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下构建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的探讨

2019-09-10杨乐乐袁婷婷

南北桥 2019年5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大数据

杨乐乐 袁婷婷

【摘    要】在当前大数据战略发展形势下,高校就业工作也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如何在大数据的时代里充分挖掘大数据的服务优势,构建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不断推进大学生就业服务迈向新里程,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大数据  精准就业  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5.004

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高速发展的阶段,社会的发展依靠人才,因此社会各界都高度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各大高校仍然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摇篮和阵地,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一大困境在于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使数量庞大的毕业生实现精准就业。虽然当前很多高校在努力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但是获得的效果不佳。本文就如何利用大数据构建精准就业服务体系展开全面探讨,希望对大学生精准就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大数据时代下构建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能否顺利、精准就业关系到全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社会各界一直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希望高校能够在新时代积极构建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就业保障和指导。

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从2005年至今一直处于持续增长态势,其中从2010年至2017年的八年间,我国的各大院校毕业生人数已经超过了5700余万人,仅2018年一年毕业的大学生就达到了八百二十余万人。然而与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上涨趋势相反的则是一直走低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2.3%,然而2017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仅为91.6%。教育部在2016年发布了构建高校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的要求和通知,号召高质量完成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大数据时代下,建立高校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特长以及兴趣等方面的总体把握和了解,依托大数据分析的优势迅速帮助学生完成岗位信息的分析和收集,为高校以大数据管理为依托,建立精准就业服务的基本条件。

第二,大数据的分析和运用可以帮助高校毕业生增加就业机会,改变高校传统就业服务模式,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和传导能够将就业信息精准的传达到每一个学院的每一名学生,学生能在第一时间接收到招聘信息,极大程度上提高了高校就业服务效率和质量。

第三,为就业困难学生提供精准分析和匹配信息,通过大数据的分析能够为就业意向不明确或有就业困难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尤其对于理工科门类中部分专业如土木工程专业中女生的就业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构建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少大数据就业平台,目前很多高校都建立了就业消息发布网站,但是网站缺少有力的大数据信息以及技术支持,没有形成有效的大数据服务平台,因此高校无法对毕业生实现管理和监控,导致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无法实现高效的信息沟通,因此让高校的部分毕业生陷入了就业困境,传统就业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就业需求,建立大数据就业服务平台迫在眉睫。第二,使用大数据工具的方法比较滞后,高校内从事大学生就业服务的工作人员多为各个院系辅导员,目前发布招聘消息途径多为年级群等方式,很多辅导员没有接受过大数据使用工具的专业培训,没有掌握平台的搭建技能。第三,缺少专业化固定人才队伍提供就业服务工作。高校提供就业服务工作的多为毕业年级辅导员,由于人员流动,各学院缺少专业化就业团队提供高质量就业服务,因此很多高校即使建立了大数据精准就业服务平台,也是缺少相应的人才为毕业生提供有力的服务。第四,学生的个人隐私与大数据应用存在较大的矛盾,要想帮助学生实现精准服务,就需要大量的收集学生的个人信息,因此会涉及到学生成绩、家庭户口、生病史以及身份信息等非常隐私的个人信息,要想利用大数据做好就业岗位精准分析,就首先要实现大数据信息共享,所以必须提高平台安全性,解决大学生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

三、大数据时代下构建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的有效途径

(一)不断推进大数据就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

要想建立高校精准就业服务体系就需要建立精准就业数据的应用、分析以及收集平台,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平台搭建难度,建议各大高校可以在原有的高校就业管理系统内,融入大数据的应用和管理方法及理念,构建以大数据管理平台为依托的高校大数据信息管理系统。

高校可以与政府以及企业展开合作,及时共享人才信息以及用人岗位信息,在高校内部可以由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发起,与社會就业服务部门、用人单位、校友办公室以及各个院系和教学部门联合完成、共同参与,形成资源的共享与整合,最终建成一个实时互联共享的精准就业服务体系。此外,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注重与创业管理部门的联动,及时在平台更新出台的创业政策和地方扶持项目,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新思路开辟新路径。

(二)积极引进大数据专业人才,提高高校就业大数据服务能力

要想不断提高高校大数据服务能力,就要坚持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具体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措施:第一,高校可引进专业化人才负责平台的搭建、维护。云计算系统是大数据工作系统的基础和支撑,因此高校大数据背景下建立的高校精准就业服务平台需要专业化人才来测试、管理和开发;另外建立培养专业化就业指导服务师资力量,定期进行平台应用专业培训和其他必备技能培训,提升团队大数据使用技能水平,最终更好地为学生就业提供服务。

(三)保障学生信息安全,强化大数据精准就业体系管理

对学生信息的全方位收集和使用是大数据系统使用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对于大数据的分析和使用要强化组织和纪律管理,对于管理员的使用权限要细化分级,要想顺利调取学生信息需要部门负责人审批同意,确保使用数据的合法性以及大学生个人信息的安全性。这样既能有利于对大学生的隐私保护,又能充分实现大数据精准就业服务平台的功效。

四、结语

总之,构建大数据时代下的精准就业服务体系,需要积极完成大数据平台建设、引进相关的技术人才,强化组织管理纪律,最终为大学生就业提供高质量的精细准服务。

参考文献

[1]裴佳祺.构建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的探讨[J].现代交际,2018(20):171-172.

[2]王媛.构建大学生精准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思考[J].才智,2018(24):4.

[3]杨旭中.大数据助力大学生就业服务精准化[J].中国统计,2018(06):17-18.

[4]石云生,宗胜旺.新时期共享化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构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08):182-183.

[5]李伟娜.构建精准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探析[J].中国市场,2018(04):159-168.

[6]陈智旭.利用大数据实现大学生精准就业论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08):81-83.

[7]石云生,宗胜旺.构建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02):136-137.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大数据
建设门诊“老年友好型”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探讨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