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讨①

2019-09-10潘莹

南北桥 2019年21期
关键词:方法策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潘莹

【摘    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在学生语文基础的提高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针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需要,本文将着重探讨全新有效的、趣味生动的阅读教学策略,既做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信心和欲望,又推动高效综合的语文课堂早日形成。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1.071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中心部分,不仅十分考验教师制定教学策略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还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对于教师来说,我们能够高效地实施阅读教学,必须要抓住语文阅读中“阅+读”这两个核心思想,为教学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加强课内外阅读的联系,并不断优化教学的手段。同时,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对于阅读的态度和需要,打造人性化的教学课堂。在此基础上,我详细总结了下列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一、形成“阅+读”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朱熹将读书概括为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学生读书时做到“心到”更多依靠的是个人的自觉自律,教师往往难以有效管理。但是教师却能够通过充分构建阅读教学中“阅+读”的模式来帮助学生做到学习中的“口到”和“眼到”。阅读不仅仅是眼睛的看,还要用嘴巴去读,因此教师充分挖掘这两部分的应用价值,并将它们有效地结合起来,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课堂中沉闷的氛围,并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

一方面,教師要开展丰富的朗读、诵读和演讲活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跟着音视频一起朗诵诗歌、散文等,帮助学生培养出色的语文感知力和语文诵读的能力。在课后,教师要科学安排时间来开展早晚阅读,借助班级活动的机会开展朗诵比赛、课本剧表演活动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信心和欲望。另一方面,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看书习惯。无声看书是提高学生阅读效率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培养学生看书过程中写随感、摘抄好词句、查阅资料进行拓展的好习惯,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将作者的情感琢磨透彻,将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融合,并积累有效的阅读技巧,最终实现高效地阅读。

二、用好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工具

多媒体与阅读教学工作相结合是极为有效的一种阅读教学策略。首先,教师要有效建立多媒体与语文阅读素材之间的适配关系,致力于做到在最合适的时间场合中将多媒体用得高效、用得灵活。譬如在讲解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教师可以根据诗歌的主基调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在教学的过程中配合音乐进行朗诵、分析,从而快速地把学生带入到诗人杜甫的情感境地内,最终有效地在作者与学生之间引起共鸣,提高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感知力。其次,教师运用多媒体的形式和策略要尽可能多样化。除了制作教学的PPT外,教师还要充分挖掘多媒体远程教学、微视频教学等教学潜力,给学生带去新鲜、刺激的学习感受。通过凸显多媒体的教学作用,教师能够进一步丰富阅读教学的内涵,从而为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打下基础。

三、用探索实践来拓宽学生的视野

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封闭的教学模式与现代学生的需求十分格格不入。学生的学习限制在教室中,局限于教材上是大多数语文教学课堂的现状。学生长期接触到的都是来自教师或者教材的文字化描述,真正通过自己的眼睛、双手去看、去触的机会很少。久而久之,学生在阅读学习中不仅没有培养起客观全面的眼光,甚至还产生了许多错误的学习想法。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要坚持直观的实践教学与传统的理论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感官感知力来发现语文阅读中的色彩、动静与情感。

举个简单例子,在学习到朱自清的《春》时,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学生通过实地观察后摄影照相、绘画记录或者短文书写等方式来发现自己身边春天的影子。教师引导学生将文章中的描述与自己的实际进行比较,并将自己的观察成果用多样的形式展现出来,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综合的能力素养,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领悟力,激发阅读的兴趣。

四、打造课内外阅读相交融的教学风格

课内的教学内容不是孤立的,课内文章中的典故、实例、引用等往往包含了课外阅读素材中的许多要素,如果学生不能完全将这些课外的要素弄懂,就很难将课内的文章理解透彻。同样的,课内的一篇文章往往能够衍生出许多的研究成果、作家分析和点评等,如果教师忽略了将课外的这部分内容迁移到课堂的讲解中,就会造成讲解的不全面。因此,例如在讲解到文章《香菱学诗》时,教师就可以将脂砚斋或者刘心武等名人对《红楼梦》的点评片段也放在课堂上讲解,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这个选段的含义。

五、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习惯与意识,教师有义务在初中阶段就通过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材文章相关的原著介绍给学生,鼓励学生完整阅读,形成更加全面的阅读框架。同时针对课本最后的推荐阅读书目,教师要对选段进行合理的讲解分析,激发学生想要看书的欲望。在课后,教师要给学生开出读书目录,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笔记分享会和好书推荐活动,一方面形成学生之间你追我赶的阅读氛围,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另一方面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鼓励学生不仅要多阅读,还要将书籍读厚、读通,并在每一次的阅读与交流中汲取书中的精神内涵,对个人品质、精神情感进行塑造与升华。

六、构建科学的教法评价与改进策略

课后的评价能够帮助教师认识到课堂上运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是否有效、是否正确。课后的评价是教学的一个总结过程,所以教师需要在自我省察的基础上,积极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与参与性,吸收学生对于教法优化的意见。完成教法评价之后,教师再将整理获得的改进思路运用在教法优化策略中,一方面克服教学方法运用过程中的失误和缺陷,另一方面积累更多有效的教学经验,为未来的教学工作收集可用的思路。

综上所述,实现高效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价值和需要,将教法的选择、落实和评价策略完全与学生群体联系起来,打造以生促进,以生促改的教学风格。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认真思考教法实施过程中的其他问题,例如是否完全挖掘了互动的潜力,是否用对了教学工具等,以形成有力的外部支撑来加强课堂上的师生联系,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语文阅读学习的技巧和方法。

参考文献

[1]钱淑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14):74-75.

[2]杨二凤.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0):107-107.

猜你喜欢

方法策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浅析钳工锉配技能竞赛训练的方法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