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学生自主建构理论下初中数学的教学探索

2019-09-10陈操

南北桥 2019年9期
关键词:初中学生初中教学数学教学

陈操

【摘    要】建构理论对于素质教育的开展以及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所提出的“学生主体”教学观点与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完美契合,初中数学教师应秉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原则来设计与组织数学教学活动,保证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甚至是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教学  数学教学  初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9.158

在学生的基础教育过程中,初中数学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比重。所以对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重点关注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培养,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索、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的思维能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的直接方法就是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精神。建构理论是一种突破传统教育理念的教学新思路,强调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和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由于我国一直都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唯一依据,过于突出考试评价的筛选功能,所以我国初中数学教育在很长时期内都深陷应试泥沼无法自拔,教师将学生看成是接收知识的“容器”,完全忽视了初中生作为“人”的本性需求,导致初中生失去了学好数学的自信与主动性。新课改已经严重批评了这种忽视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教学行为,提出了建立“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双主模式,重新规定了教师、学生在数学课程中的具体作用,打破了应试教育的垄断局面。由此,便需初中数学教师及时发挥学生的自主建构作用,通过学生自主建构改革初中数学的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初中生在数学课程中的创造性。

一、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数学问题

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数学问题是要让利用问题的启发性与引导性来调动初中生学习能动性的教学对策。“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为了解决人们生产生活需

求展开的科学探索。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数学问题,也是为了引发初中生的认知悬念,保证初中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建构数学知识意义。

就如在“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一课教学中,笔者首先借助几何模型唤起学生对几何知识的回忆,借此引导学生观察立体图形的结构与图形特征,然后提出本课中心问题:“几何图形的表面展开图是什么形状?你能总结出不同的几何体展开的图形特征吗?”这个数学问题紧扣本课教学主题,对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学习发展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但是却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所以可以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与探究欲望。实践证明,当笔者提出这个数学问题之后,虽然本班学生的神情都比较茫然,但是他们却也显露出了兴奋感,十分愿意通过数学学习解答数学问题。于是,笔者便借此组织学生展开了数学探究。

二、组织学生展开课堂探究活動

课堂探究是初中生自主展开的资料阅读、问题分析、数据统计、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有效的课堂探究活动可以让初中生模仿数学家、科学家的学习方式学习数学知识,使其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与学习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促使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为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做好准备。

我们还拿“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这一课案例来说,初中生在数学问题的引导下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渴望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而笔者也直接利用学生的求知心理引导学生自主制作长方体、正方体与圆柱的几何模型。为了节省教学时间,笔者将3名学生分为一组,每个学生负责制作不同的几何模型,在练习本上绘制每个几何图形的图形构成,然后由其他学生自主裁剪,观察这些几何体表面展开图的形状与组成部分。各小组自行总结数学结论,在讲台上展示与解说,由此完成组际讨论,丰富每一个学生的数学认知。借此,笔者将会汇总立体图形表面展开图的相关结论,进一步升华本科教学效果。

三、引导学生从事数学实践活动

数学实践是新课改为了解决知行脱节问题提出的一个新想法,要求数学教师根据教学需求与生活现实设计数学实践与应用活动,保证初中生在数学实践中应用所学理论知识,使其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与外延,促使初中生在数学实践学习中丰富学习经历,提升初中生的学习水平与知识迁移能力,为初中生的长远发展做好准备。

就如在“数据的收集”课堂教学结束之后,笔者便鼓励学生自主设计调查主题,灵活选择抽样调查与普查方式的数据收集方式,由此提高本班学生应用统计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数学实践中,本班学生需自主设计调查主题、设计统计报告、选择相应的统计结论,认真记录每一个实践步骤与操作方式,待实践调查结束之后撰写实践报告,简述自己的实践心得。比如,如果学生准备调查本班学生患上眼部疾病的人数,便可选择普查方式;但是如果学生要调查本校、本年级学生患上眼部疾病的人数,便需选择普查方式。

总而言之,建构主义是现代教育理论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指由学生亲自建构知识意义,经历知识生成与应用全过程的教学理念,要求突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性与创造性,鼓励教师灵活按照学生的学习发展设计层层递进的数学教学活动,保证初中生能够逐步掌握学好数学的客观规律,稳步提升初中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所提出的“学生主体”教学观点与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完美契合,初中数学教师应秉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原则来设计与组织数学教学活动,保证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甚至是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肖文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17.

[2]刘发.让学生自主建构的两个初中数学作业环节[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4(04):22-24.

[3]葛锦飞.引起兴趣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初中数学教学之我见[J].中华少年,2018(30):50.

[4]许运力.小学数学自主、互助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1):85.

[5]李艳娣.小学数学自主互助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8(04):33-34.

猜你喜欢

初中学生初中教学数学教学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