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关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有效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2019-09-10刘东丽

南北桥 2019年14期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刘东丽

【摘    要】在小学课程中,语文课程是十分重要的,并且会对小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这是因为小学语文课程不仅是一种工具学科,而且还是一种语言学科。近年来,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了能够更好地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要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以此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  信息技术  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4.011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中的广泛运用,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多媒体以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使学生能更好地读书有味,读书入情,读书悟理,提高了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然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就好比是一把双刃剑,既有促进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那如何有效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优化语文教学呢?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的重要性

在语文学习中,相较于书写、背诵等生硬的学习方式,阅读更加轻松,更容易被学生接受。阅读不仅便于学生从书中吸取大量的基础词汇,还有益于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把控和对中心思想的理解。所以对于正在培养习惯的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更能提高学生理解及思考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际教学中,一方面,枯燥的课程是教学中的大敌,硬性讲解,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另一方面,课上时间有限,教师通常情况下更注重知识讲解,无法匀出太多时间给学生进行课上阅读,导致学生大部分的阅读都是在课下完成的。

那么,教师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会他们从阅读中吸取更多知识,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

二、巧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于文本重难点

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语言感悟能力、审美能力和个性阅读休验。而小学生阅历是有限的,往往在理解和领会教材中概括性描述的内容或语言凝练、抽象而又内涵丰富的文字时有一定的困难,有时教师空洞的讲解也很难起到预想的效果,有些学生因此失去兴趣和信心,而这些又往往都是文本的重难点。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抽象的语言文字深入了解作品主题,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呢?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符合教学要求的情境是一种最好的办法。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把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声情并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从而化枯燥为生动,化静为动,顺利突破难点。

在教学《在大海中永生》一课时,由于时代的不同,邓小平爷爷的形象对当今小学生而言是比较陌生的,历史背景与他们有距离感。如果只让学生读几遍课文,教师作一些分析讲解,学生是不能感受到邓小平爷爷的伟大形象的。因此,笔者结合课文内容,有机地用电脑课件播放一些有关的图片以及歌曲《春天的故事》,通过图片、文字、音乐调动起学生视觉、听觉等感官的感受,让学生对邓小平爷爷有了深入的了解;再播放香港、澳门回归的视频,把学生对邓小平爷爷的热爱崇敬之情推向高潮;在指导朗读课文最后两个感情至深的自然段之前,笔者又插播邓小平爷爷的原声“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样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邓小平爷爷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更领悟到邓小平爷爷永远活在了中国人民的心中。最后,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当然就水到渠成了。

三、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主要就是为了方便学生理解,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教师就居于重要的地位,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掌握,以此来制作出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并且可以按照教学的实际情况来运用信息技术,从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并且以此来更好地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四、巧用信息技术,发展创造,于思维训练点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儿童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题,并不说明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只停留在形象阶段,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材料,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现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促进思维向深层次发展。

在教学《二泉映月》这一课时,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笔者让他们伴着《二泉映月》的音乐进行想象:听着这音乐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有的学生说:“我仿佛看到双目失明的阿炳在月光下像一尊塑像静坐着,一言不发,一动不动,因为他再也看不到这秀美的景物了。”有的学生说:“我从音乐中感受到阿炳复杂的内心世界,他在悲叹自己坎坷的经历;他在愤怒质问人间的不平;他在拼命地与生活的贫困和疾病的折磨进行抗争。”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不仅思维得到训练,同时也走进了课文的情境,甚至走进了阿炳的心境。学生的思维能走多远,就能产生多少想象和语言。

五、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应当重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把习惯改变为阅读的生产力,从而加强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现阶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网络技术也有了快速的发展,同时在网络上有着很丰富的阅读资源。在很多地方,都实现了无线网络的快速发展,不管是在公共场所,还是在一些服务机构,学生都能够进行无线的连接,以此来进行在线的阅读。所以,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引导学生正确的来使用网络资源,同时合理的来选择电子图书来进行阅读,减少学生搜索阅读素材的时间,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效率,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且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总之,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不断地摸索与实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从而加强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并且使得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来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有利于实现学生的长期发展。【本文为邢台市教育局电化教育馆“十三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立项课题《信息化环境下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立項编号:132790658】

参考文献

[1]李晓辉.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02):164-165.

猜你喜欢

语文阅读教学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基础+自助”的“自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