下深刻印象。这样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创新思维的形成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养成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依靠通过题海战术来提高成绩,而是真正地把知识学到了,并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解答题,因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困境。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能力培养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