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
2019-09-10李靖飞
李靖飞
摘要:一个良好、有效的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方法,不仅有助于建筑企业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建筑工程本身的质量,从而获得行业内外的好评与认可,还能够提升建筑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建造技术水平等,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扩大建筑市场的占有率,體现出一个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推动整个建筑市场有序、稳定的发展。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意义深远,笔者将对此展开讨论。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
一、工程造价动态控制
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原理是在确定了项目的投资控制目标之后,必须定期地将成本实际值与计划值进行比较。一般的造价控制的程序如下:1.比较:按照某种确定的方式将成本实际值与计划值进行比较,以发现是否超支。2.分析:在比较的基础上,对比较的结果进行分析,以确定偏差产生的原因及严重程度。这一步是造价控制的核心,其主要目的是找出偏差产生的原因,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减少或避免再次发生这类问题的可能性。3.预测:根据项目实施情况估算整个项目完成时的费用,预测的目的在于为决策提供支持。4.纠偏:当工程项目的实际成本出现了偏差,应当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偏差分析和预测的结果采取适当的措施,以达到使各种偏差尽可能小的目的。纠偏是造价控制中最具实质性的一步。只有通过纠偏才能达到有效控制投资的目的。⑤检查:对工程的进展进行跟踪和检查,及时了解工程进展状况以及纠偏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效果,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以上五个环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实践中构成一个周期性的循环过程。
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现状
随着现代社会不断的发展不断的进步,市场经济也在进一步的不断加强,不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行业,在现在市场行业之间的竞争力也越来越激烈,如果没有自己的质量保障,便不会走得太长远,大多企业在管理上也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方面很多企业都只是针对一些表面现象来处理,并未从本质上出发。比如只是关注于施工阶段,忽略了其他阶段造价控制,图纸改造等其他方面的关注。工程造价控制应该是与整个工程项目息息相关的,并且贯穿与整个项目。另外,建筑工程造价本身就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同时它也是一项具有技术性的项目。在施工阶段在领取用工材料,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变更将会浪费已准备的材料,所以在此时就应杜绝多余浪费,仔细计算工程步骤的用料用量计划及材料计划。
三、建设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措施
(一)对各个阶段实行有效的动态管控
我国的建设工程管理是以市场经济条件和价值规律为主,在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利用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管理。然而进行有效的建筑工程管理不仅对工程造价施工方面有相对有效的控制而且还可以使在建筑施工时对材质的使用的质量得到保证。对建筑工程的各个流成和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动态管理和控制。在我国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体系上还不是大多完善,应该更加有效地设计出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不完善的控制管理体系不仅仅只是表现在对初期的工程设计成本,而且还表现在重点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和忽略对总工程项目的了解,因此,在如此一套不完整的管理控制体系上,很难对总工程的一系列造价进行有效的动态管理和控制。
(二)完善法律法规以及管理制度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管理制度。企业通过了解本身的管理体系,对每一个环节都形成相对应的管理体系,为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提供信息基础。通过这些法律法规以及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对各部门进行约束,从而有利于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的顺利进行,提高每个环节的工程质量,进而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
(三)积极推进工程的全过程造价管理
在积极推进工程的过程上需要认真做好工程的各个准备工作,对此次的工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并对工程变更进行有效的严格的监管,施工过程上所需要的建材的使用对价格和用量有着重大的联系,所以对于这以一环节应进行有效的强化,节约一切不必要的浪费。在经济上的管控采用有效的技术经济分析,对施工方案进行监督。此外,对触手各项工作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对建筑项目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深入研究。在建筑施工前进行对建材质量与进度的管理,如果说在施工时才发现建材的质量不合格,不仅会给企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而且还会给整个施工的进度变慢不能够在预期的时间里完成工作,还会对工程费用造成浪费。另外,还需要安排施工的工序,这样不仅可以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工作,还可以节约物力和人力。
(四)实现工程预结算信息化,积累预结算数据成果
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如将BIM技术广泛应用于预结算工作中。BIM具有可视化、模拟性、可出图性的特点,即可将平面图纸由二维静止变成四维动态模型,将抽象的图纸通过建筑信息模型具体化,使预结算工作人员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图纸,同时还可以通过导出的数据模型进行电脑自动化算量,大大提高了工程量计算的精度和速度。另外,可以对工程预结算进行信息化的处理.即利用网络平台来采集相关信息,确定工程所需材料和机械设备等各项价格。要完成信息采集的网络化,就必须建立完善的信息采集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构建工程预结算数据库,并充分发挥行业人员的作用。各预算人员将采集到的信息定期录入数据库,交给信息处理的工作人员,对信息进行汇总和比对,收集最合理的基础数据。信息化的采集和处理方式能够准确地反映市场行情,网络化的信息处理还能够对预结算数据成果进行积累,为以后的新项目奠定充分的数据基础,这无疑对提高工程预结算的准确性具有重大的实际应用意义。
四、结束语
总之,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根据外部环境的测验,内部环境数据的综合分析,随企业的经营活动以及经营措施进行适当的调整,及时进行补充或修改的一个过程的管理模式。要根据内外部的环境及时做出政策调整和控制,不断进行变化管理控制。只有先具备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对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进行管控,避免意外时间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娜.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J]科技风,2019(14):104-104
[2]何艳.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9(19)